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耍孩儿】,又称【魔合罗】。魔合罗是梵文的汉语音译名,原本是释教中的一个童子神,逐渐演化成民间的小型土偶吉祥物,深受历代孩童喜爱。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七夕》云:“内庭与贵宅皆卖摩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耍孩儿】的唱调即来自唐宋卖耍物魔合罗的叫卖声。【耍孩儿】作为曲牌最早出现于金代,明代嘉隆间已演化为俗曲。淄川地区的俗曲【耍孩儿】,其音乐特点是一唱三叹,叙咏兼备,叙说处一字一音,似说似诵;咏叹处长吁短叹,尽情抒发,很适于说唱。蒲松龄在俚曲中用它做主要曲牌。
按:《磨难曲》是《聊斋俚曲集》中的代表作。故事一开始便安排在旱蝗大灾之年,主人公的命运便和社会联系在了一起。该曲便是故事开始“百姓逃亡”时的一个唱段。
按:吴钊先生是中国音乐研究所的研究员、古琴艺术家,1963年两次来蒲家庄调查采访,写下了《蒲松龄的“俚曲”》一书,并为八位俚曲歌手录下了十七首有声资料,成为研究聊斋俚曲最早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上面这首【耍孩儿】收录在他的调查报告中。
按:《墙头记》是《聊斋俚曲集》的代表作之一。“红粘粥歌”是剧中张老汉所唱,这“糊突冤家”虽似冷冻冻,却是张老汉的救命饭。唱词充满了辛酸和无奈,这感叹、这哭喊,是对不孝子的嘲讽和控诉!该曲中间还加以插白,与众不同,也增添了几分幽默感。该曲原来是蒲文盛所唱“一个母一个公”,现更换为这一“红粘粥歌”的唱词。
按:赌博徒无理耍横,张三姐理直腰硬。最终赌徒回头,张三姐得了个“夜叉”俊名。
[接数板]他忽然正走有人叫,倒把宗官唬一跳。回头认的是胡朋,满脸欢喜带着笑。宗大叔你听道:有个下情来相报,东庄有个好大局,好大局吧咳,咳!咱去创,创,妙不妙?
按:《俊夜叉》用【耍孩儿】做曲牌,数板的说则是韵白。一段唱一段说,情趣盎然。【耍孩儿】的演唱速度一般为中速稍慢,但是蒲文勇的演唱速度却是很快,听起来急急匆匆,使人接应不暇,说唱风格别具特点。
[每段后接韵白数板]
①噢!宗家儿郎真不好,输的净光无饭捣。籴米抽了屋上椽,烧火拆了房上草。穷死煎,饿死炒,老婆气儿受不了。不如死了那块地,还(huǎn)找一个(guo)小元宝。
②他忽然正走有人叫,倒把那宗人唬了一跳。回头看见是胡朋,满脸嵌花带着笑。宗大叔你听道:有个下情来相报,东庄有个好大局,咱去创,创,妙不妙?
③胡朋又把宗官念,俗语只怕事不办(biàn),从来本大利就长,破上大本咱干上一干。有朝一日运气转,银上包钱上串,柴火买他百十捆(qun),粮米买他百十石。纵然娘子没吃饭,情管笑脸来相见。
④噢!宗官初时主意妙,这钱我只输一吊;输到一吊热了盆(pei),回头褡里又去捞。这头捞那头捞,捞来捞去不成吊;纵然留着也不够本,抛(pie)上袖子鳔一鳔。
注:②③④段有与①段曲调不同处均另记谱,相同处则不再另记,或用删节号、省略号代替。
按:前文(一)至(七)曲是同一个曲牌、同一个曲调、同一地区不同歌者的演唱,虽然曲调大体相同,却也有各自的妙处。这些不同变体,即是“又一体”。
蒲文盛的演唱,音高、节奏都很准确,音调的变化几乎是随着每句的口音而来,感情处理也较细致,只是由于节拍重音变化较多,因而记谱时节拍的变化也稍微多了些。
本曲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它的说唱结合。俚曲文体的特点便是唱白相间、散韵交织,而此曲就有着较完整的表现。不仅如此,该曲的说白不是“散说”,而是“韵白”,这种韵白式的数板,有可能即是“淄口令打岔”的形式。
俚曲是用白话和民间俚语讲唱故事的,还(huan)、个(guo)、办(bian)、捆(qun)、盆(pei)、抛(pie)六个字,和下面四个字是淄川方言的读法:给(ji)、和(hue)、做(zu)、学(xiao)等。
按:有关明代俗曲【耍孩儿】的记载,见于顾起元(1565~1628)的《客座赘语》卷九“俚曲”条:“里弄童孺妇媪之所喜闻者,旧惟有……【耍孩儿】……诸小令。”沈德符(1578~1642)在《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条目中说:自宣正至成宏间(1426~1505),中原一带曾兴【耍孩儿】之属。它的唱词虽有不少记载,但是曲谱却很少见。唯有明代徐会瀛辑《新锲燕台校正天下通行文林聚宝万卷星罗》卷十七曾收有箫笛谱式工尺谱一套,未标板眼,也无唱词,其中有【耍孩儿】一曲,即上曲。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耍孩儿】俗曲曲谱。音乐风格古朴简约,曲尾旋律又保留有南北曲尾句的痕迹。
金元时代【耍孩儿】已作为一种曲牌唱腔使用,最早出现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明代嘉隆年间已演化为俗曲,词格、音调皆不同于南北曲。其词格结构特点是:三三,三三,四三。四三,四三,四三。三四,三四。八句,54字,三番,四七倒辙。这一词格结构特点成了它全国一致性的标志。但在俗曲中它仍有灵活运用,如上曲的最后两句。
该曲据吴钊译谱的首句,继续译谱后并配以《快曲》一词而成。
按:《小慧集》,清道光元年(1821)有序,道光十七年(1837)刊,通俗类杂记读物,第十二卷载有箫卿主人小调谱七首,卷三有【板桥道情】,用蓑衣式工尺谱记写。
《蓬莱宴》是蒲松龄以西王母宴请八仙神话为依托,借以表现玉帝书童文箫与仙女彩鸾相恋的故事。在人间,文箫连考三年都不中,一气之下入山修道去了。彩鸾也嗔:“那纱帽不值榆钱重,我还没有正眼看。”蒲松龄借此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情怀。这正是《蓬莱宴》的主旨所在。
