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骑士歌曲发展的同时,在12—13世纪,教堂的专业多声部音乐也获得了重要发展。
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人们对宗教音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粗陋的奥伽侬音乐形式,要求创造更为丰富、优美的新音乐。多声部的复调风格便成为这种新的要求的对象。当时巴黎圣母院成为改造奥伽侬音乐,使它向真正的多声部音乐迈进的重要音乐中心,该音乐中心的影响长达100多年。这就是“巴黎圣母院乐派”。该学派在12世纪下半叶以宗教音乐家莱奥南为代表,在12世纪与13世纪之交;以佩罗坦为代表。
莱奥南将奥伽侬中节奏自由的圣咏旋律,用均匀长时值的办法加以改造,使它成为一种有确定节奏的旋律,称为固定歌调,然后以它为基础,再创作一个新的旋律,二者之间采取反向进行,这样便产生了一种风格新颖的新的音乐结构。它的音色比较丰满,并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向带有华彩性质的旋律,这样一来,音乐的表现力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增强。通过这种处理,原来的奥伽侬真正的二声部复调音乐迈进了一步。
佩罗坦的功绩则在于:在莱奥南二声部奥伽侬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声部、四声部的奥伽侬,其中使用了声部交错进行、声部间的模仿、较小时值的节奏运用等音乐创作手法,并加入了乐器伴奏。
后来,多声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从奥伽侬分化出来的新的多声部音乐体裁,其中的重要代表有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www.xing528.com)
孔杜克图斯的特点是取消了圣咏的固定歌调,而代以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旋律。这种旋律的节奏已不再是长时值的形态,而是与上方声部相接近,显得很活跃。这样一来,音乐就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格里高利圣咏的束缚,在表现作曲家个人的情感上有了较多的可能性。
经文歌的特点是在节奏化了的固定歌调上,加上了一个与固定歌调的词不同的新词声部。开始时这两种音乐体裁都是用拉丁文来表现宗教内容,后来新声部的内容世俗化了,拉丁文也被当地民族语言所取代。
骑士歌曲、世俗性城市歌曲的因素渗入了新声部旋律,于是形成了一种拉丁文与民族语言、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相混合的综合体。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和风格,标志着随着世俗音乐向宗教音乐的不断渗透,以格里高利圣咏为核心的奥伽侬已经解体,真正专业化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已经诞生。这是这一时期音乐在风格、技法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