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部,历史悠久,拥有浙东第一碑

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部,历史悠久,拥有浙东第一碑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部,因地处东横河沿岸,又有横河堰闸而得名。1979年9月余姚、慈溪两县调整行政区域,横河归慈溪县辖。自秦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以后的近2200年来,横河一直归余姚县所辖。横河还出土有称为浙东第一碑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距今有1900余年,碑文完好,现收藏于杭州西泠印社。

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部,历史悠久,拥有浙东第一碑

横河镇位于慈溪市南部,因地处东横河沿岸,又有横河堰闸而得名。镇北融入慈溪城区,东邻匡堰镇,南部和西部与余姚接壤。经杭州跨海大桥上海170余公里。是远近闻名的历史古镇、轴承王国杨梅之乡。1979年9月余姚、慈溪两县调整行政区域,横河归慈溪县辖。目前,全镇区域总面积86.86平方公里,下辖相士地、东上河、龙泉、洋山岗、上剑山、乌山、宜青桥、孙家境、东皈、梅园、童岙、梅湖、伍梅、龙南、大山、秦堰、子陵、乌玉桥、马堰、石堰、彭桥、彭南、天香桥、埋马等24个行政村和1个梅川居委会,2007年全镇常住人口6.43万,外来建设者5.28万。

在慈溪要数横河的历史最为久远。早在距今6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镇南部翠屏山丘陵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童家岙远古遗址位于镇西南隅的童家岙村,深埋在烛溪湖西边的田土之下,1955年村民潘丹奎不知在地里干什么农活,挖出了许多鹿角、骨头、陶器、石器等后来被认定为文物的东西。童家岙遗址与著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相毗邻,属于河姆渡遗址第三层文化。这一遗址的存在一下子把横河的历史拉长到6000多年,据乾隆绍兴府志》引《太康志》载,夏、商、西周横河为舜后庶封地,五帝时代,石堰虞山曾是舜避丹朱之处。春秋战国时,先后为越、吴、楚所属。自秦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以后的近2200年来,横河一直归余姚县所辖。而镇域丰富的地上文物更令人赞叹横河历史底蕴的深厚:横河西南有严光故里客星山和严光墓遗址;镇中心有“神工巧筑七星桥”横亘于东横河的粼粼碧波之上,它是慈溪市唯一的一座拱桥,历经数百年仍巍然屹立;镇中心附近偏南有孙家境村,建于明末的孙氏祠堂,至今仍保存完好。横河还出土有称为浙东第一碑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距今有1900余年,碑文完好,现收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此外,横河的地上文物还有位于梅湖水库之梅梁山的积庆寺“寿”字题刻,位于峙山公园内的宋代古井,坐落于乌玉桥村后的莫子纯墓遗址和位于陈山杨梅山岗的古墓葬群等等,数量之多在慈溪可以说无出其右。

横河历史悠久,历代人才辈出,既有相辅之才,尚武之杰,又有菁华之彦。

汉代有严光严子陵。严光是慈溪县境最早载入史册的人物,名遵,字子陵,西汉末年、东汉初期人。年轻时就很有名望,在游学长安时,结识了刘秀。西汉末年为避王莽乱世,四处流’徙。刘秀登基后,思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几年后,得知严子陵披着羊皮隐居齐国某个地方钓鱼,便立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一连请了三次,严子陵实在推诿不过去了,才终于来到了洛阳。到洛阳后,刘秀亲自来看望他,但他闭着眼睛,不理不睬。刘秀知道这位老友性情高洁、孤介,便抚着他说:“子陵呀子陵,你到底为啥不肯出来辅助我治理国家呢?“严子陵突然睁开眼来,盯着刘秀说:“唐、尧得天下,是因为德行远闻,才使隐者洗耳。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刘秀见一时说服不了他,只得叹息着登车回宫去了。过了几天,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与他谈论旧事,十分投机。晚上,还与严子陵同榻而卧。严子陵在睡梦中把脚搁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第二天太史官上奏,说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对严子陵的猜忌。刘秀听了却哈哈大笑,说:“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没事!”然而严子陵却料定其中必有缘故,他从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倾轧,官场的险恶,便执意不肯再在洛阳留下去了。当刘秀还想要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行,悄然离去,隐居于富春山下。那里有个“严陵濑”,据说就是他当年垂钓之处。后来,光武帝刘秀再一次征召严子陵,严子陵又拒绝了,并索性迁到余姚莪眉山(今横河陈山)隐居起来。严子陵的人品难能可贵,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在严陵濑旁建了钓台和子陵祠,并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赞“高风亮节”闻于天下。南宋嘉定年间,陈山严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风阁,后来还办了个高节书院,今均已湮没,只剩下一块墓碑,保存在慈溪峙山公园里。