按:“道情”是道士化缘劝善、宣讲道义的一种说唱方式。早在李唐宫中就有承应之作,如贺知章所制《九真》。“道情”之唱,元人散曲里复多闲适乐道语。到清代,“仅存时俗所唱之【耍孩儿】、【清江引】数曲”(徐大椿语)。【板桥道情】是郑板桥所作,包括四个部分:一引子,二道白,三正曲【耍孩儿】(即道情十首),四尾声【清江引】。这已是套曲的结构。
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张鞠田琴谱》第20~31页有【板桥道情】,原为用古琴伴唱的工尺谱。现译出并填以俚曲《翻魇殃》中第一回的唱词,成为【耍孩儿】(十一),唱词基本提示了该故事的梗概,道出了《翻魇殃》中“劝人生莫弄歪”的主旨。
(九)、(十)、(十一)三曲,旋律框架基本一致,可谓同一“道情”【耍孩儿】的不同变体。音乐风格古朴洒脱,富有田园风味,充满悠然自得的情趣。
按:《增补幸云曲》通过对明代正德皇帝风流韵事的描写,揭露了统治者不问国事、荒淫无耻的糜烂生活,并以调侃的笔调,戏称他是“觜火猴来临凡”,这是对皇权天授的莫大讽刺和蔑视。该曲叙说了这一故事的梗概。益都的【耍孩儿】依然是三番结构,以第一段的音乐材料为基础,在二、三段采用灵活的变奏、重复的手法结构全曲。
按:《寒森曲》讲的是商氏兄妹为父报仇的故事,叙写了他们斗恶霸、告衙门、闯地狱、傲阎罗的经过,歌颂了他们智勇双全、视死如归的彻底斗争精神,揭示了贪官是恶豪的庇护神,恶豪是贪官的阶级基础,以及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本质。该曲是全剧结束时的一个唱段。
按:在汉族地区,【耍孩儿】流传很广,全国五十多种戏曲中都有它的身影,山西大同还有以【耍孩儿】命名的戏曲。【耍孩儿】以其相同的词格结构的艺术基因为本,维系着自己家族的全国一致性,流传在全国各地,如江苏有《板桥道情》,淮北花鼓戏中有“娃”,山东泰安的歌舞、青州民歌、临淄的八仙戏中都有【耍孩儿】。纪根垠先生说,“目前山东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吕剧、五音戏、茂腔、柳腔、柳琴戏、两夹弦中都有‘娃娃’一曲”,在五音戏中的【耍孩儿】还有多种变体,“有头板娃娃、二板娃娃、扁娃娃、序娃娃、抱娃娃、跑娃娃、平娃娃、奔娃娃、打娃娃、枣娃娃、梆子娃娃等十一种唱法”。在本书14首【耍孩儿】中,淄川一带流行的是前7曲,它们虽是同一曲调,由于演唱者的不同和内容的变化,也就产生了曲调的变化。它是俚曲音乐中说唱艺术特点的一个代表,也是淄川民歌的一个代表。
以上8曲到14曲又是同一个曲牌不同曲调的几种不同唱法,也可谓“一体多曲”,或称作“同体不同曲”。【耍孩儿】在曲调方面表现出多种自由变化,从而为自己艺术个性的发挥打开了一条通道,实现了在不变中有变,在变化中保持统一。
就其结构的总体布局来看,【耍孩儿】是由三、三、二句构成的“起展落”式的三部性结构,然而【扁娃娃】虽然仍是八句,但在音乐上却成了对称性思维,【打娃娃】已完全向上下句形式靠拢了。其他有的在结构上也起了变化,成为变格、出格,或扩大或减缩了原曲的规模。这虽是些特殊例子,但也值得注意。蒲松龄当年就曾称赞说“耍孩儿异样新鲜”。
【耍孩儿】是蒲松龄使用最多的一个曲牌,在12种俚曲中被不同剧情不同人物演唱着,共有1388段,占聊斋俚曲全部曲牌唱腔总数的46%。
按:【叠断桥】,明清俗曲,又名【红绣鞋】【鼓儿天】【穿心调】【满舟】【尼姑思凡】【边关】【鸳鸯嫁老雕】等。辛力先生说,该曲源于宋元时的北曲,明末清初已很盛行。
该曲优美动听,长于抒情,音乐风格温文尔雅,俏丽深情。它调动了“叠、断、桥”等艺术手法,表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细致、生动而委婉的歌唱技巧。
从现有资料来看,蒲松龄于康熙六年(1667)便用【叠断桥】写下了《新婚宴曲》,康熙十二年(1673)又写有《尼姑思俗曲》。在《富贵神仙》等七种俚曲里,该曲共出现267段,其中有重头联章的三回。在俚曲中,【叠断桥】是仅次于【耍孩儿】的一个重要曲牌。
按:《尼姑思俗曲》是蒲松龄32岁时的作品,写于康熙十二年(1673)。该曲真切地表现了小尼姑的悲怜酸楚之情。原词在五句体之外还有多处叠句,表明了此曲在当时的演唱变化。
按:【叠断桥】不但有着“叠、断、桥”的艺术特征,还有着旋律调式变化多端的特点。多种调式的旋律汇于同一小曲之中,怎样才能融为一体?“桥”便发挥了独特作用。上曲与众不同的是它重复了后两句词,可谓“又一体”的一种特殊处理。
按:该曲结构发育完整,与其他某些【叠断桥】相比,我们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其艺术特点。许多变体多在结构上做文章,此曲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接韵白数板]
①上了学,已大后,东家全不把人凑,都说济饭不济人,哪管先生够不够。都说俺这东家好,谁想是块牛筋肉。
②我去的快来的早,喜坏了东家老。这个师父相是好,轻易不肯出学门,工夫一定做不少。明日咱就出豆腐,管这日的一个饱。
注:几个字的方言读音,磕(huo)、个(guo)、还(huan)。
按:【叠断桥】的不同变体虽然有着不同的调式,但也有着共同的旋律基因,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歌发展的规律。【叠断桥】(八)唱的是《学究自嘲》,在路大荒编《蒲松龄集》中列于附录;盛伟编《蒲松龄全集》校勘记云:“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见到确论以上四文(包括《学究自嘲》)为蒲氏所作的文章,故也暂且列于‘附录’中。”假如我们将它作为一般民歌来研究,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呢?
