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对古人类遗址进行发掘考察时,非常重视对同时代生活的动物的研究。例如,与云南元谋人同时生活的动物,有鬣狗、马、犀牛和剑齿虎等;与蓝田人同时生活的动物,有鬣狗、剑齿虎、猎豹、大角鹿、大熊猫等。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以及北非猿人、欧洲的海德堡人等,都有丰富的伴生动物。这些发现对于判断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和食谱,都有重要的意义。由此还可以推断他们的智慧,以及集体活动的能力。
在古人类和这些动物的关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就是石器。
人类要生存,适宜的居住空间是第一需求,就像“北京人” 选择周口店的龙骨山。其次是获得食物。对于古人类来说,制作石器首先是因为要吃饭,因为遇到大型动物尸体时需要切割。一些较锋利的石器,在防御敌害和围猎动物时,还可以做武器。
元谋古猿生活复原图
为了生存,古人类慢慢地学会利用身边的天然材料——石头、树枝做工具。如用长树条去打下生长在树身高处的果子;用石头砸开坚硬的果实;用边缘锋利的石块来肢解动物躯体;用投掷石块来砸击动物等等。但也就在这一时期里,在这些采摘、切割、打击等活动中,开始积累起哪种工具好用,哪种工具不好用,哪些东西可吃,哪些东西不可吃的认识,由感觉发展成知觉,这就是最初的思维内容了。早期人类积累的这点感受,只是人类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外部联系的具体反映,这是人类感性认识的开始。
然而顺手好使的天然工具并不多,边缘锋利的石块并不是随处可见,于是有了制造工具的意愿。早期人类根据仅有的一点认识开始模仿。第一件石器工具很可能是模仿大自然洪水冲击岩石,发生石头碰撞石头砸击出小石块的现象。在模仿过程中原始人类开始懂得,模仿自然发生的某些过程,会得到同样效果的工具。尽管在很长的时间里早期人类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但制造工具势必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活动。人类模仿的过程,就是把自然过程推广到了人类行为的过程,是思维由此及彼的想象过程。这样的思维方式,为后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准备了条件。
刮削石器(www.xing528.com)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石器工具——砍砸器、刮削器,主要是用来敲骨吸髓、剔肉,为肉食所需。这些在非洲肯尼亚图尔卡纳湖古人类遗址发现的石器工具,距今已有250多万年。
打制石器技术是人类创造发明的“第一技术”,是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开始,人脑潜在智能的发挥从此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
“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在北京周口店延续生活了几十万年,考古学家在此出土了10多万件石制品,按其打制技术分出了早、中、晚三个阶段。“北京人”打制石器工具的情况说明,其晚期石器工具的生产已具备一定的制作工序和要求,多数石器工具的制造已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技巧,并出现了原始工艺中最初的专业化工具。某些器物的造型开始显露出朦胧的原始美感。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制造工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劳动的过程,劳动让人告别了动物。制造石器,学会用火,使古人类在与野生动物的生存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通过集体狩猎,增强了古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从思维到语言,都得到了开发和锻炼,这样人便向着更高级的方向进化发展。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