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0-13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赋值表(续表)(四)评价结果分析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借助GIS软件叠加分析功能来实现。东营市范围内大范围存在地面沉降现象,同时在潍北地区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单元的划分方式有四种:一是以区域行政区为基本评价单元;二是以区域自然地理或地质构造作为评价单元;三是以经纬度或者平面坐标网格为基础,以划分的正方形为评价单元,这样同一单元内地质环境具有相对均一性;四是利用GIS栅格化功能,将矢量数据栅格化,将栅格作为最基本的计算单元。本文采用网格法,利用GIS软件矢量图斑栅格化功能,将评价区划分为100 m×100 m大小的栅格单元,共计2 650 000个栅格单元,每个栅格单元都有相应的属性字段。

(二)指标体系建设及其权重确定

综合分析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的主要因子,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建立黄河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0-12。

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区地质环境质量指标权重,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AHP法)中两两因素重要性比较的标度表,对四项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因素的重要性比较,然后采用了专家评定打分的方法得到指标层权重。

表10-12 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三)评价指标赋值标准

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即强(4~5)、较强(3~4)、一般(2~3)、较弱(1~2)和弱(0~1)五个等级。

综合评价模型为:

式中 Cj代表某准则层的质量指数;Fi代表各指标的质量评价赋值;Wi代表该子系统中某一单项指标的权重值。Fi的取值见表10-13。

表10-13 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赋值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四)评价结果分析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借助GIS软件叠加分析功能来实现。首先将各单要素进行底图配准数字化,并录入相关属性,同时根据赋值标准给不同自然单元进行赋值,然后对各要素图层进行加权叠加分析,最后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对叠加结果进行再分类,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图(图10-11)。

图10-11 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将评价区地质环境质量分为三个等级:质量较强区、一般区和较弱区。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1.11%、60.92%和19.97%,见表10-14。

表10-14 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质量强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西部地区和昌邑县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地壳较为稳定,属于地震烈度六度区,该范围内地下水开采强度适中,未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只有小范围的土壤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分布;昌邑市南部地区地下水开采模数处于10~20万m3/a·km2,在评价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未受到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未受到污染,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只有少量的地质环境问题。

质量一般区广泛分布在滨州市、东营市、潍北地区和莱州地区,这些地区普遍存在土壤盐渍化现象,地壳稳定性一般,地震烈度六至七度,浅层地下水水质以轻度污染为主,区内大部分属于地下无淡水区,莱州市地下水开采模数较小,只有5~10万m3/a·km2,一般区地势以平原为主,莱州市东部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较高。东营市范围内大范围存在地面沉降现象,同时在潍北地区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

质量较弱区主要分布在评价区北部沿海地带、中部垦利至广饶一线、小清河流域以及莱州市西部海岸等地区。北部沿海地带是海水入侵重灾区,同时也是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部分海岸线出现侵蚀变迁;垦利至广饶一线沿黄地区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地裂缝,该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分布有滨州和博兴漏斗区,地面沉降比较突出,尤其是广饶地区部分地段地面沉降达到150 mm/a,同时,该区小清河段浅层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莱州市分布有大量的金矿开采区,引发了许多地面塌陷灾害,同时,低山丘陵地区分布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较不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