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评价与对策研究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评价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问题。由于黄河三角洲是海陆交互作用形成的退海之地,土壤盐渍化广泛分布。除小清河以南山前倾斜平原区和黄河河滩高地外,东营、滨州、潍坊、德州等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中盐分组成以氯化钠、氯化钾占绝对优势比值大于7,盐渍化类型为氯化物型。沿海滩涂开发、水产养殖和制盐业发达,也加重了盐渍化发育程度。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评价与对策研究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问题。由于黄河三角洲海陆交互作用形成的退海之地,土壤盐渍化广泛分布。除小清河以南山前倾斜平原区和黄河河滩高地外,东营、滨州、潍坊、德州等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盐渍化。

(一)黄河三角洲盐渍地分布情况

通过遥感解译、盐渍化采样分析,结合实地验证和以往资料分析,区内盐渍地总面积为13 578 km2(表2-6、图2-9),占全区面积的51%。主要分布于黄河三角洲滨海平原区,地貌类型为冲积海积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平原区,地面标高小于10 m。

表2-6 研究区盐渍地分布情况

图2-9 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图

根据土壤含盐量大小,将盐渍化土壤分为四级:轻盐渍化土(全盐量:0.1~0.2 g/100 g土)、中盐渍化土(全盐量:0.2~0.4 g/100 g土)、重盐渍化土(全盐量:0.4~0.6 g/100 g土)、盐土(全盐量>0.6 g/100 g土)。

1.盐土

主要分布在无棣沾化—东营—潍坊一带的广大滨海地区,呈大面积的片状出现,成因主要是被海水浸渍所致,面积4 643 km2,占全区面积的18%。盐土分布区内地面标高多在3 m以下,潜水埋深1~2 m,潜水矿化度高,加上海水浸渍影响,盐分组成氯化物占80%以上,阳离子中以钠为主,大部分土地为光板地,局部洼地在雨季积蓄淡水后,生长一些盐生植物,但雨季过后受积盐影响会很快死亡。在离海较远的地区,因地势平缓排水不畅,潜水中的盐分随蒸发积聚地表,使0~20 cm土层含盐量达到0.6%以上,有的达到3.0%,形成大片盐荒地,植被以黄须菜、马绊草等盐生植物为主。土壤中盐分组成以氯化钠氯化钾绝对优势比值大于7,盐渍化类型为氯化物型。

2.重盐渍化土(www.xing528.com)

重盐渍化土主要分布在盐土外围低平地以及低平地与缓平坡地交界地带,大部分分布在海拔3~4 m左右的地方,呈条带状分布,总面积1 733 km2,占全区面积的7%。地下水埋深2 m左右,矿化度一般在5~10 g/L左右。另外在内陆滨州市的滨城县、东营市的陈官和高青县的唐坊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该区内由于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水位埋藏浅,经强烈蒸发浓缩,土壤盐分增高,土体表层含盐量0.4%~0.6%,土壤中的盐分,阳离子以K+、Na+为主比值为5.8,属钾、钠型氯化物盐化潮土。

3.中等盐渍化土

中等盐渍化土主要分布在重度盐渍土周围地区的缓平坡地上,呈窄条带状。另外,在惠民的淄角镇、滨州的里则、滨城县、高青的唐坊乡等也有零星分布,面积2 010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8%。土壤表层含盐量0.2%~0.4%,有季节性变化,土盐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为主。地表植被以蒿类和海蔓菁为主。

4.轻度盐渍化土

轻度盐渍化土主要集中在一些地形比较低洼的地段内,庆云—无棣—利津—广饶石村—寒亭的萧家营一带,海拔6~9 m,潜水埋深小于2~4 m,本区耕作历史较长。另外,在黄河沿岸、乐陵的丁坞、昌邑的石埠和莱州的大朱呆等地也有零星小岛状分布,化学类型以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面积5 19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0%。地表植被以芦苇和白茅为主。

(二)黄河三角洲盐渍地成因

土地盐渍化成因复杂,主要受气象水文、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地下水位的年、季变化而引起的盐类在土壤剖面中的重新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盐渍地的形成和发展。

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61 mm,平均蒸发量1 400 mm左右,蒸降比为2.5。本区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埋深小于2 m。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大,大部分大于3 g/L。成土母质主要是河冲积物和海积物(盐渍淤泥),包气带岩性主要为黏质砂土与粉细砂互层,潜水蒸发系数较大。除南部山前平原井灌区外,主要靠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另外,区内第四纪曾发生数次海侵,海相地层发育,地层内的含盐量较高。沿海滩涂开发、水产养殖和制盐业发达,也加重了盐渍化发育程度。

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三角洲盐渍地因利用方式、开发与保护程度的不同,导致各种用地类型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无论是好转还是恶化,都遵循空间上就近转化的规律。例如,由于轻盐渍地与耕地斑状镶嵌分布,它们之间转化频繁,合理利用会使轻盐渍地变为耕地,不合理利用则导致耕地次生盐渍化。由海向陆,滩涂、光板地、重盐渍地、水体(虾池)、林草苇地、轻盐渍地、耕地呈带状分布,光板地与滩涂、重盐渍、水体、林草苇地之间相互转化,轻盐渍地与重盐渍地、耕地之间相互转化。这是黄河三角洲盐渍地区域分布和不同盐渍地类型之间的转换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可用来指导盐渍地的治理和发展生态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