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6至17世纪诞生的意大利歌剧,改变音乐时代

16至17世纪诞生的意大利歌剧,改变音乐时代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大利歌剧产生于16至17世纪之交,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这位跨世纪的音乐家在写歌剧之前,已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使美声唱法得到空前提高,它确定了近代欧洲歌剧的基本格局,成为后来莫扎特、罗西尼意大利式歌剧的先导。这些都损害了歌剧音乐的独创性,成为促使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走向衰退的主要原因。

16至17世纪诞生的意大利歌剧,改变音乐时代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16至17世纪之交,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

16世纪末,受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和激励,在佛罗伦萨出现一个由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赞助的文学艺术社团“卡梅拉塔”,该社团聚集了一批学者、诗人和音乐家,他们讨论恢复古希腊艺术,想仿照古希腊悲剧的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创作出一种具有戏剧性音乐风格的新型音乐戏曲作品。因此,该社团行动起来了,1597年由利努契尼写作剧本、佩里作曲的歌剧《达芙妮》首次演出便获得成功。随后他们再度合作,卡契尼也参与部分音乐创作,于1600年完成了歌剧《优丽狄茜》。该剧作为庆祝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与意大利梅迪契公爵的女儿玛丽亚婚礼的礼物,在佛罗伦萨的皮特宫一经上演,就大获成功。这是第一部流传下来的歌剧。该歌剧的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该歌剧的创作者们认为复调音乐破坏了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音部旋律,以独唱的宣叙性音调为主,并使单声部的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该剧伴奏以古钢琴为主,采用当时流行的田园剧风格,舞台布景也比较简单。尽管初期的歌剧这一音乐形式还不成熟,处于探索阶段,但它开启了西方音乐的一个新的体裁。

▲佛罗伦萨

17世纪上半叶,随着佩里、卡契尼等第一代歌剧作曲家的相继谢世,歌剧的中心从佛罗伦萨转移到商业繁华的威尼斯。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了欧洲首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它标志着歌剧从贵族沙龙和宫廷走向市民阶层。之后又有七座歌剧院相继落成,据记载,仅17世纪就有三百五十多部歌剧上演,可见公众对歌剧的推崇。

代表威尼斯歌剧成就的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1567—1642)。这位跨世纪的音乐家在写歌剧之前,已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他把牧歌和经文歌创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运用到歌剧的创作中,使意大利歌剧从初始的探索阶段就发展成为真正的歌剧艺术。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但保留下来的很少,其中《奥菲欧》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1607年在曼特瓦上演。这是一部五幕歌剧,剧情类似于《优丽狄茜》的古希腊神话。在这部作品中,他大量运用了牧歌、单声歌曲、咏叹调等,全面展示他在牧歌和宗教音乐方面的丰富经验,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音乐性和戏剧性。

蒙特威尔第主张用“激情风格”进行歌剧的创作,十分重视用音乐形象深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力求用戏剧性的音乐风格表现出人的愤怒、激动和心灵的震颤等情绪,因此他大胆地使用不协和音,在弦乐上使用了颤音和拨弦等技法,营造出紧张、不安,甚至是愤怒的音乐情绪。在器乐使用方面,他起用40多件不同类型的乐器组成的乐队为歌剧伴奏,烘托戏剧效果和剧情的发展,实为当时的创举。在他的歌剧中,音乐已不像早期歌剧仅对歌剧剧情的简单陪衬,已成为剧情戏剧性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的角色。歌剧的结构形式在他的作品中也初步定型: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二重、三重)、合唱、管弦乐队及舞蹈综合组织在一起。他在歌剧创作上的贡献,对欧洲歌剧的后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蒙特威尔第(www.xing528.com)

▲那不勒斯城

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的中心转移到那不勒斯。那不勒斯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十分繁荣,并逐渐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这一转变,标志着歌剧走向成熟。此时的歌剧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或历史传说,在结构形式上多采用三幕结构,幕间常常穿插戏剧性的幕间剧,由快—慢—快三段形式的序曲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宣叙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另一种为带伴奏的宣叙调,用于表达复杂情感及戏剧性紧张场面。返始咏叹调采用a—b—a三段形式。标准类型化的咏叹调有三种类型,一为强烈表现情感的激昂型,也称性格咏叹调,二为抒情、哀伤型,也称抒情咏叹调,三为表示愉快的牧歌型和急令式的诙谐型,也称朗诵性咏叹调。

那不勒斯歌剧的代表作曲家是斯卡拉蒂(1660—1725),他共写出了115部歌剧,但完整保留下来的并不多。

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使美声唱法得到空前提高,它确定了近代欧洲歌剧的基本格局,成为后来莫扎特罗西尼意大利式歌剧的先导。

需要指出的是,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在从产生、成长走向成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单纯追求演唱技巧与表现形式程式化的倾向。例如,歌剧创作过于程式化,不同剧目相互套用咏叹调的做法;热衷于不顾内容只炫耀美声演唱技巧的做法,甚至盛行雇佣既有男性强有力肺活量又有女性柔美明亮声音的“阉人”歌手的作法。这些都损害了歌剧音乐的独创性,成为促使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走向衰退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