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传播符号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期,承载科学信息的媒体大部分使用的是一种或者是两到三种传播符号。如报纸,使用较多的是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也就是图文配合、相辅相成来传播科学信息;广播使用的是语音符号,最为抽象,本身不利于科学信息的传播;电视相对来讲是最好的媒体,可以实现文字、图片和影音的三者结合,在传统媒体当中,应当是最全面和最利于科学传播的媒介。传统媒体时代的传输信号,使用的是模拟信号,其信号的速度、稳定性和清晰度是有限的。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基于计算机技术新兴的传播媒介,其特性决定了可以应用多样化的符号来实现传播过程。如网络媒体,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超链接和模拟动画,一切的一切可以应用和想到的手段,都可以在这个媒介平台上实现和共同配合,用实现来科学传播。手机媒体,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手机的应用,也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短讯、图片和简短的动画形式传播科学信息的界限,大量的视频和影音以及数字模拟动画可以综合地运用,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媒介平台;此外,户外媒体广告、楼宇广告的发展和普及,色彩的运用和大屏幕的冲击都成为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亮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符号的运用,更讲求多种符号的综合使用以呈现内容的细节和完整性。
2.科学传播总量的变化
在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中已经提到,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科学信息来源由科学机构、政府部门等权威机构进行把关,以及传统媒体传播者数量上的限制,使得科学传播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且容易把握,能够追本溯源,找到消息的来源并印证其是否确凿。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超出任何时期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在新媒体的促动下,进入科学传播环节当中的科学信息总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闯入进来,致使科学传播总量激增,并且很难把握和统计科学信息的来源与具体的数量及质量。
在2007年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就已预测到2010年,近70%的数字信息将由个人创建,可见科学信息的个人创造者也大大地超越了科学共同体和政府部门的总数。并且,新媒体技术使原来处于新闻制造和传播边缘的读者现在成了中坚力量,他们可以把身边的科技信息和科技新闻记录下来,通过各种新媒体传给他人,起到了新闻的收集和传播的作用;他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搜索来检查媒体报道的科学信息和科技新闻是否属实,也可通过与目击者交流,比如阅读Blog、专业的网站来确证。
所以说,这种科学信息总量的变化,一方面是科学总量的绝对增长变化,另一方面就是科学信息的“变种”,通过多途径、多媒介的传播,使得总的信息流量加大。(www.xing528.com)
3.科学传播质量的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的科学信息的来源是固定的,是权威性的。充当科学传播的人,不是科学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就是政府部门的官方人员,他们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对科学信息的把握较为谨慎、认真,因而流入到科学传播系统中的科学信息的质量较高,真实度较高,是有明确的信息来源的,可以追根溯源,有根据地审核。
新媒体时代,科学信息的来源四通八达,无所不在。充当科学传播者的角色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传统媒体时代的那些人,任何一个普通人或者是获得科学信息的人,都可以成为新的科学传播体系中的传播者。同时媒介的把关人弱化,因而科学信息的来源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对每一条科学信息进行追踪是否真实,并且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也都被人们竞相传播,造成了科学信息整体质量的下降。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来说,更需要人们具备一双“慧眼”,有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因而对每一个人的传媒素养要求大大地提高了。
4.科学传播技巧的变化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重视,从一定意义上,科学力量可以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和基石。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到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科学的定义决定了科学的文本表达的晦涩难懂,与普通的日常生活语言有着一定的差距和理解难度。同时,科学文本的自身表达对于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来说都具有难度,尤其是对于在“冷媒体”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来说,越来越趋向于接受简单易懂的媒介信息。因此,科学文本的表达不利于直接的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达,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媒体再加工。
基于科学知识的严谨精神,决定了科学语言要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概念明确,善于推理判断,有理有据,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说服力,使人信服。但是,生硬的和专业性的科学语言,一些学术术语晦涩难懂,不利于大众媒体的传播,因此科学语言的媒体再加工,在文字上要经过形象化的处理,准确易懂,又不失科学的本真和严谨。多媒体时代的语言是多媒体化的语言,是集合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立体式语言。因而,科学语言的处理不仅仅是文字上变革,还需要多媒体化的表达。通过运用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制作科普动漫、科普读物,绘制科学图谱,构建科学模型和虚拟的三维科学体验空间,以及种种的科技手段,分别做出适合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移动媒体等传播特性的“科学文本”,才是真正的在新媒体时代对科学语言媒体再加工的本质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发展,媒介的发展对科学内容本身的传播又提出了新的传播标准和要求,只有不断地改变,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脚步,使大众乐于接受科学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