首先,它一般多为一叠四句体,这就不同于【叠断桥】典型结构五句体。曲例(八)是蒲玉水先生唱的【叠断桥】,来源于1963年吴钊先生的录音资料。与其他人唱的【叠断桥】相比,其旋律的基本特点还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有的乐句做了扩展,乐段的音乐结构又巧妙地做了压缩,衬句也有减少,伸缩自如,灵活巧妙,这便适应了四句体的需要。蒲玉水先生唱的【叠断桥】可谓一个变体,也是一个创造,但是【叠断桥】的艺术基因却融于其中,于是,它又为我们寻找、鉴定和研究【叠断桥】提供了参考依据。
按:该曲为四句体,与正体【叠断桥】五句体不同,它没有【叠断桥】衬腔搭桥的“桥”,这就不符合【叠断桥】的艺术特点,也缺少优美抒情的韵味。它的名字虽然叫【叠断桥】,但实际上与59曲【两头忙】更相近,只是换了个“头”。再将该曲与22曲做一比较,更容易看出它所谓“快板叠断桥”,实质上是缺少“叠断桥”的特点的。没有了衬腔搭桥也并不等于板式加快了。故将此曲存疑。
按:【满调】,又作【满词】,二者词格一致,是为同一曲牌。俚曲中仅在《禳妒咒》用过两次,共六叠。
【满调】又有【满舟】(【满州】)、【满舟月儿】的称呼,叫【满舟月儿】者,是因为曲中有衬词“哎,月儿”。从河南曲剧【满舟】的“老调门”来看,其结构特点和部分旋律特点,与【叠断桥】相似。
该曲寻自《俗文学丛刊》,曲牌名【满调】,原谱为工尺谱,无唱词,无板眼,译谱后,首句似是器乐演奏的乐谱,是将原唱句做了加花处理的结果,套上【满调】的唱词,须做调整。不过,也还可以有另外的译法,但那要看是否能与唱词结合了。
【满调】与【叠断桥】是否有渊源,是否“同曲异名”,有待进一步考证。
按:该曲是目前见到的记载最早的【唢呐调】曲谱,见于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
按:【呀呀油】,明代俗曲牌名,又叫【唢呐调】【锔缸调】【王大娘锔缸】;因在伴唱中有“呀儿哟”之类的衬词,故也叫【呀儿哟】【牙油调】【咿儿哟】;又有【云苏调】【丁字调】【柳枝腔】等别称。明人徐渭《南词叙录》云:“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明万历传奇《钵中莲》第十四出《补缸》中所用曲牌有【诰猖腔】,其词格为上下句的七字句,所用曲调与【王大娘锔缸】同。【诰猖腔】即【高昌腔】。高昌,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政权,王都在高昌,即今吐鲁番。由此可见,该曲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出自维吾尔族地区。
【呀呀油】是一首上下句加上下句衬腔的单乐段扩充结构的小曲,音乐的特点是用唢呐伴奏,唱一句吹一句,上下句之间、衬腔与正句之间运用调式交替的手法,形成多重对应关系,音乐思维逻辑严密,音乐形象丰满而完整,短小精悍,表现力丰富,适宜于多段反复。
评剧中的【快锔缸调】是一个创新,除演唱速度较快以外,过门由原来的五小节紧缩为两小节,但是唱腔两板结构不变;全曲四句的落音与原结构相同。
由蒲人润唱、牟仁均记谱的【呀呀油】是用【拉麻线】(见附录淄川小曲之二)套用而成的小曲,它不是真正的【呀呀油】。原因之一:【拉麻线】是起承转合结构的单乐段体,旋律风格属于抒情小调类,而【唢呐调】则是上下句对应体结构;原因之二:【拉麻线】没有“呀儿哟”的衬词,也没有可将“呀儿哟”改换为过门的位置。可见,两者毫无共同点。1963年2月与3月间,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吴钊先生两次赴蒲家庄调查采访,并写出了调查报告《蒲松龄的“俚曲”》,其中有一段曾这样说:
“(关于【呀呀油】【黄莺儿】【跌落金钱】)此次采访前,曾见《山东民间歌曲选集》载有【呀呀油】【黄莺儿】【跌落金钱】三曲(蒲人润唱),后在蒲家庄见到了这位老人,经过访问,据他亲口说明,【耍孩儿】等曲他是二十多岁时跟蒲人濮、蒲人君学的,而【呀呀油】等三曲是他在1949年解放后自创的。其中【呀呀油】用的是【粉黄莲】的曲调,【黄莺儿】【跌落金钱】是他根据所会的其他小曲的曲调创作的。而且问遍庄里其他老人,他们都说从未听见过这三曲。又据盲艺人韩秉祥说,他曾听其师刘文镐唱过小曲【刘二姐逛会】(见附录淄川小曲三),其中有【呀呀油】一调,但与【粉黄莲】不一样,可见【呀呀油】确为另一曲调。”
吴钊先生的这段调查记录清楚地告诉我们,蒲人润唱、牟仁均记录的【呀呀油】【黄莺儿】【跌落金钱】等三曲不是蒲松龄当年使用的真正的俚曲,而是蒲人润“在1949年解放后自创的”。俚曲中的这种假文化现象严重地影响到了俚曲曲牌的正确传承演唱。吴钊先生的这段调查记录对于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俚曲曲牌,去伪存真地保护传承俚曲曲牌十分重要。
