哲学是人们对有关世界本质等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人类早期的哲学思考的对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历史看,很多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石就是哲学研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研究日益精细化、学科化,物理、化学、医学等很多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逐渐自成体系,哲学研究的范围也就集中在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等方面。当今人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是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的,例如现在普遍认同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不是依赖占卜、观星或者心灵感应等其他手段解决人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古典哲学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人生论、社会论和宇宙论的统称,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为背景下,对一切思想境界和精神层次方面的观点、理念的合理性理解与概括性阐述。《易经》《道德经》《庄子》可以称为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源头。
我们认为,中西方的哲学思辨都是对世界本源和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探索。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一般从感知到抽象、再到理知抽象性具体。“理知抽象性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各种哲知形成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但是,中国古典哲学中为何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促进科技发展?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实际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事物的认识。西方哲学把研究的对象当成一种机器,机器运作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机制,通过拆分到每一个零部件,来探寻零部件之间的联络和运作的规律。在这种哲学思辨的指导下,催生了“牛顿三大定律”“热力学三大定律”等一系列的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探索和数学描述。而中国古典哲学把研究的对象看成一种系统,大系统的运行规律称为天道,天道下的万事万物则是小的系统,小的系统是一种承载天道的载体。当小系统的规律顺应天道则万事顺遂,逆天道而行则遭致灾祸甚至天谴,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阐述了这种顺应关系。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1870—1945)从东西方文化和东西方哲学思想比较的角度,总结出西方文化的根基是“有”的思想,东方文化的根基是《道德经》中阐述的“无”的思想。
以中西医学为例,西医的基本设定就是人体是一部复杂的机器,可以通过解剖等手段探究到细胞层面甚至基因层面,逐渐构建起西医体系。而中医把人体作为一种精气神的载体,虽然中医也区分五脏六腑,但都是从气血运行的角度认识的,认为当个体因为内部阻滞或者环境影响出现运行故障时,就外显为各种疾病。我们平时说的“生活没有规律”也就是指日常作息不符合自然规律,这种不协调可以通过药石、金针、推拿、艾灸等多种内外刺激、调理的方法缓解和治愈,当然也可以通过自我身心的调整来根治。无论是道家练习内丹还是佛家的禅定,都是一种自我身心调节方法。
从现代人的观点看,无论是便利的衣食住行,还是事关生命健康的各种仪器和检测治疗手段,甚至应对疫情的疫苗研发,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西方哲学思辨模式的延伸。各国无论信仰哪种宗教、采用何种国家治理制度,都无一例外地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快车道。
战争、社会动荡和思想压制无疑会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进步起到巨大的阻碍作用。西方有长达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中国也有王朝交替、异族入侵、民族融合带来的兴衰。只是当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走出黑暗的中世纪时,中国又一次面临王朝更替的动荡。明清之际的战乱对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人口的大量损失,致使科技自然发展中断了。也是从那时开始,西方的科技和文明发展开始逐渐超越中国。(www.xing528.com)
中国的科技在明末已经相当发达,例如宋应星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刊发的《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而这本书在民国时期,才有学者以日本藏本为基础,重新引进到中国本土。
在清末和民国之初,中国的发展模式基本上走了一条全盘学习西方的道路,也就是西方哲学指导下的科学技术发展之路。而中国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理念时,在语言文字上采用了白话文和简化字两个手段,使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遭遇新的困难。
客观上讲,白话文以及简化字的普及,对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融入世界文明发展模式,以及消除文盲、提升社会发展普惠度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继承和扬弃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上,实际上是重建了一套思维的表达体系,以至于我们须在学校语文课中学习古文,才能看懂古人留下的著作,练习书法才能熟悉繁体字。现代中国人看古文某种程度上和看外语是一样的,大量的经典哲学思维和古人的智慧结晶,必须通过翻译来为今人所理解。看过英文原版书或者原版电影的人都知道,翻译得再好,和原文的语义语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西方哲学思辨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无疑是现代人类普遍认可的发展模式,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例如人类对幸福的定义,一个城市中忙碌打工仔的幸福指数是否就比一个偏远地区放羊娃的高,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一直困扰着人类,按目前的发展模式,大量的资源从地底被挖掘出来,经人类消费使用后变成了垃圾,已经使地球的自然降解系统不堪重负。垃圾围城、深海塑料垃圾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危机。控制碳排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交锋的要点,其背后就是人类的过度消费,导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逐渐超过自然比例,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带来气候异常,进而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
这也是我们要立足当下,通过研究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的哲学思想,将之与现代的各种理念结合,重新探索或者修正发展道路的原因。从微观看,我们将中国的传统哲学理念和西方的科学理念相结合,对企业经营和管理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的学者或者管理的实践者,怎样从我们先贤的智慧中去汲取营养,将经典应用到现在的管理系统中去,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借鉴的,其中老子学说和思辨方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古典智慧宝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