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流行音乐演唱大师

台湾流行音乐演唱大师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曲家中最突出的是周蓝萍,她创作了《绿岛小夜曲》等五千多首歌曲,与刘家昌、左宏元一起成为台湾第一代流行歌曲作曲家。台湾流行歌曲就此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在台湾流行歌曲发展过程中,罗大佑、李宗盛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量级人物。李宗盛,被誉为“台湾流行歌曲之王”“流行乐教父”,1957年生于台湾新竹,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接受过特别的训练。

台湾流行音乐演唱大师

20世纪50年代以前,台湾还没有自己的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构成台湾地区流行歌曲源流的主要是由“南管”和“北管”组成的传统民歌、日本风格的“那卡西音乐和中国大陆的“时代曲”。当时的流行歌曲在风格上主要沿袭上海香港的风格,也就是周璇、白光的演唱风格,其主流歌曲的作曲家仍然是黎锦辉和居住香港的姚敏,也有一部分模仿日本民谣歌手表演风格的歌手。作曲家中最突出的是周蓝萍,她创作了《绿岛小夜曲》等五千多首歌曲,与刘家昌、左宏元一起成为台湾第一代流行歌曲作曲家。

20世纪60年代,欧美流行歌曲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台湾地区,当时以爱情歌曲为主。紫薇青山、张琪、金燕等成为第一代通俗歌手。这一时期产生了“键盘、贝斯、鼓三人组”的乐队形式,一直保留至今。唱片业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以流行歌曲为主的唱片业加速发展,并成为东南亚一带华语流行歌曲的中心。叶家修等进入校园歌曲创作队伍,校园民谣应运而生并成为主流,《兰花草》《雨中即景》《橄榄树》《恰似你的温柔》等佳作掀起一阵阵热浪。到1982年,校园民谣成为流行乐风,在作曲风格、歌词内容、演唱方式等方面给陶醉于伤感、爱情、离愁别绪的台湾歌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为日后台湾通俗音乐的发展培养了人才。这一时期涌现出刘文正、邓丽君、凤飞飞、包娜娜、钟镇涛、蔡琴、童安格等第二代明星型的通俗歌手。

20世纪80年代,李宗盛、罗大佑、吴楚楚、陈志远、李寿全、叶家修、邱晨等一批才艺型的通俗音乐人成为第三代通俗歌手的杰出代表,林慧萍、王杰等歌手也颇有建树,他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并开始向歌手、乐手、经纪人、作曲、作词等全方位发展。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引入欧美的商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和多媒体营销理念,新格、滚石、宝丽金、飞碟、点将等大型唱片公司迅速成长并发挥了很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涌现出小虎队、伊能静等一批能歌善舞的偶像型歌星,同时也涌现出大量的追星族。其间,还兴起了“琼瑶热”。台湾流行歌曲就此进入成熟发展时期。1987年以后,台湾流行歌曲进入了全盘时期。包括电影电视、唱片业在内的文化娱乐业进行了大融合,文化市场趋于规范,唱片配套行业全面发展、日渐完善,电脑平面设计、艺员造型、摄影、MTV制作、编舞、录音技术、印刷、零售网络等技术基本成熟。KTV进入唱片业。唱片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竞争异常激烈,周华健、伍思凯等实力派歌手,林志颖吴奇隆、孙耀威、伊能静等少年偶像派歌手,陈淑桦、潘越云、邝美云等都市成熟女性偶像,张信哲、小刚等白马王子型歌手,赵传、王杰、“优客李林”等“反偶像”歌星在台湾通俗歌坛上争艳斗奇。在创作上,台湾通俗歌坛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小虎队的《逍遥游》、“草蜢”的《限时专送ABC 》、“洛城三兄弟”的快歌热舞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张清芳的《出嫁》、赵咏华的《求婚》和《早餐》开了表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风俗化歌曲的先河,黄舒骏的《三跪九叩》、张洪量的《孔子不要打我》在开拓流行歌曲的表现形式方面有许多新的创意,陈升的《北京一夜》、赵传的《粉墨登场》等歌曲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20世纪90年代,台湾流行歌曲开始出现疲态,创作资源贫乏,风格雷同,唱片行业不健全,国际性大型唱片公司进入台湾市场,竞争加剧,制作成本上升,一些有名的音乐人陆续出走。(www.xing528.com)