按:《姑妇曲》中的珊瑚是个又知礼又勤快的贤惠媳妇。于氏婆婆却偏不知好歹,无事生非,吵骂不停,迫使儿子把珊瑚休掉。这个唱段以哀怨的【罗江怨】唱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珊瑚的冤屈和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下一曲【罗江怨】的结构和音调与此曲基本相同,但却改换了调式,因而也改变了音乐情绪。
按:【罗江怨】是明代嘉隆间(1522~1572)涌现的新型俗曲之一,具有通俗、简约、明快的特点,流传甚广。该曲的结构特点一般是一叠三句,四叠连唱。其变体样式类型很多,有结构的变体,有调式的变体,有句式的变体,有不同地区音调的变体,也有不同情调的变体,是中国民歌发展流变的一个典型。
上曲是【罗江怨】的又一变体,它改换了调式,音节繁复细密,音调简洁单纯,一改哀怨为欢快,但仍然遵守着它的结构基因特点及唱调的基本旋法,为【罗江怨】家族增添了又一新曲。
上面这一唱段出自《禳妒咒》第二十回,词中所唱的“标致人”是对兰芳的赞美。
按:路编本《富贵神仙》第九回、《磨难曲》第十九回有【楚江秋】一曲牌名,词格为九句48字。但据《元曲鉴赏辞典》云【楚江秋】又名【采茶歌】,四句27字,与俚曲中的【楚江秋】的词格相差甚远,而与【楚江情】词格却恰合。据此疑为路编本有牌名之误。上曲是据《九宫大成南词宫谱》卷五十一(48)南吕宫集曲【楚江情】译谱配歌而成。
注:焵(gang),反复粹火锻打。
按: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善恶标准。蒲松龄以此为主题创作的《墙头记》,是俚曲中的名篇佳作。
在《墙头记》中,两个不孝子为了能少养活老爹爹一天,而将其推置墙头,谁也不管,差点要了老爹爹的命。幸得好人王银匠搭救,又用牢笼计哄骗得两儿为老汉养老送终。两个不孝子反将王银匠告上衙门。由于他们不通人性,不尽孝道,均挨了三十六大板。张大要儿子给他擦擦腿上的血,小儿说:俺不,怪脏的。张大说:小杂羔子气煞我,到家可打你。小儿说:俺爷爷长疮霎,叫你看看,你就嫌脏,正眼不理么,怎么这个就待打人?张大啀哼着说:哎,我做下样子了,休学我了。这段【劈破玉】是故事结尾的一段唱,它画龙点睛,以诙谐戏谑的口吻告诫人们,做人要尽孝道,不孝者必将自食恶果。
【劈破玉】是明代俗曲,在九种俚曲中共出现129段。
按:纪根垠先生淡柳子戏时说,古老的弋阳腔、青阳腔中有“加滚”的唱法,即在曲间适当位置,插入排比句或四六句,然后再回到原曲末尾两句结束。这种形式,念的称“滚白”,唱的称“滚唱”。蒲松龄在俚曲中大量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它解决了固定词格的局限性,推动了戏剧矛盾的发展,也丰富和发展了俚曲音乐的表现力。这种突破,是由曲牌联套发展到板式变化唱腔的一种过渡形式。
按:蒲松龄的这首“变”,从句数上看,已大大超出了【劈破玉】的词格。此曲按照“滚唱”的方式处理,中间使用重复、排比的句式,唱出了文箫热切的恋情。
按:【银纽丝】,明代俗曲,又名【银绞丝】【探亲家】【四季相思】,兴盛于明嘉、隆间。蒲松龄的【银纽丝】与明代赵南星的【银纽丝】词格是相同的。(www.xing528.com)
【银纽丝】的音乐情调单纯质朴,缠绵委婉,善于叙说。感叹性的衬句“我的天呀”及结尾的回环句式,增强了感情表达的深度,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银纽丝】的音乐结构同样具有三部性特点,抓住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许多民歌的结构都有启迪意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把批判的笔端指向科举制度的是蒲松龄。此例【银纽丝】(二)形象而辛辣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黑暗和不公。
注:按淄川地方口音,“隔”读音为gei,“天”读音为tiai。
注:按淄川地方口音,“和”读音为huo,“天”读音为tiai。
(插白)唱的甚是悲切,就合着官人的心了,遂满口称赞他唱的好。那个人见夸奖他,随即又足了一个。(接最后一段)
注:按淄川地方口音读音,“合”读为huo,“儿”读为le,“天”读为tiai,“可”读为kuo。
按:该曲曲谱选自《北平俗曲略》,【济南调】在南方称为【四季相思调】,又称作【凄凉调】。该词选自《慈悲曲》第四段,表现了张讷、张诚兄弟感情的深厚,但是词中少一个第三句,此处借用上句顺势延伸,作为代替,又因曲子有末句重复,故此处也将唱词做一重复。
