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生物活性物质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生物活性物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岸带生态系统由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复合而成,在生态学上属于过渡型生态系统。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包括盐沼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滨泥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等。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生物活性物质

海岸带生态系统由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复合而成,在生态学上属于过渡型生态系统。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包括盐沼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滨泥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等。这些生态系统既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通过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大系统——海岸带生态系统,它具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的特点,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逐步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服务功能。

一、海岸带生态系统

(一)盐沼生态系统

盐沼是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以及地表过湿且长有盐生植物的区域,于海滨、河口等区域广泛分布。盐沼具有抵御风暴潮灾害、净化污染物、固沙促淤、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生境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

盐沼生境不利于植物生长,故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类型也较少。在滨海盐沼中常有蟹、贝类和软体动物。在较低潮面生活的种类就有很多,最常见的有筑穴的趁机食物者招潮蟹、摄食底栖硅藻的腹足类软体动物以及生活于泥内或者泥上的双壳类软体动物。

(二)河口生态系统

大丰盐沼滩涂

入海河口是一个半封闭的沿岸水体,同海洋自由连通,在其中河水与海水交混。河水的洪枯与潮汐的涨落使得河口水流经常处于动荡之中,而河口特性影响着近海水域和河流终段。

河口生物一般都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化。但是在盐度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影响它们在河口区的分布。河口生物可划分为:①狭盐性海洋种,适应生活于盐度33.0~34.5的河口区。随着外海高盐水的入侵,偶见于河口区或季节性地分布到河口。②广盐性海洋种,适于在26~34的盐度范围内生活,适应幅度较大,可分布于河口,也可在外海见到。③低盐度种类,适应生活于15~32的盐度下,如浅水海草群落、盐沼红树林、大腿伪镖水蚤、蓝蛤、偏顶蛤等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④贫盐性种类,适应在5的盐度以下生活,因此仅见于河口内段,接近正常淡水环境

由于河口是海水和淡水交汇的区域,一些上溯入河川进行生殖洄游的鱼类,如鳟、鲑、银鱼、刀鲚等,一些下行入海进行生殖洄游的动物,如日本鳗鲡、中华绒螯蟹等,以及在河口区营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的动物,如梭鲻鱼类、鲈鱼江豚、白海豚等,它们在进入河口区之后,不管是暂时作为活动区域还是通道,都会作短暂的停留,调节身体的渗透压,以适应河川、海洋或河口的环境。

东营河口

(三)海滨泥地生态系统

海滨泥地又称“泥滩”,在淤泥质海岸的潮间带、河口、潟湖及海湾顶部等细粒物质来源丰富或波浪作用较弱的地方有诸多分布,故也称“淤泥质海滩”。相对于石质海滩的坡度,淤泥海滩的坡度要平缓很多,滩面低平而宽阔,其宽度可达到几十千米。

海滨泥地中的初级生产者种类较少。大型藻类如绿藻中的石莼、浒苔和红藻中的江蓠,它们大多生长在贝壳上。底栖硅藻多生长在泥中,并且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繁殖期,常形成金黄色的一簇。在海滨泥地中占优势的动物多为能挖掘洞穴的底内动物,以沉积物和水体中的碎屑为食,大多数食物来源于河流和潮水。很少有海滨泥地动物被归类为底上动物,它们或是栖息于沉积物的表面,或是附着于固着物的表面。原生生物、线虫和其他小动物构成较小型底栖生物。一些较大的挖洞或底内动物包括多毛类动物。泥滩中,双壳类动物种类和数量很多,许多是滤食动物,它们也栖息于河口区外的泥滩或沙质海岸,如泥蚶、菲律宾蛤仔等。

