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在三个不同但却有机地关联的层次上展开:哲学思辨、文化价值和社会政治体制与议论。这些层面为理解不同哲学思想的背景提供了一个框架。一般说来,这三个抽象层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价值这一中间层得以调整,它们的关系不具有因果性,但事实上却是有机关联的。由于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个层次的问题可以从另一抽象层次的角度加以研究;不过,在处理道这样的概念时,我们必须首先确定讨论所指向的层面。
在与陈亮的争辩中,朱熹使用的道这一术语隶属于历史与文化领域,而非哲学思辨的层面。在文化、历史范围内,朱熹用它来代表社会的价值与道德秩序。如,他说:“愚谓道者,仁义礼乐之总名,而仁、义、礼、乐皆道之体用也。”(2) 道就其形而上学意义来讲是秩序或理的同义语,然而,在严格的意义上,道指一切可知之理的总合,而理则显示一种分析性
的取向。(3) 这种区分形而上学与文化(4) 的道的用法与钱穆的研究相一致。钱穆认为,在讨论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时,朱熹倾向于使用理、气两字。另一方面,当指向历史文化领域时,他通常说道和器。(5) 不过,这种倾向不应被看作是绝对的划分:朱熹能在一篇短文内就两个方面同时使用“道”(6) ,这两种用法是相关的。
道具有不同层面,但传统学者却错误地理解这一论辩只是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对道的理解不同。中国文化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所达成的一点共识为:形而上学领域是朱熹与陈亮论辩的基本问题,或是基本问题之一。不同的政治文化领域的学者,从早期传统的传记作家到最近的讨论陈亮思想的著作,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到较为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包括那些受过西方哲学训练的,都赞同这一看法。(7) 除了因为道具有不同层次外,这些学者未能抓住关于道的辩论的主要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他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包括论辩内容的书信,而没有仔细思考陈亮所写的一些论文,而这些文章推动了讨论的深入。将论文与书信并观提示了陈亮视道为一个复杂概念,这一概念将历史背景的变迁与道内在于历史事件的观点连结起来。他对道的解释与朱熹超历史的看法相反,而且,朱熹在论辩中对道的陈述应放在回应陈亮挑战的背景下加以诠释。
关于道的争论,关键在于价值的性质,尤其是历史变迁对价值的影响。陈亮用道来摧毁绝对不变的儒家道德价值的可靠性,而朱熹却用它来主张这些基本价值。对陈亮来说,道的延续性意味着一个固有的道受特定时代和环境下人们活动的限定;(8) 按照朱熹的观点,道的延续性则表示永恒的道义和道德价值的有效性。从理的角度看,人们在伦理上即便不合道的要求,也一定有超越这个腐败时代的恒常之道。如果没有这些恒常的价值,就不会有什么东西来制约暂时性准则的不确定性。朱熹这样为道德价值作辩护,并从这些价值的角度来评判历史的有效性。(www.xing528.com)
陈亮所要论证的是内在之道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但是致朱熹的信中似乎显示了与这一观点不甚相容的地方。他在信中讨论了道在历史中的不断开展,并且论证说,中国历史中的主要朝代大体上都合乎道的要求。陈亮的观点看起来也许只是在为近世王朝的道义辩解,并弃绝一种以超越的理想道德评价近世历史的抽象的形而上学,但是它远远超出了这些。在送呈朱熹的论文中,陈亮描绘出一幅变化的暂时性的道的图景,这看起来与他在信中声称的道在历史中连续展开的观点相矛盾。
陈亮在1182年写的第一篇《问答》认为,道随着时间而变化。这篇讨论应用于不同朝代的政治原则的论文说,正是尧具有了圣人为公众利益而治的信念才使他从默默无闻中提拔了舜、禹,并和他们共享权力。不幸的是,这种圣王之道“未可继也”,后来禹建立了一个王朝,以平息公众对朝代继承的不安感。由于并非所有禹的后代都是圣人,所以王朝失去了它原本具有的天下为公之心,不过,一位君主仍然不能够仅仅以个人私利来治理国家。企图仅用智力把持天下者,定会像秦朝一样因失去人民的支持而覆亡。汉唐英主没有丧失为民的初心,(9) 因此人民认为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功业,具有高尚的品德。道学人物认为这些朝代靠智力进行统治,所以就将他们从自己的视野中清除出去,由此道学学者贬低了汉唐之义;这种看法不被破除,君主便无法体现圣人之道,天下之乱亦无时而息。(10)
陈亮在1184年致朱熹的信中不再让道的性质的问题仍像第一篇论文(《问答》)中提到的那么简单。首先,他通过指责道学家,把对道的连续性的解释复杂化子。陈亮说,如果他的道学对手在贬低汉唐之义方面是正确的话,则1500年之间成为一个道的“大空缺”,在此之下,天地只是架漏过时,人心亦是牵补度日。这样,道又何以长存呢?陈亮在承认时有转移,道有渗漏的同时,仍然肯定即使是像篡夺了汉朝皇位的曹操这样的人也以有限的功业证明了有分毫天理行乎其间。在这一封信和后面的信中,陈亮断言道存在于所有阶段。(11) 第二,通过主张气一元论,陈亮将其对道的讨论扩展到哲学思辨的领域。他解释说:“如亮所说,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个头颅做得成耳。”数行后他又补充道:“夫人之所以与天地并立为三者,以其有是气也。”按照陈的观点,孟子之所以将这种力量描写成浩然之气在于“担当开廓不去,则亦何有于仁义哉”(12) 。在1185年春的论文中,陈亮又回到了论题的形而上学部分:人只是气在发动,其结果依赖于人如何调理气,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只是百炼之后的(13) 血肉之气。(14)
我们已经在上略说,陈亮的观点具有复杂性。以较宽广的视界来看他的著作会明白他关于道的观点,这个观点将道的内在性与对历史情势的意识连结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