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音乐史: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音乐生活

人类音乐史: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音乐生活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9年11月28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恢复鲁艺建制,院长为吴玉章,副院长为周扬。除了创作革命民歌外,根据地与解放区也在戏曲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创作出了《十二把镰刀》、《查路条》等反映现代革命斗争的新剧。

人类音乐史: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音乐生活

1938年冬武汉失守后,全国抗日歌咏活动中心便转移到了延安。而延安除在1938年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外,还于1941年成立了“部队艺术学校”及各地分校。其他根据地也相继建立类似的艺术教育机构,如在晋察冀边区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抗日军政大学合唱团”,在陕甘宁边区成立的“延安合唱团”等。

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简称鲁艺。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1940年后将校名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39年夏,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鲁艺与陕北公学、工人学校、青训班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方。鲁艺的师生组成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沙可夫任院长,吕骥任副院长。1939年11月28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恢复鲁艺建制,院长为吴玉章,副院长为周扬。

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毛泽东为这个学校题的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学校初办时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增设文学系。各专业的学制最初规定为6个月,1940年至1941年期间,学校加强了专业化的学习,各系一律延长为3年,并且注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紧密联系实际,鲁艺设有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的科研组织。鲁艺建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干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3年4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

总的来讲,鲁艺音乐系及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各根据地的教育机构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郑律成、李凌、安波、李劫夫、马可、李焕之、王莘、时乐濛、卢肃等。(www.xing528.com)

根据地、解放区的革命民歌在音乐上基本采用以流行的曲调填词的方式,但新的生活、新的感情、新的歌词使原来的曲调产生了质的变化,如抗战时期,陕北的《骑白马》、《解放区的天》,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的《十字调》、《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秋收》(陕北民歌)、《红旗颂》、《嘎达梅林》等革命歌谣都属于此类情况。此外还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民歌改编曲,如《边区十唱》、《有吃有穿》、《拥军花鼓》、《妇女自由歌》等。

除了创作革命民歌外,根据地与解放区也在戏曲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创作出了《十二把镰刀》、《查路条》等反映现代革命斗争的新剧。

另外,在1942年,根据地的音乐工作者通过开展新秧歌运动和秧歌剧的创作实践,逐渐找到了使西方歌剧艺术体裁中国化的途径,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从而为我国歌剧创作开辟了一个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