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禧陵发现新方案,满意度高!

慈禧陵发现新方案,满意度高!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这件事情,以恭亲王奕为首的朝廷大臣与慈禧发生过多个回合的争论,最终还是以慈禧大获全胜告终。于是大臣将这一方案上奏两宫皇太后。慈禧的话中已流露出极大的不满和指责。奕像众人对醇亲王的方案一致赞成,齐说高见。“这个建陵方案比上次强些。”恭亲王奕一听,知道慈禧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方案意图,急忙解释道:“臣等的意思是,外观是这个样子,但用料则是黄琉璃瓦,明楼、大殿……”

慈禧陵发现新方案,满意度高!

明朝,皇后是不单独建陵的。她们死后都合葬在皇帝陵内,即使她们死在皇帝之后,当朝皇帝也会打开前朝皇帝陵地宫,将皇后葬皇帝陵地宫里面。而在清朝,这一情况则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为在清朝皇帝入关后,便开创了给皇后单独建陵寝的制度。

首先享受这一殊荣的是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1718年1月7日)病逝于宁寿宫,享年七十七岁。年已六十四岁的康熙帝得知皇太后死讯后,悲恸万分,带病守灵,把丧事办得极其隆重,并且为其谥号系了顺治帝的庙谥“章”字,称其为“孝惠章皇后”。不仅如此,康熙帝还单独为孝惠章皇后修建了清朝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对于皇后陵出现的原因,清陵学者徐广源先生是这样认为的:

一、受“卑不动尊”思想影响。世上最尊贵的人莫过是皇帝,皇帝入葬地宫后,地宫石门就会关闭,如果地位低于皇帝的人再进入地宫,那么就会打扰尊贵者的安息。

二、汲取祖母生前未建陵的教训。康熙帝祖母孝庄文皇后生前未建陵,死后给康熙帝留下了很大的麻烦,于是,在孝惠章皇后还健在的时候,康熙帝就开始为其营建陵寝了。

孝东陵鸟瞰图

三、棺椁与骨灰不适合安放在同一座地宫里。顺治帝的孝陵里面安葬的是三个骨灰坛子。而在康熙十三年(1674),清朝已经开始在高层推广汉化的土葬,孝惠章皇后死的时候,使用的是棺椁,如果将孝惠皇后葬入孝陵,棺椁与骨灰坛不好安排。

四、保护孝陵地气。孝陵地宫既然关闭了几十年了,重新打开就很可能泄露地气。

五、报答养育之恩。康熙帝是一个特别注重感情的人,康熙帝是在祖母与孝惠章皇后照顾下长大的。为了报答孝惠章皇后的抚养之恩,特为她单独建陵。

六、康熙帝性格所致。康熙帝是一代英主,他的性格无时不在显示着他的改革创新思想。

也就是说,在康熙年间,清朝就确定了皇陵的三种类型:皇帝陵、皇后陵和妃园寝。因此,慈禧虽然是清朝最为奢华的皇太后,但在皇后陵创立上并非她的独创。

咸丰帝死后,慈禧因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而被尊为皇太后,虽然她在咸丰帝生前没当过皇后,但却在咸丰帝死后直接当上了皇太后,这也就等于承认她是咸丰帝的皇后。又因为咸丰帝入葬时已关闭了定陵地宫,所以慈禧死后只能单独建陵。

同治五年(186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已被镇压下去,咸丰帝和孝德显皇后已经入葬定陵,当时清政府与外国的关系也没有重大麻烦,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这就是被一些史家所称誉的“同治中兴”。这时慈禧腾出了手脚,终于有精力操持自己的百年大事—建陵。

当时有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如何为两位皇太后建陵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关于这件事情,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朝廷大臣与慈禧发生过多个回合的争论,最终还是以慈禧大获全胜告终。事情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最初大臣们经过小心谨慎的商量,想为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即百年之后,两位皇太后的棺椁葬在一座陵的地宫里。于是大臣将这一方案上奏两宫皇太后。

