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音乐调查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音乐调查研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彦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重视,政府动员了大批的音乐工作者,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对全国各民族的民歌、乐种、曲种和剧种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全面的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查中,抢录了其二胡曲《寒春风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和《龙船》等6首作品,使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流传于世,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第4类歌颂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音乐调查研究

20世纪40年代初,在延安成立了“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在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的“山歌社”曾为一些民歌进行了创造性的技术加工,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学术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项工作没有也不可能进行大面积推广。

▲华彦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重视,政府动员了大批的音乐工作者,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对全国各民族的民歌、乐种、曲种和剧种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全面的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

1950年对江苏无锡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阿炳)的传谱和演奏技艺进行采录、整理工作,使其优秀的二胡曲、琵琶曲和演奏技术得以传世。这就是音乐调查的重要成果。

华彦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他和刘天华从不同角度共同发展了我国的二胡和琵琶表演艺术。华彦钧的音乐虽然以民间音乐面貌出现,但他对民间音乐创造性地加以丰富和发展,与同时代的其他音乐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二胡曲及其演奏细腻深刻,苍劲质朴;其琵琶曲及其演奏粗犷健朗,气质淳朴,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查中,抢录了其二胡曲《寒春风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和《龙船》等6首作品,使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流传于世,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

1953年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采集组赴山西河曲一带,对当地的民间音乐进行了调查,并搜集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和戏曲资料,写出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

《河曲民歌采访专集》分为曲谱和文字两部分。其中收录民歌119首,根据内容分为4类:

第1类直接反映阶级关系和经济生活的,特别是反映“走西口”生活的。

第2类反映旧时代妇女婚姻痛苦的。

第3类反映旧社会男女爱情生活的。

第4类歌颂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的。(www.xing528.com)

民歌的歌词和曲谱(包括歌词中的衬字、曲谱的音高和速度等),均保持采录时的原貌。编者还为歌词中的生僻的专有名词和方言词汇等作了注解。

该报告为深刻理解河曲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科学水平,是中国优秀的民歌集之一。

1956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对古琴音乐进行调查,寻访了全国近百位古琴演奏家,搜集到一批重要的古谱文献,并通过“打谱”和录音,使已经绝响的《碣石调·幽兰》《广陵散》等历史名曲得以复现。与此同时,开始汇编出版《古琴曲集》等历代琴谱史料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在组织了对全国各民族和地方乐种、曲种和剧种广泛调查的同时,还对这部分乐种、曲种和剧种进行了抢救工作,不仅采录到大量的音乐历史资料,同时还发掘和抢救出一些濒临绝响的乐种、曲种和剧种以及历史上珍贵的乐曲,使许多乐种、曲种和剧种得以复现。其中以“侗族大歌”“西安鼓乐”“十二木卡姆”“苏南吹打”“浙东锣鼓”“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等地方乐种影响较大。

侗族大歌,是一种少数民族歌种。是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三江等地的以侗语南部方言演唱的多声部民歌歌种形式,篇幅长大,格调严肃庄重,歌词讲究韵律,曲式结构比较固定,由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曲构成。其旋律多级进,间以三度、六度、四度跳进,流畅优美。演唱属民歌支声性质,音域较窄,大都在八度以内行腔,主要旋律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由低声旋律分支加花变化而成。主要有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混声大歌,侗戏大歌6种形式。

苏南吹打,是一个民间乐种。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宜兴一带的吹打音乐,分“十番鼓”(以独奏鼓为主,与丝竹曲牌联合成套头)、“十番锣鼓”(以锣鼓段为主的大型套头曲),其结构庞大,组织有序,锣鼓段的写作非常有规律,是我国吹打音乐中的重要乐种。

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对“苏南吹打”进行搜集和整理工作,1950年与曹安和先生搜集整理出版了《苏南吹打》《十番锣鼓》,对研究和了解“苏南吹打”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著名的民间鼓师朱勤甫对传授和继承这一乐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此外还有1957年对“孔庙音乐”的调查和整理,1957年至1959年对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所进行的各少数民族音乐的调查,以及60年代初开始为编辑《中国民歌集成》而展开的对全国各地民歌的系统调查。

五六十年代对传统曲种、乐种的调查,为对传统音乐进行必要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戏曲改革创造了条件。

▲曹安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