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黑熊和棕熊的保护与繁衍情况

中国黑熊和棕熊的保护与繁衍情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保护区之外的地方,棕熊则会遭到季节性的猎杀,但这种猎杀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棕熊约有14000多只,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的9个省区。黑熊和棕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科学的调查。专家认为,中国的野生黑熊种群数量虽不丰富,但并未进入濒危状态,有的专家认为只是易危种。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黑熊和棕熊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黑熊和棕熊的保护与繁衍情况

熊在世界上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动物,用过去的一句话来说,它“浑身是宝”。熊掌可做成名贵的菜肴,熊胆可以入药,熊的皮毛有很好的经济价值等等。因此,熊长期以来一直是被猎杀的对象。但实行动物保护以后,世界不同地区的熊,往往有着不同的命运。

2005年,美国狮门影业公司发行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灰熊人》,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与灰熊为伍13年,最终死在灰熊掌下的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蒂莫西·崔德威尔,他对熊的生死恋歌,深深地震撼着喜欢野生动物故事的人们。

崔德威尔自从第一次踏上阿拉斯加,就爱上了那一望无垠的森林与荒原和那里的灰熊。13年的时光,崔德维尔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与灰熊交流,拍照和记录,在最后5年里,他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自己和灰熊的生活,让人们认识灰熊,爱护灰熊。崔德威尔留下的灰熊录像长达100多小时,影片制作者通过精巧的剪辑,合成了这部保持原生态的人与灰熊的纪录片。

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天一头灰熊闯入了崔德威尔的营地,攻击了他和他的女友,他们二人惨死在熊掌之下。在崔德威尔遇害前几个小时,他的录像中留下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努力尝试,我为它们流血,我为它们而活,我因它们而死,我爱它们!”

崔德威尔与熊的故事,是阿拉斯加熊类与人的一个既动人又惨烈的故事。在阿拉斯加这个靠近北极的冰雪世界里,终年上演着一幕幕壮美的动物故事,来自北美地区的动物学家、动物保护者和摄影师,多少年如一日,在这里追踪着定居的或迁徙的动物,探寻着它们生存的秘密。

在阿拉斯加,生活着美国98%的棕熊,约占北美地区棕熊总数的70%。据统计,阿拉斯加的棕熊数量有3.5万~4.5万只。而在20世纪初,仅美国就有将近10万只棕熊。这里还生活着科迪亚克棕熊,它们是与棕熊不同的另一个亚种。

卡特迈国家公园位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在其16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约2000只阿拉斯加棕熊,这里是棕熊的保护地。早在1917年,卡特迈地区就禁止猎杀棕熊。但在其他地区,每年春秋两季仍允许以棕熊为对象的狩猎活动,因为这是一项很有利润的产业。当然,猎杀母熊和幼熊是被禁止的,而且有关部门对猎熊活动进行着严格的控制。

每一个喜欢《动物世界》节目的人,都不会忘记在卡特迈国家公园的布鲁克斯瀑布,棕熊捕食鲑鱼的过程。盛夏时节,正是太平洋里的鲑鱼洄游的季节,这些营养丰富的鱼类,在经历了海洋生活之后,沿着祖先走过的路,溯河洄游到棕熊的生活地区,成了棕熊每年一遇的大餐。对棕熊而言,这样一顿美味不仅仅是解决馋嘴问题,重要的是为冬眠储存了必要的能量。

棕熊是熊类家族中的老大哥,它体形硕大,肩高可达1.4米,当它们直立起来时身高可达2.7米。一只成年雄性棕熊的平均体重可达180~500千克,最大的甚至可达800千克,而大熊猫的平均体重只有90千克。棕熊的寿命大约为30年,在4~6岁时性成熟。它的毛长约6厘米,厚厚的皮毛是其应对寒冷的最好武装;其毛色变化很大,从深栗色到泛着金黄栗色都有。

体型硕大的棕熊

如果你认为棕熊身体笨重、行动缓慢,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强劲的肌肉使它奔跑时,能够达到66千米/小时的速度。长达10厘米的爪子,无论是挖掘草根,还是捕获猎物,都能派上大用场。棕熊的嗅觉非常发达,能闻到1.5千米以外的气味,它的鼻腔中嗅觉黏膜的面积是人类的100多倍。敏锐的嗅觉,是棕熊个体间识别和发现敌人的重要保障。“对棕熊来说,每一天都生死攸关”,这是它们生存的法则。

阿拉斯加卡特迈国家公园中的棕熊,能够悠闲地生活着,得益于这里有近百年的保护历史。而保护区之外的地方,棕熊则会遭到季节性的猎杀,但这种猎杀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因此,棕熊在这里既受到有效的保护,又能够被合理地利用。

