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和14世纪的牧歌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一种新兴的体裁,内容丰富,形式自由。
在14世纪和16世纪之交,意大利盛行两种民谣:“浮罗托拉”和“维兰奈拉”,它们不但在宫廷中非常流行,而且在市民生活中,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它们取代了14世纪的歌谣、牧歌和猎歌的地位。当时有一位最著名的“浮罗托拉”作家叫做特罗波契诺。到了16世纪30—40年代,“浮罗托拉”和“维兰奈拉”虽然仍在民间流传,但新兴的意大利牧歌却已成为世俗专业音乐的主要体裁。
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产生,是和尼德兰乐派有些联系的。尼德兰作曲家维尔德罗、维勒尔特和阿卡德尔特住在意大利时,在浮罗托拉的基础上,创造了最初的牧歌。起初,牧歌的风格还不十分确定,它的特点仅仅是篇幅较大,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诗的内容常常是写爱情的,有时带些田园风味或感伤的色彩。牧歌一般是由三四个声部构成的合唱曲,但织体清晰,更富于和声性。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和“浮罗托拉”之间的联系。
16世纪意大利的牧歌以抒情的题材开始,但也逐渐加入了描绘的、造型的因素。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有维青蒂诺和契普里雅诺·德·罗列。特别是后者所创作的牧歌,既善于表达情绪,又善于描绘声色。(www.xing528.com)
在16世纪最后十年间,意大利牧歌的表现手法越加丰富。在抒情方面,它为后来的独唱抒情歌曲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戏剧性方面,它为后来的戏剧音乐做了充足的准备。值得特别提起的是这时期的两位作曲家玛林秋和杰苏阿尔多。他们各有独特的风格,但是都写下了当时最优秀的牧歌。
玛林秋的牧歌比以前的任何作曲家的作品更富于内心世界的表达;与契普里雅诺·德·罗列的牧歌相比,玛林秋的牧歌各个声部更富于独立性,各个声部之间所构成的和声更加丰满而清新。虽然玛林秋牧歌都是一些由四、五、六个声部构成的合唱曲,但高音部更突出,和声也有细节描绘的笔法。例如在歌词中有“奔驰”、“升起”或“降落”一类的词句时,他在音乐中就配上相应的音型的进行。从他的牧歌中,可以看到他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既丰富而又灵活的:不同的节奏在变化着,复调手法与和弦式的手法在互相交替着,自然音列和半音进行在相互配合着;而这一切又都服从于歌词的内容。
杰苏阿尔多的牧歌比起玛林秋的牧歌来,表现力更强,更加细致。显然,这位作曲家具有强烈的感情,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但是另外一方面,在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中,表现出了苦闷绝望的颓废情绪;在他的歌词中充满了痛苦、眼泪、祈求和死亡的字眼,而音乐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这些情绪。出奇的半音进行、尖锐的和声对比、声区对比、突然的休止、哀泣和呻吟般的音调、拍子和节奏的自由变换……所有这些手法都在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中屡见不鲜。这样来看,杰苏阿尔多的音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