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岙镇位于奉化东端,地处天台山脉中段的南麓,东南濒临象山港,与象山县隔港相望,西靠银山冈山脉与裘村镇毗连,北隔火把岭、仙姑尖山脉与鄞州区为邻。陆地总面积51.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4600户,1.28万人。镇政府驻地在松岙村。
光绪《忠义乡志·村族》:“松岙,松峰山之阳……卓姓始祖宋建隆(960—963)初避闽乱徙官路头(今莫家村附近),传八世迁今址。”春秋末年,越王灭堇子国建堇邑国,松岙至西坞一带就在革邑范围内,589年堇邑南建为古鄞县,松岙属鄞县乡,909年称鄞阳乡福庆里,宋景德三年(1006)以后即属忠义乡,民国初属东忠义乡,后期曾称奉化县第六区松溪镇。1950年分为松溪、西溪、淡溪三乡,1955年合并。1958年初和杨村乡联合成立东海公社。1959年并入裘村公社,建立松岙管理区。1961年由管理区改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松岙乡。2001年9月撤乡建镇至今。松岙自然村为市内最大自然村,此外较大村落有湖头渡、大埠等。
松岙有汪、卓、李三大姓,汪姓祖了翁宋嘉定四年进士,宋初迁自郸东钱湖;卓姓祖绍宋建隆初年(960)避闽乱徒官路头传八世至今;李姓祖儒术同弟儒衡宋元祐年进士,泗州禄事参军公麟之后隆兴(1163)乾道(1173)间迁自闽长溪。
地属滨海半山区丘陵地带,北部山重岭复,黄泥山海拔496米,为镇内最高峰。三面环山,东南临海,海岸线曲折,海中有大、小列山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西溪,松溪、东溪、淡溪四大山溪独流入海,流程短促,呈明显季节性。属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豪米左右。有淡水湖水库等万方以上水库23个。
松岙村庄集中,一条自西至东的奉松公路横穿过境,把六个相连的中心村分割成上、下两岸,形似一只凤凰展翅之势态。背靠绵延的群山,两山之间嵌镶着滕夹岙、王夹岙、大石坑、淡水湖四座水库,有柔媚的数千亩海涂;峥蛛的石礁供人们垂钓休闲。松岙拥有山青、水静、景美得天独厚的海岛风光,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有耕地面积1.1万亩,是全省最大的连片种植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山林面积4.8万亩,松溪蜜橘享有盛誉,年产橘子1400万斤,属国家绿色基地和宁波市名牌产品。
富饶的象山港赐予松岙人民发展海淡水养殖和近海捕捞。臭皮匠水产养殖场引进美国哥伦比亚珍贵石斑鱼及曼氏无针乌贼进行育苗,填补国内空白。海上“冬虫夏草”可口革星虫人工养殖,具有较高的药用与食疗价值,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松岙的区域交通、海岸线的优势凸现,打造海运物流基地已积极开展。“松岙多码头”,狮子口、北缺口、湖头渡、五百番埠头、大埠头、军港码头、浙船公司等还有很多码头,宁波敏杰、世捷两家物流公司也建造了5000吨级和2万吨级散装货物码头各一座。
松岙已经成为浙江沿海最大的船舶修造业基地。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已拥有50000吨的造船能力。2002年第一膄出口新加坡的2.5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船顺利下水。同年10月制造了相当于20层大楼高的运架梁超重船“天一号”,号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2006年,3500TEU集装箱船顺利下水,是我省最大的集装箱出口船,其设计水平和船行性能均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为德国建造了5万吨首艘散货船,造船能力向百万吨级进军。
至正七年(1347),李德说在松岙创建松溪书塾。至正二十一年(1361),李栖筠扩建为松溪书院。目前镇有初级中学1所,镇卫生院1所。
松岙是奉化红色革命的摇篮,革命先烈卓兰芳、卓恺泽、裘古怀、卓文定、卓崇德等均为松岙人。卓兰芳烈士纪念馆占地1720平方米,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题写“卓兰芳烈士故居事迹陈列室”匾额。1995年,其故居被列入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定为宁波市委党史教育基地,2008年,被定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卓恺泽墓、故居及恺泽公园2007年被列入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www.xing528.com)
景祐庙为一民间场馆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8亩,建筑面积约6.5亩。
景祐庙庙会
整体为院落式结构,主体建筑成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娘娘殿除外)。自南向北依次为:前厅(门后有一戏台)、中厅、后大殿。东西有二层木结构厢房相配。前厅正门口有左右一对石狮,正门正中挂着写有“景祐庙”三字的匾,为宋高宗于建炎四年钦赐。大门背后院中有一正方形戏台,面朝北,高1.3米,边长6.65米,戏台面积约44平方米。台顶为圆形木质顶,雕刻精美,有彩色图绘。中厅为七开间厅堂,内供奉神像为宋高宗时钦差大臣“恩荣”(后封为太保神)。后大殿为娘娘殿。
相传五代末期有一姓祖名域(字贞夫),宋太祖建隆年间为殿前司统制。他文武双全,不幸遭皇上猜疑,为避难隐居奉东松岙,他平时崇尚文节,乐助于民,造福百姓,过世后,当时人民感恩投书皇上。景祐元年(1034)拨款建庙,宋仁宗追封祖公为“文惠侯”赐庙额“景祐”并赐半副銮驾,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派太保太监来扩修庙宇重塑金像。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8)元顺封祖公为“昭列侯”,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易公号为“宋义土祖公之神”。该庙受三朝皇帝敕封,历朝奉化县令逢春季必亲往祀之,为奉化境内各庙之首。
1919年至1932年该庙得到全面整修,包括雕梁画栋、题匾额,已初具现今规模,为浙东最宏伟的古文化建筑群之一。民国年间,景祐庙又是卓兰芳、卓恺泽、裘古怀等革命先烈联络、组织共产党浙东支部、农会、农民军,发动群众反暴的重要场所,留下了革命先烈的足迹。
1959年村里建小学一所,庙曾受破坏,后办麻纺厂一个。1978年该厂起火,原庙全毁,只留下门前两石狮。1983年在村民募捐及台湾同胞的资助下按原貌重建此庙,耗资百万;近年来景祐庙已基本按原貌逐渐修复完整。
现景祐庙会为奉化四大庙会之—,旧时到今一年一度传统庙会(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八日),乡民云集,祭祀丰厚,捧抬銮驾,搭建楼阁,“行迎祭”。移至今乡民们仍宰杀全鸡、全羊、全猪供祖域,庙内外张灯结彩,邀请剧团演戏六天六夜,舞布龙、放烟花、鞭炮,传统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卓兰芳,1890年出生在奉化市松岙乡海沿村,是浙江省早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他以松溪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在浙东沿海开展地下工作,建立起宁波地区第一个中共农村支部——松岙党支部。他历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忠义部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兼农民部负责人,浙江省第四任书记、中央巡视员等职。1930年9月8日不幸被捕,同年10月5日在杭州英勇就义。
(应琪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