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洲镇位于宁海县的西南隅,是宁波市最南边的乡镇,东南与三门县相邻,西南与天台县接壤,北面连接岔路镇、前童镇。区域总面积58.69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2.6万人口。镇政府驻地清溪路3号。
镇以驻地桑洲得名。该处位于清溪两侧,清溪中古有沙洲,上多桑,故名桑洲。桑洲素称宁海西南之门户。峰峦叠嶂,雄伟壮观。附近有屿山,平地突起,高约百米,圆似半球,人称龙珠山,村东虎头山状似伏虎,形成龙蟠虎踞之势。桑洲自古通驿道,为台州、明州间要隘。宋时设驿站,即桑洲驿,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重建,过往官宦多在此歇宿。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记有“壬申三月十四日,自宁海发骑,四十五里,宿岔路口。其东南十五里为桑洲驿,乃台郡道也;西南十里,松门岭,为人天台道”。明代,桑洲已有集市,是宁海西南部第一大集。旬有2市,农历逢五、逢十为市日。宁海、天台、三门3县附近10多个乡镇农副土特产品在此集散交易。
自宋代起至民国为永康乡,新中国成立前属秀屿乡。1951年建桑洲、屿南、屿东、麻岙乡。1956年桑洲、屿南、屿东三乡合并为桑洲乡,并划入原王爱乡之外岗村。1958年以1956年之桑洲、麻岙二乡及白溪乡之一部分成立桑洲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仍以1956年之桑洲乡区域建桑洲公社、麻岙公社。1981年麻岙更名为麻山公社。1983年改桑洲乡、麻山乡。1985年置桑洲镇。1992年实行镇(乡)管村体制,原麻山乡并入桑洲镇。2006年全县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现有镇区1个社区(居委会),有木坑、上叶、坑口、里山、长田头、外岗、三星、六合、麻岙、塘山、新桥、慕湖山、桑洲、桑梅、田洋芦、下洋周、竹山头、南岭、屿东、平园、团结、下章、里山季等23个行政村。
境内多岗峦,丘陵起伏,沟壑交错。北部有前山冈,东南部有屿南山冈。双尖山,海拔523.1米,叉角坪,海拔682米,小罗尖,海拔306米。清溪自天台县入境,境内有众多小溪流汇入清溪,自西而东流往三门县。耕地种植水稻及大小麦、大豆、玉米、番薯等。山地植被为松、竹、薪柴等。副业有桑、柑橘,饲养长毛兔、肉猪、耕牛等。
桑洲镇交通便利,为台州通宁海、宁波之要口,同三线高速公路、省道甬临线穿越南北,县道公路横贯南北,是附近三县八镇的商贸中心。
桑洲镇是革命老区,也是山区、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比较缺乏,是劳务输出大镇。“天下砌石,桑洲第一”,桑洲镇素有“五匠之乡”的美称。全镇1.6万余青壮劳动力追布全国各地从事木匠、漆匠、石匠等职业,同时,初步培育了如宁波市港务局庵下的明星企业——宁波安成装卸公司等桑洲外出劳务组织型企业。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近几年大力推进以茶叶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利用春茶在宁波境内发芽最早的优势,实施“以茶富民”战略。
目前,全镇有良种茶面积2300亩,拥有4家名优茶加工中心,茶叶种植总面积达5250亩,成为宁海县名茶大镇。本镇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品茶会,福利茶场生产的“双尖香茗”还荣获2005年第五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同时,桑洲还拥有前岗片竹笋、扁担岗板栗、梨头山小水果等特色农业。
桑洲镇环境秀丽怡人。发源于天台的宁海第三大溪——清溪自西向南蜿蜒入海,水质优良且清纯自然;溪中流水潺潺,两岸柔柳拂面,清溪拦水坝的建成使“碧水、青山、蓝天”的景观更加美丽,被誉为“宁海的溪口”;45000亩山林、500多年历史的红豆杉古树群和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陈家三台”,组合成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下沙地附近原有白岩寺,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王锡桐为首反洋教起义遗址之一。麻岙岭头原有岭头书院,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书院残垣犹存。
卢原质故里(www.xing528.com)
桑州镇的田洋卢村位于清溪南侧,卢氏先祖卢冼世居青州,于宋建炎三年(1129)随高宗南渡,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后至此定居。该村卢原质(1351—1402)为洪武戊辰(1388)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永乐初靖难之变被杀。该村为卢姓居住,现有500多户人家,为桑州镇四大村之一。卢氏宗祠建筑特色、美术工艺非同一般。宗祠的外门,三马头,两只石狮子守门。戏台和戏台顶的建筑艺术、绘画美术艺术都很独特、精致。卢氏宗祠最有特色的建筑艺术恐怕是它的大殿了,竟用了九马骖。村东的凤凰山嘴有文昌阁。文昌阁前有小溪,上跨石拱桥。卢元质和方孝孺曾在此读书。文昌阁内现还有卢元质亲植的三株680年的楮树,当地称之为探花槠。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
一座占地面积差不多有10000平方米的四合院内包着又一个四合院,院内的建筑,包括斗拱、月梁木雕精工细作,画梁雕柱。阊门的泥雕对联中隐含着主人的名字。东西屋骖上雕刻,窗户的设计体现了实用、美观富有寄托的特色。
“陈家三台”的“台”是宁海方言,意为一排房子。“陈家三台”地处群山环抱的麻山自然村,村口的一条大道是古时的驿道,即官道。从这条驿道折右拐进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巷,便看到了“陈家三台”的一个个院落。门口的花坛石栏、照壁,门框上精美的木雕、石雕,屋顶上的马头墙以及院子里一个个用鹅卵石铺成铜钱形的地面,无不显示着当时主人的殷实和富足。登上古宅群旁边的新楼顶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古宅群由9个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
在屿南岗上有一个湖。据地方志记载,这里原来有一个寺,后来发生地陷,变成了现在的湖。湖水常年不干,湖下还有遗址。后来,村里的热心人又在湖的旁边重建了现在的上飒寺。
桑洲镇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明代有探花卢无质,近代有民间女艺术家俞梅英、早期革命家王育和、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家扬、号称“亚洲虎圣”的画家章思统、从事精神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王立伟等人。
卢无质(1351—1402),字希鲁,桑州田洋卢人。母为方孝孺姑,其学问得于方门为多。精于易学,博综经史。洪武二十一年(1388)举进士,廷试时名列一甲第三名,为宁海历代功名之最。授翰林院编修,以文章超群,深为朱元璋所宠爱。洪武二十八年任太常少卿。后左迁溧水丞,重教化,爱黎民,办事不趋势。及朱棣称帝,与弟原朴皆以方孝孺案而论死。
俞梅英(1899—1933),宁海娄坑(现属三门县)人,适宁海桑洲坑口章氏。出身书香门第,其父系清末秀才梅英幼承家训,操练绘事,擅画花鸟,尤工狮、虎、麒麟。农家建房时,常请其在墙面上画吉祥物,亦善作刺绣图案,闻名遐迩。
王育和(1903—1971),原名王乘中,曾用笔名王清溪,桑洲村人。1918年毕业于县正学小学堂,翌年至上海哈同中学、上海麦伦书院英文系读书,1926年夏,会同几位旅沪青年组建宁海中学,留校任教。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改革教育等革命活动。1949年回宁海,受党的指派,接管宁海中学,任校长。
(应可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