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发展演变及流派创新

古琴发展演变及流派创新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各地琴人因受民间音乐、地方语言诸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其中不少曲目由徐祺、徐俊父子吸收各流派特点进行艺术加工,使传统乐曲有了新的发展。较晚的广陵派琴家还有号称蕉庵的秦维瀚,编有《蕉庵琴谱》。

古琴发展演变及流派创新

明清时期,各地琴人因受民间音乐、地方语言诸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有自己的曲目、刊本,有各自的审美要求和欣赏情趣,相关的理论著作也日益增多。

琴派

1.浙操徐门

浙江四明(宁波)著名琴家徐诜,其曾祖为南宋琴家、书法家徐天民,从徐天民起,得徐家传授琴艺的琴师自称“徐门正传”,后称为浙操徐门。徐诜继承家学,琴技高超,曾得到明成祖的召见与赏赐,对皇室有感恩之情,创作《文王思舜》等曲以歌颂最高统治者,他还曾编印《梅雪窝删润琴谱》。习徐门琴艺的著名琴家还有黄献和肖鸾,黄献刊刻了《琴谱正传》,肖鸾编辑了《杏庄太音补遗》和《杏庄太音续谱》。

2.虞山派

虞山派创始人是严澂,他做过三年知府,在京师曾向琴人沈音及民间琴师学琴,失意后退居山林,又向徐门弟子陈星源学琴。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常熟虞山组织琴家结成一社,称为琴川社或琴川派,又因地处虞山,被称为虞山派。严澂曾主持编印了《松弦馆琴谱》,收入他弹过的29曲和撰写的文论《琴川谱汇序》,该书强调琴艺应发挥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认为“盖声音之道微妙圆通,本于文而不尽于文,声固精于文也”,该书曾使“一时琴道大振”。

虞山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徐青山,他又名上瀛,是严澂的师兄弟,两人关系甚笃,但演奏风格不尽相同。严澂提倡“清微淡远”,要“取其古淡清雅之音,去其纤靡繁促之响”,而徐青山则认为“调之有徐必有疾”。徐青山将严澂未曾收录的《乌夜啼》、《雉朝飞》、《潇湘水云》等优秀琴曲记录下来了。作有琴曲30余曲,由他的弟子夏溥在清康熙十二年编印成《大还阁琴谱》。(www.xing528.com)

3.广陵派

在清初至太平天国这一段时间,徐常遇、徐祺、秦维瀚等琴人组成了以江苏扬州为中心的一大琴派,称广陵派。徐常遇为清初著名琴家,编有《琴谱指法》。他的琴艺强调“古人本来所有”,认为古曲“可删不可增”。他的三个儿子都是有造诣的琴家,其中两个儿子徐祜、徐祎兄弟的琴艺曾轰动京师,受到清康熙帝的召见。

另一家广陵派琴家是徐祺、徐俊父子。徐祺笃志琴学,“每以正琴为己任”,曾赴中原、东南广大地区遍访知音之土,研究名家琴谱,用30余年时间编成《五知斋琴谱》,谱中每曲均写有题解和后记。其中不少曲目由徐祺、徐俊父子吸收各流派特点进行艺术加工,使传统乐曲有了新的发展。

较晚的广陵派琴家还有号称蕉庵的秦维瀚,编有《蕉庵琴谱》。

至清末,影响大的琴派还有以张孔山为代表的川派,以王溥长、王心源、王鲁宾为代表的诸城派,以黄勉之、杨时百为代表的九嶷派等。其中,川派加工的琴曲《流水》较为著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