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初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后为区别于北方杂剧,又称“南戏”或“戏文”。
南戏最早产生于北宋末年,原是在温州一带的民间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宋室南迁后,南戏又吸收了词调、唱赚、诸宫调、大曲及杂剧等艺术形式的因素,成为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一种戏曲形式,风行于苏杭一带,诞生了《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王焕》、《乐昌分镜》等一批影响较大的作品。
进入元代,南戏的发展一度受到元朝统治者压抑。元中期以后,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南戏得到重新发展的机会。
元末明初,南戏大盛,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剧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荆钗记》、《刘知远》(一名《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一名《杀狗劝夫》),简称“荆、刘、拜、杀”。因元代南戏作品称“传奇”,故此四剧并称“四大传奇”。《琵琶记》也是一部有重大影响的南戏作品,与“荆、刘、拜、杀”并称五大传奇。该剧作者高明,字则诚,元末明初浙江瑞安人。由于该剧以忠孝节义的封建道德规范为主题思想,因而极受封建帝王们的赞赏。该剧结构宏大,唱腔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全剧共42出,其中有唱腔302段,运用不同的曲牌230个。作者在曲牌运用方面十分考究,明徐渭《南词叙录》载:“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成。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
南戏的剧本结构,根据剧情需要可长可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南戏的音乐与北杂剧相较,在宫调使用方面,南戏不受宫调的限制,且可以随时换韵。在演唱方面,南戏没有一人主唱的定规,剧中角色根据需要均可随时演唱,且创造了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音乐风格方面,南戏以唱南曲为主,风格细腻委婉,一般采用五声音阶。在曲牌的运用方面,南戏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联缀习惯,如《黄莺儿》后接《簇御林》,《画眉序》后接《滴溜子》等。
南戏不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即将同一宫调的南、北曲牌相间联缀成套。如《小孙屠戏文》中有一套曲子为:
北《新水令》——南《风入松》(www.xing528.com)
北《折桂令》——南《风入松》
北《水仙令》——南《风入松》
北《雁儿落》——南《风入松》
北《得胜令》——南《风入松》
南北合套的运用,丰富了南戏的音乐,对其后南北曲合流具有重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