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类化合物是蒽醌(anthraquinones)的各种衍生物,是各种天然醌类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蒽醌被广泛用作天然染料,后来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许多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
天然蒽醌类化合物最初是从药用植物大黄的根部分离得到。随后,从茜草科不同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也相继发现蒽醌类化合物的存在。比如,高等植物中含蒽醌最多的是茜草科植物,鼠李科、豆科(主要是山扁豆)、蓼科、紫葳科、马鞭草科、玄参科及百合科植物中蒽醌类化合物亦较高。另外,蒽醌类化合物还存在于低等植物地衣和菌类的代谢产物中。
目前,蒽醌类化合物已从海洋生物海胆和海绵共生真菌、深海沉积链霉菌、海洋放线菌、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及珊瑚、苔藓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多具有止泻作用,其中一些化合物还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及抑制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等活性,这些药理活性引起了化学家、药理学家以及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微生物来源的蒽醌类化合物
(一)真菌
从香港红树林植物Avw ermm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3个蒽醌化合物averufin(208)、nidumfin(209)和versicolorin(210),活性测试表明,averufin具有抗革兰阳性细菌的活性,对革兰阴性细菌和真菌则无抑制活性(Elnabarawy,1989)。
从红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内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黄素甲醚parietin(211)。研究表明,parietin对病原性真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发癣菌和黑色曲霉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L.)Druce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angucyclinone化合物212,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抑制HCT-8腺性组织恶性肿瘤及L1210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Pérez,2009)。
从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Halorosel linia sp.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个蒽醌类化合物1,4,6-trihydroxy-2-methoxy-7-methylanthracene-9,10-dione(213),该化合物在50μg/ml的浓度下,未显示出对KB细胞和KBv200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
从中国南海沉积物分离的一株曲霉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种氯代蒽醌类化合物214~220。发酵培养基添加溴化钠后又获得3种代谢产物,分别为两种溴代蒽醌类化合物221和222、一种未卤代蒽醌类化合物223。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15抑制许多HTCLs细胞的生长(Huang,2012)。
从埃及拉默罕默德绿藻的一株内生真菌A.versicolor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蒽醌类化合物(224),它对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程度抑制作用(Hawas,2012)。
从一株中国南海海葵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种蒽醌类衍生物(225)和(226)。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26对蜡样芽孢杆菌和A549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Yang,2012)。
从一株泰国斯米兰岛珊瑚共生真菌P.citrinum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了桔霉素类蒽醌衍生物penicillanthranin A(227)和B(228)。其中,penicillanthranin A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www.xing528.com)
从一株中国广西北海海兔共生菌Torula herbarum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两种蒽醌类化合物(229)和(230)(Khamthong,2012)。
从一株泰国西米兰群岛柳珊瑚共生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 aureoviride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两个蒽醌类化合物trichodermaquinone(231)和trichodermaxanthone(232)(Kharnthong,2012)。
从一株中国广东红树林共生链格孢属菌Alternaria sp.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种蒽醌二聚体衍生物alterporriol K~M(233~235),它们对两株人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Hung,2011)。
(二)放线菌
从一株泥阿尔维斯顿特里尼蒂湾分离的刺疣链霉菌S.spinoverrucosus SNB032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一个蒽醌类化合物(236),该化合物对两株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H2887和Calu-3的IC50分别为5.0μmol/L和12.2μmol/L。另外,在浓度为1.0μmol/L时仍具有表观遗传调节活性(Hu,2012)。
从一株分离自巴西南美白对虾的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蒽醌环酮类化合物(237~239),其中化合物(239)对HCT-8细胞有中等细胞毒活性(Sousa,2012)。
从一株分离自海洋沉积物的链霉菌S.fradiae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多种卡包霉素型的抗生素,如新霉素A(240)和B(241),新霉素A和B不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且还能抑制许多癌细胞的增殖(Igarashi,2011;Xin,2012)。
从一株分离自美国德克萨斯州海湾沉积物的链霉菌S.spinoverrucosus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蒽醌类化合物galvaquinone A~C(242~244),其中,galvaquinone B有表观遗传调节作用,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Calu-3和H2887细胞表现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
从一株分离自胶州湾沉积物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一个angucyclinone类抗肿瘤kiamycin(245)(Xie,2012)。从另一株分离自胶州湾的链霉菌中发现了蒽醌衍生物246,该化合物对A549细胞有细胞毒活性(Zhang,2011)。
从一株中国南海软珊瑚共生链霉菌Alternaria sp.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了10种蒽醌类衍生物247~256(Zheng,2012)。
从一株阿尔及利亚海海藻共生链霉菌S.sundarbansensis WR1L1S8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一个聚酮类化合物257,它可选择性抑制MRSA的生长,MIC为6μmol/L(Djinni,2013)。
从一株海南红树林共生菌Halorosellinia sp.1403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一种蒽醌类化合物258,它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10μmol/L),并且具有诱导MCF-7和MDA-MB-435细胞凋亡的活性,被认为是很好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Zhang,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