在台湾流行歌曲发展过程中,罗大佑、李宗盛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量级人物。

罗大佑,1954年7月20日出生在台湾一个家底殷实的医生家庭,5岁起学习钢琴,就读台中的中国医药学院,在校时就倡导校园歌曲,很快在台湾乐坛上崭露头角。1974年,19岁的罗大佑创作了第一首作品《歌》。这以后他在通俗音乐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之间的关系,先后创作了《风儿轻轻地吹》《闪亮的日子》《童年》《乡愁四韵》等一系列作品,《未来的主人翁》一曲使他成为台湾叛逆青年的代言人。他将流行歌曲的内容扩大到对社会、历史、文化进行思索的一个范畴,从而把流行歌曲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通常,人们把罗大佑的创作历程分为“浪漫时期”“黑色时期”“黄色时期”和“彩色时期”,因为他走过一条浪漫—反叛—深情—妥协的音乐道路。早期他特别注重歌词的修炼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此时他青春年少,浪漫纯真,充满美丽乡愁。这一时期他创作了《闪亮的日子》《乡愁四韵》《童年》《光阴的故事》《恋曲1980》等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正当人们还沉浸在他的《光阴的故事》之中时,罗大佑后青春期的思想和身体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穿一身黑衣,带一副墨镜,带着愤怒、嘲讽、迷茫、渴望,进入了“黑色时期”。1980年出版的《鹿港小镇》专辑曾被百位文化界人士评为“百张最有影响的专辑”第一名。这一时期的《之乎者也》《亚细亚孤儿》《现象七十二变》《未来主人翁》《耳聋》等,都写得十分深刻复杂。1984年,罗大佑去了美国,1987年获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奖”。1988年以后,罗大佑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个人抒怀、触景生情转向了批判现实主义。1991年罗大佑定居香港。20世纪90年代罗大佑开始更多地涉足闽南语歌曲《原乡》、粤语歌曲《皇后大道东》的制作,参与影视剧音乐的创作,如《滚滚红尘》。1995年他发表专辑《恋曲2000》,创作出《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恋曲1990》《是否》《童年》《追梦人》《滚滚红尘》《似是故人来》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青年,也对大陆青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人称为流行乐坛的“天才”。特别是他的情歌写得尤为出色,既有深度也十分动人。

李宗盛,被誉为“台湾流行歌曲之王”“流行乐教父”,1957年生于台湾新竹,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接受过特别的训练。大专时他主修电机,1977年左右开始学习吉他,受校园民歌潮流的影响,1980年进入歌坛,最早是“木吉他合唱团”的成员,曾加入宝丽金唱片公司,后来担任“滚石”公司的副总裁。他的创作擅长与市场相对接,他懂得什么样的词汇打动人,什么样的旋律会上口,清楚什么样的歌会走红,奉行“通俗易懂”,他的信条是让每一位工厂女工听我的歌都能感动得流泪,比令一位教授感动流泪更可贵。他能以生活语言说出现代人的情感,让歌手唱出爱的切肤之痛和复杂矛盾的思绪,能深切地表达男女爱情观以及小人物的心声,从他的歌词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人性观察的深度和敏感度,是台湾通俗歌坛最具实力的词曲作家和唱片制作人,曾发掘了周华健、词曲新秀小虫,推出了赵传、陈淑桦、林忆莲。20世纪80年代他以《结束》和《梦醒时分》两首歌登上事业顶峰。他为赵传写的《我是一只小小鸟》、为伍思凯写的《让我忘记你的脸》、为成龙写的《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流行歌曲的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