在白令海的对面的堪察加半岛,曾经生活着熊的另一个亚种——堪察加棕熊,当人们想起要进行保护时,这种熊类已经灭绝。堪察加半岛属于俄罗斯,气候寒冷,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有冰雪覆盖,当地居民以狩猎为生。堪察加棕熊因为皮毛质地上乘,在欧洲市场很受青睐,而且体格壮大,出肉量高,因此成为当地猎人的首选猎物。到20世纪初时,人们发现已经很难再寻觅到棕熊,于是想到应该保护这种重要的资源动物,可为时已晚。1920年之后,没有人再发现过堪察加棕熊。在堪察加半岛,棕熊中的一个亚种就这样消失了。

中国境内的熊却是另一番遭遇,极其令人痛心甚至愤怒。

中国有3种熊类,分别是黑熊、棕熊和马来熊。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调查,其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黑熊,约有46000多只,分布于中国的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的14个省区。棕熊约有14000多只,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的9个省区。马来熊约380只,零星分布于云南西南和西藏东南的局部地区。

黑熊和棕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长期以来一直缺少科学的调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调查时,发现黑熊在我国的分布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连续成片的分布区,已被割裂为东北和西北两大块及东南的破碎区。近百年内,棕熊已从华北广大地区消失,并已在近几十年从东北的整个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绝迹。(www.xing528.com)

在我国的传统认识中,熊是一种害兽,特别是黑熊,在一些山区,它们由于损害庄稼果树而为山民所深恶痛绝。因此,熊一直是一种受到猎杀的动物。同时,熊胆作为一种中药,已被利用上千年。这样,一方面,熊类因为自身的破坏性和药用价值,被人们猎杀;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剧增,森林的砍伐,适宜熊类栖息的环境逐渐丧失,在大多数地区,熊已经不存在了。

黑熊

四川和甘肃的岷山山系,是黑熊种群数量最多的地区,估计有15600只黑熊;四川和西藏的大雪山,估计有20000只黑熊,其中四川约占半数;云南、陕西和黑龙江的黑熊不多,估计每个省约为2500只。专家认为,中国的野生黑熊种群数量虽不丰富,但并未进入濒危状态,有的专家认为只是易危种。

在东北地区,过去民间关于“黑瞎子”的故事很多,随着黑熊的减少,关于“黑瞎子”的民间记忆,也将逐渐淡漠。当一种野生动物从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中消失时,既是这种动物的悲哀,也是人类的一大损失。

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黑熊和棕熊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熊作为一种资源动物,熊胆的价值一直对人们有很大的诱惑。养熊取胆,作为一种产业在许多地区,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门路。

20世纪80年代,朝鲜发明了用活熊取胆的方式来获取胆汁,很快这种技术就传入中国。那时,《野生动物保护法》尚未实施,在中国境内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的黑熊养殖场,饲养黑熊的总数超过1万头。

活熊取胆是极其残酷的,通常是给熊的体内植入一根直接向外输送胆汁的导管,伤口长期暴露,永不痊愈,经常感染。有的熊还被迫穿上金属“马甲”,以防它们疼痛难忍时将体内的导管拉出。这种植入手术既原始又不卫生,对熊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被关在养熊场里的熊,经常发出无助的呻吟声。

黑熊身背取胆的铁盒

这是一位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在福建武夷山下的一个村庄里看到的惨状:一只黑熊关在一个极其窄小的铁笼里,它的全部活动就是只能前进或者后退。它的腹部,被人埋进一根金属管子,管端接着细长的橡皮管,直通到笼下的一只玻璃瓶。瓶里有一些黄色的汁液,原来那是熊的胆汁。可怜那黑熊被如此地困在铁笼中,浑身黑毛乱蓬蓬,没有一点光泽,瘦成了狗样。也不知是愤怒还是伤心,见了我们就发出阵阵凄厉的吼声。主人面带喜色地告诉我们,这只熊给他带来了的巨大经济效益。它吃的是地瓜,生产的是黄金!据说这样取胆汁可以活两三年,远比直接杀熊取胆要合算得多。

我国自1989年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后,在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和疾病防治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发展。“拯救黑熊”行动将许多生活在恶劣条件下的黑熊救了出来,逐步形成了符合要求的养熊产业。国外的动物保护组织和有关专家,对中国的养熊业在熊的来源和养殖管理上仍有不同声音。

拯救被虐黑熊

影视明星莫文蔚看望黑熊“儿子”

目前,我国仍有约7000多只黑熊承受活体取胆汁的痛苦。亚洲动物基金的人员表示,健康的黑熊胆汁呈明亮的黄色,但由中国大陆这些养熊场的黑熊所抽出的胆汁,则是黑色呈泥沙状,可能因为黑熊的伤口长期外露,使胆汁含有粪便、脓水等,却被制成治肝病的药物、痔疮膏等产品,很不卫生。

对于一种动物的利用,既要不影响其野生资源,又要使动物的生活不受虐待,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彻底终止养熊业,有多种中药可以代替熊胆,而且比较便宜,例如黄连、银花等,以保障消费者及黑熊的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