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四)集约开发区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渍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利用地和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

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一)核心保护区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约占区域面积的14%。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区域包括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自然保护区、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莱州湾湿地自然保护区、大芦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平原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和河流水源地保护区。

1.自然保护区

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调整核定保护区面积,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

2.水源地保护区

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库区周边植被修复与保护,严禁发展有污染的产业,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3.海岸线自然保护带

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搞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种植、健康养殖等产业。

4.河流水源地保护区

黄河、小清河、广利河、淄河、支脉河、潍河、小沽河、白浪河、弥河、马颊河、胶莱河、漳卫新河、德惠新河、沾利河、徒骇河等河流的区内河道及流域。

(二)控制开发区

主要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和备用入海流路。重点包括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潍坊莱州湾湿地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黄河两岸1 000 m的范围、其他河流100~300 m范围的沿河生态涵养区、庆云、乐陵、无棣、沾化的经济林(枣林、梨园)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准保护区、非饮用水水库100~300 m的生态涵养区、风景旅游区、鹤伴山和大基山森林公园等。规划在该区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

1.浅海滩涂

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合理开发海水资源、滩海油田和风能,严禁发展重化工业。

2.高效生态农业区

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渔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空间,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支持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有计划地对荒碱地进行开发治理及改造中低产田。到2015年,治理荒碱地约666.7 km2,改造中低产田2 000 km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约1 666.7 km2。(www.xing528.com)

3.黄河入海流路区

在黄河现行流路区严格限制生产建设活动。在备用流路区控制城镇建设和人口迁入居住,实行依法有序利用。

(三)高效生态农业区

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包括:

1.优质粮棉区

主要分布在乐陵、庆云、阳信、惠民、高青、邹平、博兴、广饶、利津等区域,潮土类型区重点发展粮食生产,盐化潮土类型重点发展棉花种植。

2.生态渔业区

主要分布在无棣、沾化、河口、利津、垦利、寿光、莱州等近海区域。

3.生态畜牧区

主要分布在利津、垦利、河口、沾化、惠民、阳信、寒亭、寿光、昌邑、乐陵、庆云、高青等区域。

4.绿色果蔬区

蔬菜产区主要分布在寿光、广饶、高青等区域,果品产区主要分布在乐陵、庆云、沾化、河口、寒亭、莱州、无棣、阳信等区域。

(四)集约开发区

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渍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利用地和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

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四点,即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要强化东营港的区域中心港地位,加强莱州港区建设,加快滨州港、潍坊港扩能。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要依托港口和铁路交通干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一带,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