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世纪30年代音乐创作:一本书带你探索人类音乐历史

20世纪30年代音乐创作:一本书带你探索人类音乐历史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30年代专业音乐创作,主要集中体现在黄自、华丽丝、应尚能、周淑安、李维宁、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等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中。她对中国古代诗词和中国音乐比较喜欢,并积极从事中国艺术歌曲创作。20世纪60年代起他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四川铜梁人,他于1925年入成都美专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接触昆曲等民间音乐,后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理论作曲。

20世纪30年代音乐创作:一本书带你探索人类音乐历史

20世纪30年代专业音乐创作,主要集中体现在黄自、华丽丝、应尚能、周淑安、李维宁、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等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中。

1.黄自

黄自,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川沙人。他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学习音乐,后赴美国留学,学习心理学和音乐。1929年他春获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同年秋回国,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兼任上海国立音专教员,1930年后任教于国立音专作曲系至去世。

黄自在上海国立音专期间,先后教授了和声学、对位法、赋格曲、配器法、自由作曲、音乐史等作曲和史论课,以及键盘和声、高级和声、音乐领略法(即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他为国立音专理论作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繁重的教学之余,黄自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各种类型的创作,主要以声乐作品为主,可分为爱国歌曲、艺术歌曲和社会性题材的歌曲三种。

爱国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睡狮》《热血歌》等,作品具有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的气势。

艺术歌曲如《思乡》、《玫瑰三愿》、《点绛唇·赋登楼》、《春思曲》等,其中一部分是以现代人的诗词为题材,以严谨的形式,洗练的笔调,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和声及钢琴伴奏的运用来表现情景交融的诗意和戏剧性激情。以古诗词为题材的作品在处理诗词韵律和曲调关系上,能较深刻地理解原诗含义,并通过音乐给予生动的刻画。

社会性题材的歌曲如《天伦歌》、《养蚕》、《牛》等,以流畅朴实的曲调,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生活的认识和同情。另外还有大型声乐套曲《长恨歌》,它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套曲体裁的作品。

2.华丽丝

华丽丝(E.Valesby),德国人,青主之妻。早年她曾在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与青主结婚后随其到中国。青主在国立音专教书时,她也在那里任教,教授钢琴和声乐。她对中国古代诗词和中国音乐比较喜欢,并积极从事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主要作品有《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并刀如水》等。她的作品追求一种诗意,意欲通过音乐把诗中的神味和情境传达出来。

▲应尚能

3.应尚能

应尚能,中国男中音歌唱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浙江宁波人。早年他留学美国学习声乐。回国后他历任上海国立音专、国立音乐院(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20世纪60年代起他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其创作以艺术歌曲和少儿歌曲为主,主要作品有《吊吴淞》《国殇》《无衣》《请告诉我》等。他的音乐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气质和一定的民族风格,并且注意发挥钢琴伴奏与声乐旋律共同塑造形象的作用。(www.xing528.com)

4.周淑安

周淑安,中国女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福建厦门人。他早年留学美国学习声乐,回国后在上海中西女塾任教。他后又赴美进修,回国后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专,1959年起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授。其创作主要以艺术歌曲为主,代表作品有独唱曲《乐观》、《纺纱歌》、《坚劲歌》等,儿童歌曲《早晨歌》、《小老鼠》等。他的创作重视中国民族特点的运用。

5.李惟宁

李惟宁,中国作曲家。四川宁远人。早年留学欧洲,先后在巴黎音乐学院及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等。1934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音乐系任钢琴教授、国立音专任作曲教授,后赴美国。其作品数量不多,代表作品有独唱曲《偶然》,合唱曲《夜思》(李白词)、《渔父词》等。他的作品音乐风格清新,钢琴伴奏富于特色。

6.陈田鹤

陈田鹤,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浙江温州人。他于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他曾任国立音乐院讲师、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员。其创作以抒情性艺术歌曲影响最突出。代表作品有《春归何处》《枫桥夜泊》《江城子》《秋天的梦》等。这些作品优美深情、笔法简练,和声处理有独到之处,钢琴织体灵活多样,富于个性。此外,他还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各种形式的抗日音乐作品,如《制寒衣》《巷战歌》等。他的儿童歌曲作品有《植树节》《蚂蚁》等,他的清唱剧代表作是《河梁话别》,大合唱代表作是《森林啊,绿色的海洋》,管弦乐曲代表作是《广陵散》(改编曲)等。

7.刘雪庵

刘雪庵,中国作曲家。四川铜梁人,他于1925年入成都美专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接触昆曲等民间音乐,后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理论作曲。1937年他与陈田鹤、谭小麟等人组织“中国作曲者协会”,编辑《战歌》周报发表、推广抗日救国歌曲。后他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南文教学院、苏南社会教育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1964年起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曲调优美流畅,手法简练,结构严谨。代表作品有戏剧配乐《李秀成之死》、《屈原》等,钢琴曲《中国组曲》,歌曲《飘零的落花》、《长城谣》、《红豆词》等。

8.江定仙

江定仙,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北武汉人。他于1928年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及上海美专音乐系学习,后入国立音专师从黄自、查哈罗夫。1934年他在陕西省教育厅任编辑,1936年在上海话剧团任乐队指挥、钢琴伴奏等。抗战期间他先后任《乐风》月刊编辑、国立音乐院作曲系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其作品风格精致,结构严谨,为发展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进行了许多探索。

江定仙早期创作集中在声乐创作领域,作品有《恋歌》、《静境》、《岁月悠悠》,钢琴曲《摇篮曲》等;抗战期间他的创作以群众性抗日歌曲为主,有《打杀汉奸》、合唱曲《为了祖国的缘故》等;20世纪40年代他的创作主要有艺术歌曲《浪》《树》、合唱曲《悠悠鹿鸣》等;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创作范围扩大,先后创作了交响诗《烟波江上》、交响曲《沧桑》、电影《早春二月》配乐及相当数量的民歌改编钢琴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