慈安虽然是正牌皇太后,德高望重,可为人忠厚老实,不善于处理国家大事。因此,每次议论、决策国家大事时,慈安虽坐在那里,却很少发言,决定大事的是慈禧一人。对选择万年吉地之事,慈安也是这样。慈禧看了奏折后,非常生气,立刻将议事大臣传到养心殿。她阴沉着脸,强压怒火问道:“折子里的建陵方案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跪在地上,知道事情有些不妙,恭亲王奕䜣回答道:“臣等共同商议而定。”

“我们大清国的皇后陵也不是建一座了,哪个陵内的地宫里葬过两个皇太后?”慈禧开始耍起混来。

奕䜣依然沉着地回答道:“臣等考虑,两位皇太后一起建陵,这在我们大清国来说确实是头一回。臣等所议同陵同穴有其道理。两位太后万年之后同葬一陵地宫,梓宫并排,既无高低之分,也无贵贱之别。这还表明您姐俩儿生前死后都亲密无间,志同道合,永在一起。”

不等恭亲王说完,慈禧说道:“就连妃园寝的皇贵妃、贵妃,甚至常在、答应都各自为券,难道我们姐俩还不如她们吗?这不是明摆着要欺负我们姐俩吗?”慈禧的话中已流露出极大的不满和指责。

画像

恭亲王见此情景,知道再说下去会遭到强烈斥责,知趣地将话收回:“容臣等回去再议。”

“好吧,你们就都跪安吧。”慈禧见好就收地说道。

恭亲王奕䜣等大臣退出养心殿,回到内务府,一时谁也没有说话。

停顿了好一阵子,总管内务府大臣明善说道:“听太后的话音儿,说妃园寝内的妃嫔都各自为券,似乎只要不同穴就可以了。要不,咱们商量个同陵不同穴的方案?”

恭亲王奕䜣等大臣一听此话,正中下怀,只是没能说得出口,于是众人就在同陵异穴这个话题上议论开了。有的说,在地宫金券内中间砌一道墙,为一券两室,开两个门,类似民间东西屋;有的说,一券两室,不如建两个金券;有的说,后陵地宫非帝陵相比,只两道石门。建两个金券倒不如干脆建两个地宫,也有的说,一座宝顶下建两个地宫,宝城内恐怕容不下,不如方城明楼后面建两个宝顶、宝城。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不说话的醇亲王奕说话了:“各位大人,我是这样想的,咱们不妨按照景陵双妃园寝的样式,陵的后院分建两座方城、明楼,后面各自独立建宝城、宝顶,东西排列。这样既维护了我朝只建一座皇后陵的祖制,也满足了两宫皇太后各自为券的意愿。另外,有双妃园寝为前例,也不算改变陵寝规制。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www.xing528.com)

众人对醇亲王的方案一致赞成,齐说高见。当天晚上就写好奏折,第二天一早就递了上去。

众大臣满怀信心地想:“这回太后看了奏折,总该心满意足了吧!”当天下午,慈禧又一次将大臣们召进宫里,面色低沉,与慈安并排坐在炕上,中间还放了一张小炕桌。

“这个建陵方案比上次强些。”慈禧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难道我们姐俩的陵只能按照两位皇太妃园寝的样子建吗?”

恭亲王奕䜣一听,知道慈禧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方案意图,急忙解释道:“臣等的意思是,外观是这个样子,但用料则是黄琉璃瓦,明楼、大殿……”

“住嘴!这些我懂!难道我们姐俩就不配一人建一个陵寝吗?”慈禧声色俱厉,终于一语道出了她的心里话。

“这个?”一向精明干练、善于辞令的恭亲王奕䜣,此时竟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了。

其实,恭亲王奕䜣早就猜出慈禧的意图是要单独建陵。但是,作为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国家大事都需要他去考虑。而目前,国家还不大安定,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咸丰帝后的陵寝修建、丧礼,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银子花得比流水都快,国库早已空虚了,他上哪里去找银子?别说建两座皇后陵,就是建一座皇后陵的银子恐怕都不够呢。

现在,面对慈禧直截了当地提出建两个皇后陵的建议,他怎么说才好?恭亲王奕䜣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皇太后说的是。修建两座皇后陵是再好不过了,臣等也想过这个方案,但未敢上奏。臣等深知两位皇太后素以大清江山社稷为重,励精图治,体察民情,爱民如子,德泽苍生,重节俭而黜奢华,废虚荣而务实际。至此国库空虚,百废待举之际,如果提出修建两陵,怕受到皇太后的指责,以烦圣虑……”恭亲王奕䜣的话中还带有要否定建两陵的含义。