按:几曲不同时代的【银纽丝】唱着不同的内容:37曲是彩鸾下界来,在华山遇到文箫时的一段对唱;38曲是清代《小慧集》中的一首曲子;41曲是近代淄川人唱佳人瘦卧空房时的相思情;42曲是清末民初的【银纽丝】,表现了《慈悲曲》中异母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43曲又是一段进入八角鼓之后的【银纽丝】。它们的音乐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因而曲调也略有不同,但基本结构还是一样的,是【银纽丝】的“全国一致性”与“地域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按:【金纽丝】为民间俗曲,来历不详。蒲松龄在《富贵神仙》中用过一例。乾隆九年(1744)《万花小曲》收有一例,但词格与【银纽丝】相同,可见这时该曲已失传。俗曲专家张仲樵曾查遍所有资料均不见其踪迹。民间俗曲大型演唱《张古董借妻》中有【金纽丝】曲牌一首(原载《淄博市民间歌曲选集》第363页,1961年油印本),用的是《十杯酒》的曲调,而《十杯酒》是羽调【剪剪花】无疑。据考,【剪剪花】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庚申四十八年(1620)的《钵中莲》传奇中,而【金纽丝】则至晚出现于清初蒲松龄的《富贵神仙》中,两者的词格相近却并不全同。韩秉祥唱的【金纽丝】与俚曲中的【金纽丝】词格也不尽一致,但他却用了【十杯酒】的曲调。《北平俗曲略》及《淄博民歌》中均有【十杯酒】,曲调及结构与上曲相同。上曲是依韩秉祥唱的曲牌【金纽丝】为据,稍作修饰,与俚曲《富贵神仙》中的【金纽丝】合璧而成。目前只有这一【金纽丝】的孤例,因此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处作为参考曲牌,仅供研究之用。
按:【叠落金钱】为明清俗曲,又作【跌落金钱】【叠落】【金钱】【湘江浪】【倒花篮】【南叠落】【北叠落】【黎调】【铺地锦】;摘字牌名【进兰房】【四季美人】【月牙五更】;谐音牌名【蝶落】【叶落】等。
隋末唐初,僧人做的法事里有一种叫“落花”或“散花”经忏的东西,多行于对死者超荐的斋场,后来又吸收民间俗曲,逐渐成为僧侣募化的技艺。道宣《续高僧传》云:“世有法事,号曰‘落花’……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这种形式又被贫苦人模仿,作为乞讨手段,后来衍化成为“莲花落”“三棒鼓”之类。
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中有【南叠落】与【北叠落】之分。关德栋先生讲:“‘叠落’明末流行于江南,清时已盛传于北方。”细做分析可以看到,【南叠落金钱】(【湘江浪】)与【北叠落金钱】(【月牙五更】)及【铺地锦】等曲,它们的前两句均为叠句,并且音调相同;直至第一乐段都无大的变化,到了第二乐段,才有了各自的不同发展,但是词格仍基本一致。此也可谓中国民歌发展变化的又一例典型。
按:《慈悲曲》讲述了一对兄弟的贤孝故事,后娘折掇前窝子,异母兄弟反痛哥,打柴弟被虎衔走,哥到阴间没找着,贤兄寻弟两三年,磨难消尽喜事多。该曲唱出了周妈对张讷所受苦难的同情。(注:沈玉芳,女,农民,59岁。张仲樵记于1963年。)
按:这首【房四娘】是《富贵神仙》中的一个重要唱段。张鸿渐因遭迫害流浪在外五个年头,思乡心切。狐仙舜华看透了他的心思,指责他“守我还把别人想”,张鸿渐则向她申明道理。两人推心置腹地倾心交淡,唱起了这段【房四娘】,表现了他们既相互爱慕,又体谅别人,既忠诚于爱情,又不负恩义的高尚情怀。
该曲原载吴钊先生的调查报告《蒲松龄的“俚曲”》,它虽然以“太平年”的形式出现,但吴钊先生分析后说:“这个【房四娘】倒有可能是原来的【房四娘】。”本曲为使旋律更流畅,特将结尾处落音由重复“1”音改为落“5”,第10小节处由“1”改为“5”,并将“太平年”的衬词,改换为【房四娘】的小叠句。
按:【房四娘】是清代初年的俗曲曲牌,在江苏、陕西、山东、甘肃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房四娘宝卷》讲述的是从小勤劳聪明贤惠的房四娘,因遭受公婆迫害而死的故事。随着巫戏《房四娘宝卷》的流传,歌唱房四娘的小曲也就成了一首广泛流传的曲牌。该曲牌的特点是在第三句、第四句的后边又缀上了一个重复末尾三个字的小叠句,这在外表形式上,好像与曲牌【太平年】相似,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早在宋金元明的南戏中就有【太平年】这一曲牌,曲牌中有衬词“太平年”“年太平”,可能因为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祈求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世代沿袭下来便成了曲牌名。