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传统音乐的发展,包括体现在民族乐器的改革和“五大集成”工作这两个方面。
1956年国家轻工业部科学院所属的乐器研究所的成立,对我国乐器的改革和制造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经过对民族乐器的改革,使其在音量、音色、形制、制作材料、工艺规范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革新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低音革胡、中音管子、中音唢呐、低音加键笙与排笙等中低音乐器,使民族管弦乐队的中、低音薄弱的缺陷得到了弥补,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与此同时,乐器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器乐的创作,我国五六十年代民族器乐创作的繁荣与民族乐器的改革成就是分不开的。
另外,国家颁布了一部分乐器生产质量标准。1954年和1959年先后在北京召开了两次大规模的乐器改革座谈会,推出了一批改革成果。
“五大集成”工作指《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琴曲集成》五本著作的编辑工作。(www.xing528.com)
1960年,在对全国进行大范围民间音乐调查和搜集的基础上,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出版社和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组织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编辑出版《中国民歌集成》工作。至1964年,湖北、广东、四川、山东、河北等地的初稿已完成,但由于“文革”的冲击,此项工程被迫中断。1979年,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制订了《搜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规划》,并决定联合主持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琴曲集成》。这五种“集成”,每种均按省、市、自治区分卷(即地方卷),如果全部出齐,共达120多卷,共约3亿字。这是继承和抢救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加速我国民族音乐建设的一项巨大的工程,其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收获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被列入“六五”和“七五”期间有关艺术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工程。规划力争在1990年完成编辑任务,1995年前后分批出版。
“五大集成”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的文化部门和音协,组织和动员了广大音乐工作者、民歌手、民间艺人、民族语言学家等专门人才,对各类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了抢救,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普查、调查,采录下大量的口碑资料(含乐器及与之有关的背景材料)。与此同时,我国广大音乐工作者还对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并从内容到形式、从形态特征到与人民生活的联系,扩展到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比较学乃至心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各地搜集的民歌就有近30万首之多,编入《集成》地方卷的约35000首。
《五大集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专门人才。这是一笔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对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对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