已垂帘听政五年之久的慈禧,对于国家的现状何尝不知道,但慈禧的处世原则是:一切为我所用。她想做的事情,别人是无法阻止的,更何况是关乎自己陵寝的大事。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我们姐俩确实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皇帝岁数小,我们姐俩为了大清的江山操劳了这么多年,没过过一天省心的日子,心都操碎了,孤儿寡母的,真的不容易!如今国家安定下来了,我们姐俩不求别的,只想死后有一个遂心的万年吉地。”说到这里,慈禧停顿了一下,提高嗓门说道:“节省是应该的,但总不该只从我们姐俩身上节省吧?为我姐俩单独建陵,难道我们姐俩不配吗?我们姐俩宵衣旰食,心力交瘁,完全是为了大清爱新觉罗……”慈禧说着说着,还真生气了,面颊上的肌肉接连颤动了几下,“恭亲王!先帝和我们姐俩最信任你,你就瞧着办吧!跪安吧!”

恭亲王奕䜣和众大臣退出养心殿,回到内务府。这回谁也不先说话了,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自从慈禧垂帘听政以来,大臣们深知慈禧的脾气和手段,顺者昌逆者亡,这个道理是最简单不过了。现在太后动怒了,不建两座太后陵显然是行不通了。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各位大人”,恭亲王奕䜣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个来回,说道:“皇太后一向深谋远虑,洞鉴万里,现在国库里没银子想必早已知道,既然让咱们建两座,咱们就按皇太后的懿旨去办吧!缺银子让皇太后想办法,咱们干现成的,既省心还不抗旨。”

大臣们一听,都说说到自己的心里去了,立刻决定按照两座皇后陵寝样子绘制图纸……

当恭亲王奕䜣等人将奏折和两座陵寝图纸递上后,慈禧非常满意,于是再次召见众大臣。

“这次你们制定的方案,我们姐俩还算比较满意,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不过以后再说也不晚。至于建陵的经费……现在国泰民安,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人人感到皇恩浩荡,想报效朝廷的、效忠皇上的人不少,所以赋税啥的……”,慈禧说到这里,伸出手来,掌心向上,抬了一抬。又继续说道,“总之,皇宫不产银子,你们也拿不出银子,这要‘羊毛出在羊身上’”。

恭亲王等人早就料到这一点了,但没有想到慈禧会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心里不免对这个女人又增添了一分畏惧,“皇太后圣虑周详,明鉴万里,臣等不及万一”。

“为了我们姐俩的事,同时也为朝廷费了不少的心,也难为你们了,特赏……”

众大臣一齐跪倒谢恩,高呼:“谢皇太后隆恩!愿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朝陵寝样式雷图档中,还有一份由雷思起设计的一份仿照景陵皇贵妃园寝格局的图纸。在这个方案中,在同一陵院的后院内分别设置两座地宫、宝城及方城、明楼,东西平列。方城前各设一座石五供,隆恩殿一座,共用。在隆恩殿两侧设面阔红墙。面阔红墙上各辟陵寝门一座,分别与一座方城、明楼相对。东西配殿、燎炉、隆恩门、值房、东西朝房、神道碑亭、神厨库、井亭、下马牌皆统一配置,为两后共用。在神道碑亭内立碑两统,每后立一统。这一设计方案因未获慈禧认同而被否定。

普陀山曾拟定万年吉地各座规制丈尺底盘画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另外,在样式雷图档中还有按景陵皇贵妃园寝和慕东陵格局绘制的图档,即将定陵妃园寝进行改建,在后院建并列的两座地宫、宝城和方城、明楼的设计方案,当然这也未能实施。在这些设计方案中,总的原则都是出于节省,当时的大清帝国国库空虚,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而慈禧仍为了自己的私欲,不顾人民死活和国家安危,营建自己的陵寝。

不管怎么说,大清国为两位皇太后建陵的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拟修改顺水峪券座为皇后陵分位尺寸画样(样式雷图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