但是这里的“太平年”已无原来的含义,而成了一种画外音式的补白,起着渲染、烘托情绪的作用。张斌先生在《吕剧音乐》中曾解释说:在“太平年”出现时,好像在说,“咦!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从而加强了转折句的趣味性;当第四句唱出后,方才醒悟明白,这时的“年太平”又好像是在代替剧中人说出内心的独白:“奥!原来如此!”所以,这“太平年”“年太平”的衬词,不论在补充曲式结构方面,还是在挖掘唱词的内涵作用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意义。而【房四娘】的小叠句的作用则是在重复、渲染、加强语意。
上边这首【房四娘】是淄博市五音剧团整理的一首曲牌,原载五音戏《拐磨子》中,它优美动听,富有情趣,从演出效果出发,增加了伴奏过门,很适于舞台演唱。此处仍照【房四娘】的特点,用小叠句。
按:张鸿渐久离家乡思念亲人,狐仙施个眼障法送他回家,一霎在荒野,一霎又在家中。在这似梦非梦中流露出来双方的思想情感。
按:【哭皇天】源于元散曲,兴盛于明代嘉隆间。该曲为淄川民间俗曲。牟仁均、王川昆二人所记曲谱均不完整,不能顺利地唱下【哭皇天】的唱词。现参考雁北【耍孩儿】中的【苦圪绉子】(【哭皇天】)的结构,将牟、王两人的两曲整理合并而成,这才与原唱词结构相通。
按:在《蓬莱宴》中,玉皇的书童文箫因与王母的侍女彩鸾相恋,被贬到人间。他们结合后靠抄书卖书为生。文箫为求生计去赶考,但连续三年都未考中,气愤之下入山修道去了。彩鸾在家苦苦等待,唱起了这段【憨头郎】,“那纱帽不值榆钱重,我还没有正眼看”表现了他们对功名不屑一顾以及愤世嫉俗的精神,这是全篇最亮眼的核心词句,是全篇主旨之所在。蒲人润的录音表明,他唱得完整准确,而牟仁均整理的【憨头郎】一曲不仅与蒲人润唱的曲调不相吻合,还删去了这一核心语句,严重损害了故事的主旨原意,因而不可取。
【憨头郎】与【哭皇天】是异名同曲,词格相同,衬词相同,曲调也相同。该曲为三段结构,常用于悲伤哭泣处。“憨头郎”是一阴曹小鬼,《寒森曲》中,他为被锯解的商二送绑带,是个好鬼,人们说“忠孝的尽是憨头郎”,后来他做了监察使者,入了神道。
按:《快曲》是聊斋俚曲中表现忠孝仁义的“忠”篇。这个曲牌又是蒲松龄的一个创造,为了充分表现火烧战船一仗的喜悦,他在南方的【倒扳桨】之后又连结上北方的【莲花落】,使得该曲成为了表现“快境”的别具新意的第一声捷报。二、三段的后半阕依照第一段的句式将词句做了重复,使情绪更为饱满。
【淄口令打岔】
对对蝴蝶飞帘下,惹得大姐心里骂,急仔这会不耐烦,现世的东西你来咋?
伤心埋怨老爹娘,仔管留着咱做啥?如今处成没小人,时兴的闺女等不大。
【淄口令打岔】
园里去,采花戴,惹的心中愁一块:花儿虽好要当时,颜色败了谁人爱?
忽见媒婆来提亲,喜的心中难摆划。仔求庚贴出门去,就是我的快运来。
按:曲牌选自安录兴著《吕剧音乐研究》。
(插白一)锣儿嘡嘡,鼓儿啪啪。八对纱灯,两对火把,两乘大轿,百匹大马,又搭上四个小厮,四名管家。三三两两,说是谁家,规矩体统,这样大法?嚷嚷闹闹,嘁嘁喳喳,走走站站,指指画画,虽是城里,也是乡瓜,小小民户,知道什么?多少妇女门口看,伸头搐脑,乱说胡吧,见的见的,欣羡他那荣华。(接唱)
(插白二)呀!邻近知道说是樊家,一个听的撇嘴呲牙,一口屋没有,到处为家,教书为业,过的揭巴,这些人去,怎么打发?不用说那赏钱,馍馍也是难拿。都说是他家的女儿,料想也不见怎么,料想也不见怎么。(接唱第二段)
丑笑上【西江月】诸样事有法可治,唯独一样难堪:画帘以里绣床边,使不的威灵势焰。任凭你王侯公子,动不动怒气冲天;他若到了绣房前,咦,汉子就矮了一半!
家家房中有个人,一堆,戴着髟狄髻穿着裙祸根,仰起巴掌照着脸,瓜得,内问云 是你打他么?哭云那里,是他打我。作介 我只雄赳赳地闯进门 扑忒。内问云 这是怎么?笑云 扑忒一声,我就跪下了。内问云你就这么怕老婆么?丑云 列位休笑,天下那一个不是怕老婆的呢?你说先父是怎么死了来?敝庄南里有个八家店。这八家子被老婆降极了,大家约了一个怕老婆会。都不敢做会头。有一个人就提着先父的名字说:“北庄里王喘气,听说他极大胆,何不去请他做会头?”都说:“极好,极好!”大家一齐到门,把先父请去,说了来意。先父当年还是条汉子,慨然做了会头。这一日吃着那血酒,说下若一个有难,大家一齐上前。谁想那众娘子们,已经都知道了,都各人拿了棒槌,来合和了家母一齐跑去。这里大家正吃着血酒,看见女兵们到了,慌极,都爬墙颠了;独有先父坐在上席,稳然不动。内云 好哇!还是令尊是条汉子!丑哭云好么!到了近前看了看,那王喘气已经不喘气了!内云 咳!令尊是这么死的来么?丑云 你道是咋着来呀?我昨日在街上听见人唱一个【山坡羊】,甚是伤感。我唱唱与大爷们听听,普天地下甚么人是条汉子!