在泥滩生物群落中,最重要的捕食者是鱼类和鸟类,尤其是海岸鸟类,它们多以多毛类、蛤类和螺类为食。

(四)红树林生态系统

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森林,是海洋向陆地过渡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在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海滩上,是亚热带、热带滩涂特有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具有消耗风浪能量和固滩护堤的作用。另外,红树林所在区域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红树林能过滤陆源入海污染物、防止污染,从而减少赤潮的发生。红树林湿地还具有“三高”特性,即高生产力、高归还率、高分解率,是世界上四大高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湿地含有陆地生态体系、淡水生态体系及海洋生态体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生态交错带,养育着特殊的动植物群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因此,红树林湿地既有红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也显示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红树植物有许多不同的生态幅度和生长型,各自分布在一定的空间,给生物群落中的各级消费者提供了觅食和栖息场所,同时也成为咸淡水交迭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动植物丰富的基因库。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绝大多数储存在红树植物中,其他生物类群如甲壳类、多毛类、软体类等的生物量很小,硅藻等浮游低等植物的生物量更是微不足道。红树林生物量有随其林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据报道,在中国红树林湿地239km的狭长地带,繁衍生息着至少2854种生物,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度是海洋平均水平的1766倍。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至少包括55种大型藻类、96种浮游植物、26种浮游动物、300种底栖动物、142种昆虫、10种哺乳动物、7种爬行动物。(www.xing528.com)

红树林

(五)海草场生态系统

海草生长于温带和热带的海岸附近的浅海中,常在潮下带海水中形成海草场,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目前全世界各海域的海草有12属49种,其中2属产于温带,7属见于热带,大多数种类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沿海已发现8属:海黾草、二药藻、海神草、针叶藻、海菖蒲和喜盐草等6属产于广东、海南和广西三省区的热带沿海;虾形藻属和大叶藻属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辽宁等省温带沿海,其中日本大叶藻的产地延伸至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台湾等省(市、区)沿海。

海草场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包括底栖动植物、浮游生物、附生生物、寄生生物和深海动植物。海草场是浅海水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食用海草的生物包括海胆马蹄蟹、鱼类、海马、绿海龟、儒艮等。死亡的海草场又是复杂食物链形成的基础,细菌分解海草腐殖质,为蟹类、沙虫和一些滤食性动物如海鞘海葵类提供食物。大量腐殖质分解释放出氮、磷等营养元素,溶解于水中会被浮游生物和海草重新利用。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又可作为鱼类、幼虾及其他滤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

海草场

(六)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是分布于热带海洋的石珊瑚及生活于其中的造礁生物、藻类、附礁生物等经历了长期生活、死亡后的骨骼堆积而成的。珊瑚礁必须在水温20℃、盐度28以上、清洁无污浊的海水中才能生存并得到发展,生活在其中的众多热带动植物群落,构成富有热带特色而又相当特殊的生态系统。我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南的热带海岸和海洋中。散布于南海中的岛礁绝大部分由珊瑚礁构成,礁体厚达2000m。

珊瑚礁

珊瑚礁是资源丰富的场所,生活在其中的数千种石珊瑚、海绵、多毛类、瓣鳃类、马蹄类、宝贝(软体动物中的一个科)、海龟、甲壳动物、海胆、海星海参、珊瑚藻和鱼类等构成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物群落。珊瑚礁底栖生物以石珊瑚、角珊瑚、柳珊瑚、软珊瑚、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多毛类、甲壳类和藻类为主。

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点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系统。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即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多种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也有等级层次的不同。就类型而言,河口、滨海湿地等都是不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从区域的角度看,一个自然地理单元、一块湿地、一个港口都属于不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又包含着大大小小、多种多样的更次一级的子系统。在垂直方向上,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陆源部分包括从植被的冠层至土壤的母质层,水源部分在垂直方向上从海底沉积物至水面。它是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相互交接、物质与能量交换活跃、各种因素作用影响最为频繁、变化极为敏感的场所,是各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换过程最活跃的地带,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具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海岸带生态系统通过外部与内部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显示出动态的演替过程,该过程包括人工演替过程和天然演替过程。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因为其自身范围相对狭窄,海岸带环境的容量和资源的蕴含量是相对有限的;并且在陆—海—气耦合力的作用下,海岸带的反应性极度灵敏。

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外部压力,海岸带生态系统内部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耦合,使海岸带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强。

海岸带生态系统位于陆地、海洋和大气交互作用的地带,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海岸带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海岸带地区,包括渤海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海岸带,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约占全国陆地13%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大约50%的人口、55%的国民收入及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是中国经济活力最为充沛的黄金海岸。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我国自北向南拥有18000km的海岸带,横跨22个纬度,气候具有显著的南北分带性。一般而言,海南岛属于热带,长江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长江以北地区属于温带,而青藏高原漠河以北的地区属于寒温带(秦松等,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