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陈乡:梧岑古韵,18个行政村,工业企业47家

胡陈乡:梧岑古韵,18个行政村,工业企业47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陈境内共有18个行政村,6017户,2.2万人。该地原为胡、陈两姓居住,因名胡陈,雅称梧岑。两溪在乡南部的西张塘交汇后流入胡陈港。境内交通道路主要有盛宁线,县道胡陈长街线,与沿海南路相接,乡道公路更是四通八达。胡陈洋芋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目前,胡陈乡已拥有工业企业47家,其中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全年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

胡陈乡:梧岑古韵,18个行政村,工业企业47家

胡陈乡地处宁海东部山区,南连长街镇,西与力洋镇接壤,东北与象山毗邻,区域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约为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平方公里。胡陈境内共有18个行政村,6017户,2.2万人。乡政府驻地谐和路8号。

乡以原驻地胡陈得名。该地原为胡、陈两姓居住,因名胡陈,雅称梧岑。现主居鲍姓,村名沿用。清代为海防汛地,设胡陈汛。1998年,胡陈乡政府驻地由胡陈村迁至胡东新村。

自宋代起至民国为朱开乡、梦鼎乡。1951年建胡陈、梅山、西翁、东仓、岙里乡。1956年梅山、胡陈二乡合并为胡陈乡,西翁乡并入东仓乡,后三乡合并为胡陈乡。1958年属胡陈人民公社。1961年以原胡陈、梅山二乡及西翁部分地区设立胡陈公社,其余分出另立东仓公社。1983年改为东仓乡和胡陈乡。1992年实行镇(乡)管村体制,东仓乡、胡陈乡并入胡陈乡。2006年,全县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现有沙地下、国叶、张韩、岙里王、大赖、岔路、永和、长山主、中堡溪、西翁、胡东、胡陈、滕达、东丰、长平、胜联、梅山、车家等18个行政村。

境内地势北和东北高,南和西南低。全乡多山,北高南低,属沿海丘陵地带。主要山峰有西北部大丹山,海拔865米,为县境东部高峰之一。北部山峦重叠,24个山头犹如24座炮台,称为“廿四炮”,主峰海拔496米。东北主要有西溪岭、逃洋岗、大尖山等400米以上山峰。主要溪流有中堡溪与虎溪。位于境西的中堡溪源于宁象交界处海拔为497米的茅庐岗,全长14公里,为全县五大溪流之一。位于境内东边的虎溪,源于逃洋岗。两溪在乡南部的西张塘交汇后流入胡陈港。

境内交通道路主要有盛宁线,县道胡陈长街线,与沿海南路相接,乡道公路更是四通八达。

“梦鼎”牌胡陈洋芋产于环境美的宁海县胡陈乡,常年种植1万余亩,年产1.2万余吨。胡陈洋芋色佳味美、淀粉含量孰低脂肪、高蛋白、粗纤维,营养丰富,是具有保健功效的绿色食品。胡陈洋芋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

胡陈洋芋

由于胡陈乡位于象山港尾、三门湾畔,以丘陵为主,低缓坡及山地较多,气候温和,十分适宜种植薯类等农副产品,并且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其中以红薯马铃薯为代表品种。胡陈1988年初引进薯类淀粉粉丝加工项目,生产淀粉和粉丝,使山区农民收入逐步增加。近年来,又加快山林土地流转,主导产品培育。生态农业方兴未艾,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培育特色规模农业,形成了以洋芋、杨梅、黄花梨、黄桃葡萄为主的五大拳头农产品;小水果面积居全县之首,共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2个3500亩;市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个2000亩。

目前,胡陈乡已拥有工业企业47家,其中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全年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9家规模企业发展良好。宁波润禾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还被评为县实力工程企业。此外,胡陈乡还加快了生态乡建设步伐,2004年被评为市级生态乡,向争创省级生态乡,构建和谐社会迈出了坚实一步。

大麦塘有建于清道光年间(1848)的戊己桥,俗称四十八洞桥,桥南为黄公渡,有宋发运使郑霖与僧元海所倡建的登台桥遗址。胡陈乡的故里,故民间有“唐代尚书第,宋朝宰相家”之说。现村口还保存着为纪念叶梦鼎所建的“归锦桥”,村内还有鱼池、假山遗址和树龄800年的古樟。(www.xing528.com)

归锦桥,建于宋嘉熙元年(1237),架于东仓下宅村口中堡溪支流上,单孔石拱桥,东西向,净跨8.9米,长18.9米,宽3.4米,高4.7米。该村系南宋丞相叶梦鼎故居,《叶氏宗谱》记载:“归锦桥在西山下,盖苍泉脉所通,霖雨经旬,洪涛汹涌,步履维艰。里人议筑斯桥,以便往来。功竣值丞相归锦。”现存桥梁为清咸丰(1851)重建。

戊巳桥,架于胡陈西张村南大麦塘口中堡溪上,石平桥,48孔,全长150米,宽1.5米,高2.47米。该桥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竣于己酉年(1849),取其干支首字,称戊己桥。因该桥为48孔,俗称48洞桥。日本桥梁专家称它为中国最长的柱脚式海涂石桥。现为宁波市十佳名桥之一。

丹山双瀑

归云洞位于胡陈岙里王村。村后山道蜿蜒,到一平岗,即归云庵古迹所在。继续沿石路上山,迎面石壁如屏。左瀑贴岩泻下,高近30米,右瀑曲折多姿,倾入龙潭,闻声如巨雷,看云烟翻飞,却不见洞在何处。潭边有一巨石可登,容十数人,旧名“石城台”,旁植桂花,据传为叶梦鼎当年手栽,后由村民再植。据《宁海县志》记载,此为叶梦鼎少年时代读书处。曾到归云洞仰贤探胜的,有宋代著名大儒胡三省、舒岳祥,明代大儒方孝孺,国画大师潘天寿,还有宁海的历代县令和地方名士。据传,归云洞曾是葛洪炼丹处。

胡陈乡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有右丞相兼枢密使叶梦鼎、敢捋虎须谈国事的叶伯巨、近代有国画大师黄绳熙等人。

叶梦鼎故里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6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少年从学于郑霖。南宋绍定五年(1232)人太学,嘉熙元年(1237)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书,兼国史及实录修撰。次年,调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时南宋有强敌压境,内有贾似道专权,国事日非。梦鼎多次上书朝廷,主张修明政治以振兴邦国。梦鼎感慨国事,求辞职,不允,遂称病归里,屡诏屡拒。咸淳三年(1267)三月,再召梦鼎为参知政事,虽六辞而不许。同年秋,强授相印。咸淳八年十二月,再诏梦鼎为少傅右丞相兼枢密使,梦鼎托病不赴,上疏后扁舟径归宁海。或以祸福相喻,对曰:“廉耻事大,死生事小,万无可回之理。”德佑二年(1276)五月,赵昱即位于福建,梦鼎以七十八高龄,仍授命南行。舟至永嘉(温州),以道阻不能进,恸哭而归,两年后病逝。著有《西涧集》。叶梦鼎墓在上宅村西的黑风岭。

黄绳熙(1897—1968),号小痴,胡陈翔凤头人。黄绳熙少时与潘天寿求学于清末秀才徐抚九,黄绳熙后去杭州求学,毕业于杭州安定中学,曾荐任警官学校某职。上世纪20年代,到上海福寿国画学社,拜名流为师。在书画界初露端倪,成绩斐然。不久他邀潘天寿赴沪,切磋技艺,两人来往甚密,其书画成就不相上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