按:【玉娥郎】,明代俗曲曲牌,又名【四大景】。关于该曲的渊源,一说为御制曲调。据傅惜华《曲艺论丛》载,严嵩之《钤山堂集》记载有“听玉娥儿词”,诗曰:“玉娥不是世间词,龙舰春潮捧御卮,阖巷教坊齐学得,一声声出凤凰池。”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说:“神宗时(1573~1620)选近侍三百名,于玉熙宫学习官戏,岁时陛座,则承应之,如《盛世新声》《雍熙乐府》《词林摘艳》等词,又有《玉娥儿》词,京师人尚能歌之,名《御制四景玉娥郎》。”于是有人据此推断【玉娥郎】调,出自明神宗“御制”。吴彬先生说:“错!《御制四景玉娥郎》非明神宗所制。曲作者为明武宗朱厚照。见乾隆八年修《宣化府志》艺文卷,谢章铤《赌琪山庄词话》卷二中关于《玉娥郎》的记载。”另一为民间小调说,因过去专用此曲配过玉娥带孕寻其未婚夫的故事一词,所以取名【玉娥郎】。后来有人用此曲配过四季风景的词,所以又名【四大景】。
该曲曲调古朴凝重深情,全曲由散板引起,用换头合尾的手法展开,两大乐段分别由二、三个小乐段组成,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宫徵调式的交替,乐句的重叠反复,使得音乐具有百回千转、一步三回头的效果。在《富贵神仙》及《磨难曲》中,蒲松龄用它恰当而深刻地表现了念家思乡的情感。
按:【玉娥郎】,唱词用时序体,依春夏秋冬排列展开,一段唱一季,季中有月,月中有时令节气,时时相思愁,处处离人泪,每一情景都令人心潮翻滚,句句都是声泪俱下的哭喊:可怜俺抛妻离子在他乡!蒲松龄在《磨难曲》中将这一唱段设计在主人公张鸿渐离家出走五个年头之后,他听到一曲曲的离词,心潮不平,唱起了这段【玉娥郎】。唱词情景交融,主题集中,完全摆脱了王公贵族逍遥赏景的雅趣,提炼出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这一例【玉娥郎】是据原谱改编的女声重唱或合唱。音乐据唱词意境和感情做了进一步夸张渲染,演唱时需注意强弱符号的提示,尽可能将感情发挥得充分些。
按:《寒森曲》是聊斋俚曲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震撼人心的故事,揭示了“在阳间无正人,在阴间无正神”的现实,讲述了商氏兄妹以不惧死的气概,战胜了种种险阻,实现了为父报仇愿望的故事,鼓舞了人们的斗争精神。这一曲在故事开始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全剧的主要情节,歌唱了商三官的英雄事迹和斗争精神。
【西江月】,唐代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又为明清俗曲牌名,常用作开场引子。
按:【清江引】,明代俗曲牌名,源于南北曲,在散套里常作结束的尾声用。
《穷汉词》是反映穷苦人民生活的重要篇目,它不仅写出了穷人衣食住的困境,更揭示了贫困的根源。这段唱词是该曲的尾声,它用颠倒的反话,唱出了穷人的辛酸,看似荒唐可笑,实则句句都是对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
按:【清江引】用在结尾,有概括总结全剧的功能。【清江引】的词格为五句体,三四句常作对句。这例【清江引】音乐的处理不同于其他,是又一体。它在前四句上做了反复,使曲调更为简洁、精炼、易唱、好记。
按:【皂罗袍】原为元散曲牌名,词格为九句七韵50字。蒲松龄在《磨难曲》等五种俚曲中,共用86段【皂罗袍】,其中还有重头联章一回,属于重点曲牌之一。基本词格可定为七七七七、四四四五,八句。与元散曲比较,少了一个尾句,可看作是它俗化的表现。
按:从以上两例的词格可以看出,蒲松龄所选用的【皂罗袍】的词格较元散曲少了一句,说明它已演化为俗曲。明代嘉靖间民间教派的《二郎开山宝卷》《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中都曾使用这一曲牌,也证明它早已是流行时曲。
上例曲83唱出了三山大王“只杀赃吏与贪官”“要将海河尽奠平”的英雄豪气。为适应演唱,将末句重复一次,与原曲九句格相适应。曲84是《禳妒咒》“观剧”中的三个唱段,唱的是三出宝卷的故事梗概,从中也可略见当时巫戏盛行之况。
按:【黄莺儿】,宋词调名,南北曲牌名,明代俗曲。据《辞海·文学分册》介绍,该词牌“即因北宋柳永所作‘园林晴昼谁为主’一首为咏黄莺得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南曲商调、北曲商角均有同名曲牌,但词格相差很大。路编本《禳妒咒》中有首【北黄莺】,查其词格实则与【南黄莺】相同。
明代嘉靖癸丑年(1553)重刊本《风月锦囊》中就有【黄莺儿】。瞿仙的《风花雪月》在扬州清曲中就是用曲88的曲子演唱的。此处又将扬州清曲的曲调改套俚曲中的唱词,合璧而成。
嘉靖间通俗小说中已有将此曲用为插曲的。万历间民间教派的宝卷演唱中也已将此曲用为曲牌,如《佛说皇极结果宝卷》中就有这一曲牌,说明该曲早已演化为俗曲。
由蒲人润唱、牟仁均记谱的【黄莺儿】应属膺品,因为它不是明清俗曲,而是蒲松龄的八世孙蒲人润自编的。1963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吴钊先生在调查时曾记下了这一情节。
按:【桂枝香】(二)曲谱原谱为赠板,在标有★处,原谱记为空心的“”,这样就成了一板三眼,与赠板不合。又观曲尾是赠板的前四拍,若将曲子首尾相扣,似也不合。现将译谱★号之前的小节线做一调整,即现在的样子,这就合适了。另外,该唱段的词格有两处与众不同,一是“十二席围裙坐褥”,一般情况是重复上一句,这里却自由地增加了两个字;二是“甘脆香酥”处做了重复处理,原因是原词少一句。这种灵活变动词格的情况,其他地方也有,说明这些南北曲已经不再那么严格遵循旧词格,是南北曲俗化的又一证明。
