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院乡:历史沿革与旅游开发

茶院乡:历史沿革与旅游开发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院乡以驻地得名。1951年为茶院、杜岙二乡及庙岭乡之一部分。1956年以茶院、庙岭及社岙乡、毛屿乡之一部分合并称茶院乡,1958年属沥洋人民公社。又因该村为茶院乡最早村落之一,地位比较适中,建有集市街道,故又称柘浦街。茶院乡坑口岭有罕见的石柱林,与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相似,但像这样保存完整、形状特征明显的玄武岩火山口,在全省也较为少见,具有一定的地质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茶院乡:历史沿革与旅游开发

茶院乡地处宁海东部,东邻力洋,南濒白蟒港,西接越溪乡,北靠茶山与桥头胡街道相邻,乡驻地距县城18.5公里,总面积78.4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0.57公里,海岸线长4.5公里,全乡辖14个行政村,7531户,人口25万余人。乡政府驻地西林路8号。

茶院乡以驻地得名。因地近茶山,喙多茶林,故当初称所居庭院为茶院,后遂作村名。清光绪年间曾称茶院镇。据记载,北宋乾德时(936—968),易州判王太辅“弃官归隐,侨居宁邑”,转迁至茶院定居。

自宋代起至民国为朱开乡、柘浦乡。1951年为茶院、杜岙二乡及庙岭乡之一部分。1956年以茶院、庙岭及社岙乡、毛屿乡之一部分合并称茶院乡,1958年属沥洋人民公社。1961年茶院乡全部、杜岙乡大部及庙岭乡之一部分分出单独设立茶院公社、以原毛屿乡及庙岭乡之部分村单独设立毛屿公社。1983年改茶院乡、毛屿乡。1992年实行镇(乡)管村体制。毛屿乡并入茶院乡。2006年全县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现有茶院、柘浦街、下徐、后坑李、许民、杜岙、铜岭脚、道士桥、毛屿,升龙、塘厂、东南溪、庙岭、东腾等14个行政村。

境内地势北与西北高,南与东南低。北部有茶山盘亘,主峰磨注海拔872米,为宁海县东部最高峰。西北有帽峰山延伸之大梁山。西部多丘陵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上下,出优质矿泉水。南部为港湾淤积地区,多耕地,系粮棉主要产地。全乡耕地18806亩,主产稻谷,兼产棉花、大小麦、豆、番薯、花生、蚕豆、糖蔗等。山地56000亩,植被为松、杂木、毛竹、薪柴、杉木。经济作物有茶、柑橘等。海涂养殖有蚶、蛏等。茶院溪自北而南迂回盘旋,流贯至毛屿,注入毛屿港水库。

交通有宁象公路贯通南北,连接沿海南线宁海段直达县城、宁波、象山等地;水上有船只出三门湾通浙、苏、闽沿海各地。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柘浦街村后有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净土寺之残址;平窑村有宋代烧制泥质灰陶皿古窑址;道士桥村西南有道士桥,建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为宁海县现存建造年代最长的桥梁

柘浦街,该地古为茶院溪入海口,由于山边多柘树,故称柘浦。又因该村为茶院乡最早村落之一,地位比较适中,建有集市街道,故又称柘浦街。柘浦街自徐永泰于梁大宝二年(551)以避乱自黄岩之黄沙迁来此地,将近已有1500年的历史。建于柘浦街中央的露天戏台,是宁波为数不多的街边戏台。建在柘浦村西边的路廊,东西两边都有石刻题词。位于柘浦街西部,架在茶院溪上的古石桥——镇宁桥,为宁海现存最古最长的石桥之一。

净土寺位于柘浦街村后,茶山南麓,旧名海国寺。唐武德五年(622)建,宋时赐今额。1958年大殿厢房倾圮。今又重修大殿,并正在建造天王殿。(www.xing528.com)

位于茶院乡道士桥村附近的铜岭岗石棚山顶的峰台,台呈正四棱,以岩石砌成,台基边长8.9米,高5米,顶边长8米,登台可远眺黄墩,俯瞰力洋诸港口。当时为象山港和三门湾的主要联络点。

净土寺

许家山村民有叶、张、王三姓。据当地《叶氏宗谱》,南宋末年叶大卿父子自东仓避乱至此定居,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最兴旺时,全村有四五百户人家。现在村中住户大部分已迁到山下,村中尚有一百来户人家。许家山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石屋了。在许家山的村边地头,有为数可观的青灰色安山岩石材,俗称“铜板石”。除了一座洪武庙和一所废弃的学校,许家山所有的民居都由这些石块砌成。站在村口或村后的山头上眺望,梯田环绕的许家山就像一位青筋毕露的老人,裸露的筋骨透着一股沧桑、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即使是在阳光下,成群的青灰色的石屋也给人以沉重、苍凉的感觉,那感觉来自岩石本身的质感,来自山村远离尘嚣的古朴,也来自留居的山民“铜板石”一般坚韧的生命力。

茶院乡坑口岭有罕见的石柱林,与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相似,但像这样保存完整、形状特征明显的玄武岩火山口,在全省也较为少见,具有一定的地质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几千根直径约50至70厘米,长4至8米不等的石柱紧密排列,绵延近200米。专家介绍,这可能是200万年前火山爆发,熔岩向外溢出、冷却所留下的玄武岩

茶院乡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洪武二十八年(1395)“江南书布袋”、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王俊华,近代有中央军委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的赵礼贤、获省科委“浙西南科技扶贫规划研究”成果三等奖的王竹天、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的赵鸿本等人。

(应可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