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又称“白鼻心”,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中国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分布。目前民间繁殖饲养的数量颇多,但野外族群的现状不明。果子狸属夜行性动物,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不过人工饲养的果子狸这种习性并不明显。
果子狸
“果子狸肉味道鲜美,为灵猫科各种动物之首。在秋冬季,体胖肉肥,味佳可口,古往今来,果子狸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野味。”有人曾这样分析果子狸的经济价值。广东等地食用果子狸蔚然成风。据介绍,一只果子狸可以供4个人吃。
2004年1月5日,广东对果子狸下了扑杀令。上海某电视媒体在节目中这样形容果子狸的命运:一审被判有罪,二审又改判无罪,如今终审判为死罪。
果子狸的命运为何如此多舛?事情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
2002年12月22日,一名危重病人从中国广东河源市被送到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这位病人症状十分奇怪:持续高烧、干咳,阴影占据整个肺部,使用任何医治肺炎的抗生素均无效果。
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救治过该病人的当地一家医院8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震惊了,广东医疗界震惊了。“怪病” 最后被称作“非典型肺炎”,一种比普通的肺炎可怕百倍的传染病,它的病死率高达3%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的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2003年春夏之交,SARS病毒肆虐北京城,冲击全国许多地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序幕在亚洲大陆拉开,这就是抗击非典。整整一个春季,这种被称为“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搅乱了一个中国,并波及了小半个世界。
5月23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样病毒。这似乎证明了早先“祸起野味”的说法:人们在享用果子狸之类美味的同时,也把动物世界的病毒带进了人类社会。
有调查显示,野生动物市场内从业人员感染的SARS病毒与动物有关,特别是与果子狸关系密切。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广州市三家大型动物批发市场卫生环境的调查发现,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感染SARS病毒状况严重。(www.xing528.com)
为了寻找野生动物与SARS的关系,有关专家还对66种动物的1028份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从一些鸟类、猴、蝙蝠、蛇、狗獾和穿山甲等动物体内检测到SARS抗体阳性信号。初步表明这些动物可能感染过SARS病毒,缩小了SARS病毒的溯源范围。上述研究表明,野生动物与SARS病毒有密切关系。
被当成“野味”送上餐桌的果子狸
2003年5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和林业局要求严禁违法捕猎和经营野生动物。广东省林业局也停止野生动物收购、出售等活动,原地隔离封存野生动物。这就是对果子狸的“一审”。一时间,人们对果子狸唯恐避之不及,大量果子狸被隔离或扑杀。
随着“非典”远去,为果子狸“鸣冤”的声音渐强。有的专家从采集的众多果子狸样本中,未检测到SARS病毒;有的专家则表示,果子狸的SARS病毒与“非典”病毒高度相关,却又不是一回事。8月,国家林业局将果子狸列为“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广东也准备让果子狸重返餐桌。12月,国人又惊恐地发现“非典” 的影子。
2004年1月5日,广东省疾病防控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追溯SARS病毒的源头上取得新进展。专家们在广州、深圳市售的果子狸等动物采集的样本中发现含有大量SARS样冠状病毒,认为果子狸为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载体。“这进一步提示人类的SARS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果子狸。”
就在同一天,广东省政府决定关闭广东所有的野生动物市场,同时对外省入粤的果子狸进行封堵,并在全省范围内对市场上养殖销售的果子狸采取灭杀行动。灭杀总数在10000只左右。
果子狸命运多舛
2004年7月,国家五部局发出《关于妥善处理人工饲养果子狸和果子狸养殖户要求经济补偿问题的函》。其中对于果子狸是否就是“非典元凶”,并未做出明确答复。该函对于果子狸养殖的意见很宽泛,可以继续饲养,可以进入流通,对不愿饲养的,可以放生、扑杀,并由政府给予补偿。
果子狸没有来追着人类,没有来找我们的麻烦,它们见了人回头就跑。是人要吃它,要养着它,所以病毒才换了宿主。究竟谁才是肇事者?这算不算是咎由自取?
一会儿满门抄斩,一会儿献身人类的口腹之欲,果子狸何以总要慷慨赴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