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天,导游老周接待一个由北方各地散客拼组起来的旅游团,走的是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这条线。游客中多是年轻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团里的气氛很活跃。最后一站就是龙虎山,老周从和游客的交谈中获悉,龙虎山的文化氛围对于大多数未曾有过体验的游客而言,就像一个隐藏在诸如古老、遥远、神秘、奇绝等面纱后的传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那丹霞绝壁上的千古悬棺崖墓群就不必说,那本就是个神秘的地方。就是在地质博物馆里,游客看着那些几千年前巨型棺椁和先民干尸,内心都充满敬畏和虔诚,几乎顾及不到解说员讲解的好坏。可是到了其他景点,情况就不一样了,游客会在不经意间释放自己压抑下来的情绪。
果然,游览天师府的时候,队伍中一位游客着急地找到老周,说有几位团里的游客为了解说词和里面的道人争执起来了。老周赶到一座大殿里,几个人还围在那里争论。天师府一方的人只有一位年轻的道人,老周带的这几个游客中,主说的是一位姓关的年轻游客,其余几个是帮腔的。双方争辩得甚是激烈,虽然还不能算争吵,但是情绪都很激动,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老周赶紧劝住了自己的游客。关先生似乎意犹未尽,非要说服对方的小道士。只听他一边走一边嘟囔:“五斗米道是中国的最早的道教,由张道陵在四川青城山创立,这是多少本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他偏偏说龙虎山是中国的道教祖庭,真是胡扯。”接着又让老周来给他们断这个官司。那边的小道士见有人劝解,本已不再作声,听到关先生再次质疑龙虎山的历史地位,又发作起来。高声说道:“张道陵57岁先来龙虎山修道,一直居住于此,直到90岁再去四川青城山治病救人,这是有记载的,怎么能说这是胡扯?”老周赶紧按住了关先生,叫他无论如何不要再说话了。关先生看了看老周的表情,以为在暗示他的话里有错误,便打了个圆场,随着老周出了人群。“我说错了什么吗,导游?”老周对关先生说:“你们争论的问题我没有做过研究,这也不是凭着咱们的一场争论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游客不能在人家的道观里,反反复复说人家不爱听的话。咱们逛道观的香客和道观里人争论何谓真神,这时间、地点、对象,怕是都不合适吧。”听了老周的话,关先生和那几位游客都笑了。
案例点评:(www.xing528.com)
游客和道观的工作人员因为看法不同而发生争辩,这个案例具有典型性。游客中什么样的人物都有,游览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许多离奇的事情是导游员想象不到的。重要的是,导游员要善于把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事情发生的具体环境联系起来,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和选择,一切都要围绕观光游览活动是否顺利这个大局。
在这件事中,导游员的选择和做法就很好。他并不拘泥于游客关先生和小道士究竟谁的观点正确,谁的错误,而是抓住游客应当遵守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和游览礼仪这个关键问题,无条件地做自己游客的工作,制止这场无益的争论。关先生不是出家人,自然是不必遵守道观里的规矩,但是既然到了人家的道观里,就应当尊重那些生活于斯、工作于斯的人们,尊重人家的劳动,尊重人家的观点。如果游客和道观里的人有观点上的不同,在心平气和的讨论中不能求得认识上的一致,导游员应当积极引导游客采取多闻阙疑、求同存异的态度,不必要非得当场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一个看法不同的问题,意气用事,争一时之短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