【桂枝香】 (三)是流行于临淄的八仙戏中的一个唱段,它的词格仍然遵循着原来的规矩,但已有灵活的变化与使用,它的曲调也自成一格。这是【桂枝香】演化为俗曲的又一个例证。
按:《磨难曲》是聊斋俚曲中的代表作。故事中的马知县乘旱蝗大灾之年敲诈百姓钱粮,打死四百多人,这简直是人祸胜过天灾。张鸿渐状告之后反被缉拿,在外流落多年,受尽磨难,后来中了进士,苦尽甜来。马知县最终被按院判决,秋后处斩。上曲即第十四回中北直按院审马知县时的一个唱段。该唱段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无限愤慨和按院“按台公断”的凛然正气。上曲用合唱手法重新演绎,是一种尝试。
按:【园林好】两曲相同,曲98为直译;曲99是按昆曲唱法译出,使出调富有韵味,水灵了许多,更适于演唱。
按:南北曲在俚曲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两者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牵扯到如何认识南北曲。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第一,俚曲中的南北曲其实际情况是已经俗化,从它的词格情况来看大部分曲牌已经发生变化,前边有的已经做过分析,这里也是如此。第二,我在2004年出版的《聊斋俚曲》一书中曾对此做过统计与说明,但不彻底,现在再做一补充,整个“俚曲”中的南北曲都已俗化了,只不过俗化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这里的情况完全符合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的论断。第三,这些演化不彻底的南北曲还带有较浓的雅味,这就是俚曲借鉴运用它的原因。第四,俚曲中南北曲的使用已摆脱了原来的惯用规定。总之在俚曲中,不可仅因曲牌名相同就判断它是南北曲。
按:清初俚曲中的“南北曲”,有的词曲已完全俗化,即“名同而调与声皆绝不同”,如【耍孩儿】【罗江怨】;有的则词格不变,曲调变了,如【黄莺儿】【清江引】等,即“仍其调而易其声”;有的则词曲都未变或变得较少,如【楚江情】【四朝元】【园林好】等。过去对后一种,以为它们的牌名是南北曲,词格基本相同,又没有找到俗曲曲谱,就把它们当作南北曲看待。其实它们也在变,或稍易字句,或稍易曲调,或改变唱法、韵味等,它们早已与宝卷演唱为伍,已经成为时调俗曲。
(插白一)王丙说忒也自夸了,我见你那本领来。公子说 这道极高。王丙说大爷不知,我说他那故事。有一伙瞎厮,在路上走路胡迷了,一骨碌张在崖里。亏他攀着一枝荆棵,不曾到底。又不知底下还有多深浅。啕叫救人哪救人,并不见做声。啕叫了半日了,自言自语道:“合该命尽了!”叫了一声皇天,撒了手,其实离着沟底不够半尺了。才说:“咳咳,早知道这等,啕叫什么?”这个给你双好眼你换呢。太太微笑。王丙说 我也诌一个太太听。(接唱第二段)
(插白二)王丙说 你休当瞎话,还有乡老传给我的哩。南方一个乡人,从没见冰。有朝一日,布政司里开了冰窖,乡宦人家拿着走亲戚,路上掉了一块,这人不当不正撞着了,拾起来看了看:“明精精,这是甚么?像块水晶。”人说是冰。“五六月里哪的冰?我扁在腰里,到家问问人。”掖起来走了。到了家合人说:“我今得了一件异样的物件,极齐整,不知是什么。我拿出来,您都认认。”解开裤腰,已是化了。喊了一声说:“好孽畜!谁想拿住他霎,他是推佯死哩!这不是溺了一泡尿颠了!”(接唱第三段)
按:【边关调】有几种不同的格式,此处并非“明时远戍西边之人所唱,其词雄迈,其调悲壮”之曲,而是流行于济南、泰安一带的俗曲【边关调】。现据泰安民歌【边关调·柿饼干】稍加整理而成。只因它们的词格基本相同,情趣相通。
一个说道,咱的苦楚一时也说不尽,就说煞那朝廷也听不见。咱还商议,这饭是该怎么讨法?一个说道,我可教的给你。你把喉咙打扫打扫,大声叫道:“爷爷呀,奶奶呀,舍俺一碗饭哩。”一个说,不好,不好!这样打砖了。众人说,依你怎么样?这个说依着我是两手扳肩,到了门上,先吆喝一声,才叫:“爷爷呀,舍个钱,生个儿来中状元。奶奶呀,舍碗饭,家积余粮千万石。爷爷奶奶给个饱,积下万元大元宝。”一个说,不好,不好!这也像叨贫话的,不大雅致。有一个说,俭年里我曾讨饭。众人说,你是怎么讨法?这朱二说,我是打莲花落。众说,妙,妙!你就是个老师,俺就跟着你学吧。朱二说,你可好生接和着。近来街上新编一套小曲儿,我学了几天才学会了,今日用着他了。你都听着。
(白)您都哑了么?全不做声一声。(众人说)怪嚣人的。(朱二说)这个待要饭吃,还怕害嚣么?咱从此散了,各人顾各人罢。(众人拉住说)你休焦,俺都接声便了。
(朱二说)极好!就是这等。我收拾着几件乐器,分散给您,没有的拍手也可。(果然取出硼硼鼓,插儿机,交于别人。咳嗽一声说)好好着咱就来。
按:《清稗类钞》中的“吴中棹歌”云:“棹歌”是江苏吴中地区船民即兴创作的一种民歌,吴中多棹歌,皆男女相慕悦之辞也。棹歌是一种类曲名,并非专指某一首。上曲套用弹词曲调【船歌】,不仅词句合适,而且情绪也甚恰当,尤其尾句可谓一绝句。
编者按:该曲牌曲调选自武俊达著《昆曲唱腔研究》。
按:《北平俗曲略》注明该谱来源“据百本张钞本”。为适应原唱词,有★处乐谱稍作调整。
按:该曲选自《中国民歌》1,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