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状况及发展对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状况及发展对策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农业发展空间配置现状1.农用地数量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本区土地总面积2.65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6.88%。(三)生态环境空间配置黄河三角洲区内主要的生态环境有莱州南部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以及沿海的湿地生态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处湿地保护区,总面积约43万hm2,占境内总面积的16%。

(一)农业发展空间配置现状

1.农用地数量

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本区土地总面积2.65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6.88%。其中农用地164.2万hm2,占62.39%。虽然区内土地数量大,但耕地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中低产田约占2/3。

2.农用地质量

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坡度较小,但由于地下水污染,水资源匮乏,以及大面积土地盐渍化等因素使得土地质量较差。

3.农用地空间分布

农用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东部的莱州、寿光、昌邑以及西北面的惠民县,是粮食生产核心区域。而中部以及滨城区、东营区、博兴县、高青县地区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程度较大,农用地较少,如图11-1所示。

图11-1 研究区农用地现状分布图

(二)生产生活空间配置现状

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区域建设用地45.86万hm2,占本区土地总面积19.42%。其各自分布情况如图11-2所示,其中东营、无棣、昌邑和寿光以及莱州建设用地相对面积较大。虽然如此,但各行政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很大。从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来看,较高的邹平县为92.16万元/hm2,滨城区为74.51万元/hm2,广饶县为67.74万元/hm2,莱州市为67.37万元/hm2,较低的无棣县为13.2万元/hm2,河口区为14.92万元/hm2,最高的县是最低县的6倍。(www.xing528.com)

图11-2 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图

1.生产生活空间分布情况

从空间上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沿交通线集聚的趋势明显,开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产业轴向清晰的网络发展格局。以东营为中心,滨州为副中心,沿海东港高速与荣乌高速以及黄大铁路,横穿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河口、沾化、广饶、寿光、寒亭、潍坊、昌邑、莱州为重要节点的产业沿海发展轴,以及沿滨博高速、青银高速和潍莱高速构成的第二轴线,并以东营—滨州区间铁路、东青高速以及新潍高速贯穿两条轴线之间。

整体上看,本地区产业发展已形成以中心城市东营为核心,滨州为副中心,以沿渤海产业发展轴为主干,滨博高速以及青银高速发展轴次之的空间发展格局,而东北方向是本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导走向。

2.生活空间

总体上看,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与产业发展相似,呈典型的点—轴空间发展态势。以各级中心城市为节点,依托主干交通轴线,集聚城镇和产业,形成了几条城镇产业发展复合轴带。

(三)生态环境空间配置

黄河三角洲区内主要的生态环境有莱州南部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以及沿海的湿地生态保护区。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特别丰富,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和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黄河三角洲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处湿地保护区,总面积约43万hm2,占境内总面积的16%。天然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52%,人工湿地占48%。其中天然湿地以海陆交替系统的河口和滩涂湿地为主,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和莱州湾。人工湿地构成中以坑塘、水库为主。而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莱州以及邹平山区,如大基山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