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谿山琴况》:一本全面探讨古琴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专著

《谿山琴况》:一本全面探讨古琴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专著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谿山琴况》,也称《琴况》、《二十四况》,由明末清初著名的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著,成书于明代崇祯十六年以前,是一部全面论述古琴演奏艺术的美学理论专著,被誉为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三大书之一。在具体的阐述中,《琴况》指出“和”就是“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

《谿山琴况》:一本全面探讨古琴演奏艺术的音乐美学专著

《谿山琴况》,也称《琴况》、《二十四况》,由明末清初著名的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著,成书于明代崇祯十六年以前,是一部全面论述古琴演奏艺术美学理论专著,被誉为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三大书之一。书中所表述的琴乐审美观,可以说是我国传统琴乐在成熟时期的主导审美理想,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审美理想的很好总结。徐上瀛总结了前人古琴表演艺术的丰富经验,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提出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古琴演奏的美学追求、技巧、音色、风格等问题,是我们了解古琴艺术特点,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点的重要资料。

二十四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况“和”为全篇总纲,属本体论范畴;第二至九况是对琴乐的精神风格的具体阐释,属审美论的范畴;后十五况是对琴乐音色、技术、处理的具体要求,属演奏论的范畴。

“和”是《琴况》诸况中最为重要的审美范畴,全篇与琴乐审美相关的内容,几乎都是建立在“和”的基础之上。这使全篇各况互相联络贯通,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我国古琴音乐美学的综合性建构。其所谓“弦上取音唯贵中和”;“重而不虚,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弛”;“定而可伸”,“疏而实密”,“断而复联”。“恬”况中的“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忧,意到而不自浓”;“丽”况中的“丽从古淡出,非从妖冶出”;“润”况中的“无毗阳毗阴偏至之失”;“圆”况中的“不足则音亏缺,太过则音支离”;“宏”况中的“宏大而遗细小,则其情未至;细小而失宏大,则其意不舒”;“迟”况中的“调古声淡,渐入渊源……此希声之引申也”及“速”况中的“然操琴之大体,固贵乎迟。疏疏淡淡,其音得中正和平者,是为正音。”等等,都体现出“和”与“淡”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在具体的阐述中,《琴况》指出“和”就是“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即手指必须符合琴弦的客观性能,取音要准,节奏清楚、层次分明,技巧高超并准确地表达琴曲的思想内容。在谈“音”与“意”的关系时,徐上瀛则认为:“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

“和”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前人多有述及,但从“弦”、“指”、“音”、“意”四个方面的内在关系去探讨“和”,并把“和”的观念贯穿于音色、技巧、风格、处理等各个方面,徐上瀛则是第一人,其在中国音乐美学上的贡献可见一斑。

对第二况“静”,《琴况》也是由外至内,由指及声,由音及心,层层展开,深入地阐释了琴乐演奏美学中“静”范畴的各个不同层次与意蕴。“静”况一开始就指出:“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曰:‘政在声中求静耳’”,可见琴家对“静”的环境之重视。但论者紧接着就指出“独难于运指之静”,因为弹琴求声是“动”,要在这“动”中求“静”,就必须做到“心静”。因此,《琴况》又指出:“盖静由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指物挠,以之抚琴,安能得静?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遮蔽之意),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所谓希声,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有道之士当自得之。”这是典型的得于老、庄“虚静”思想的琴乐美学观。主体的内心“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超越一切世俗羁绊的空明心境是得“静”的关键所在,是得“希声”的根本前提。(www.xing528.com)

关于“远”,简单说来就是对“弦外之音”境界的追求。“远”况指出:“远以神行……至于神游气化,而意之所之,玄之又玄。时为岑寂也,若游峨嵋之雪;时为流逝也,若在洞庭之波。……盖音至于远,境入希夷……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这也是对“和”况中关于“音”与“意”的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况有云:“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则音与意合,莫知其然而然矣。”由此可见,“远”的图式是通过想象所得、超越音响的悠远深邃的境界,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中国文人音乐审美特点的很好阐释。

关于“淡”、“恬”与“逸”,徐上瀛认为,“淡至妙来则生恬,恬至妙来则愈淡而不厌”,“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都是建立在“虚静”的基础上,是老、庄“淡乎其无味”美学观在琴学审美中的具体体现。

在《琴况》中,从第十至十六况是对琴的音色的阐释,最后八况是对乐曲的技术与处理的要求,即取音应亮丽、光彩、洁净、圆润、坚实;表现时要做到宏、细兼备,轻、重得当,疾而不乱,缓而不散,把握好“度”,做到“无毗阳毗阴偏至之失”,达“中和”之要求。

《谿山琴况》在阐述上儒道并提,高妙玄远,具体入微,是我国古典音乐美学的巅峰之作,其把儒家讲节制、讲分寸,在极端之间寻求适中、平衡的“中和”音乐审美观与道家的“清净、微妙、恬淡、玄远”的“淡远”音乐审美观相糅合而形成的“淡和”的音乐审美观,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和”的音乐审美观的全面总结,其精辟、细微而深邃的阐述,使“和”这一中国音乐文化的审美理想的蕴涵更为丰富。特别是其审美论与演奏论的结合阐释,使中国音乐“和”的审美观从理论落实到了实践,从抽象与空泛变得具体而充实,这对于后人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演绎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