唐代有德行、忠直、博学、言辞、书翰“五绝”的虞世南宋朝有师承朱熹的儒学名士孙应时。到了明代更是人才辈出,有谥号忠烈的名臣孙燧等,镇中心附近偏南的孙家境村,一直有“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之说,孙氏宗族,曾经显赫一时,人才辈出,单收入《中国名人大字典》的就有十多名。自宋至清,镇域经科举殿试得中进士者,现已查检出各朝文进士59人,其中榜眼3人,武进士18人,其中武状元1人,受朝廷赐谥号的10人,载入二十四史的11人,七品以上官宦数百人。境内名人著书众多,有文字记录的共1103卷,其中孙应时的《烛湖集》、孙鑛的《书画跋》等15人的著作428卷,收入《四库全书》。

慈溪最著名的古石拱桥——横河七星桥

横河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横河人民还富有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而斗争的传统。

嘉靖年三十四年(1555),倭寇大肆劫掠梅川、上林等乡,所过之处鸡犬无存。乌山胡梦雷,集兄弟子侄健儿等300多人,行阵攻守训练有素,多次奋勇杀敌,屡胜有功。是年十一月,胡梦雷追杀倭寇至上虞断桥,陷寇阵中殉难,同时战死者有其胞兄等百余人。

咸丰八年至十一年(1858~1861),与石堰相邻的黄李鲍村发起以黄春生为首的十八局农民起义,石堰、横河、彭桥一带农民纷纷参加。他们打击地主武装开仓济民,两度攻克余姚县府,后加入太平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横河为中国共产党浙东游击纵队(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的抗日根据地。横河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1941年10月22日晨,“宗德三大”与日军发生“横河七星桥战斗”。10月21日,“三纵三大”大队长姜文光和大队副姚镜人带领部队流动到黄沙湖村,得悉日军明晨要用船运棉花从观海卫去余姚,决定到横河镇附近设伏。谁知那天敌人没有把棉花运出,反而调余姚日军一个中队连夜开到横河镇待机行动。”三大”指战员埋伏在河边路旁,到8时以后,姜文光、姚镜人认为敌人不会来了,决定把队伍拉到横河镇街上去搞武装宣传。狡猾的敌人就把兵力集中到“三大”来路的石拱桥上。“三大”的尖兵还没走上石拱桥,敌人的机枪就疯狂地扫射起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姜文光和姚镜人命令部队后撤突围。姚镜人在战斗中,胸部及左手臂多处负伤,血流如注,但他置自己生死于度外,仍继续顽强地与敌人拼搏,壮烈牺牲。“三大”的伤亡越来越多,不久,姜大队长也光荣牺牲,其余的人在撤到距敌人一里多路时才顶住了敌人的追击,掩护和保存了部分力量。横河镇七星桥战斗,共牺牲大队长及以下指战员29人,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抗日战争、国内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全镇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员众多,仅本籍在册烈士就有36人。(www.xing528.com)

讲到近现代的革命传统,必须说说用优美文笔热情讴歌革命先辈的横河人胡杏芬。《李知凡太太》是迄今为止最早一本以亲身经历的第一手材料描写邓颖超形象的书,文笔清丽自然,刻画真实生动,极富感染力。作者胡杏芬,笔名净三,1914年2月28日出生于横河镇相士地村。20岁那年,她染上了肺病,不得不离开了清华大学外语系,回乡就医。与此同时,她的男友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任男友,却经不住封建势力的压迫离她而去。她受到双重的打击,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936年底辗转住进了北平西山平民疗养院。就在胡杏芬精神消极、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邓颖超(化名李扬逸,人称“李知凡太太”)也来到这里养病。她俩同住一间病房,朝夕相处,很快结下了亲密的友谊。这位“李知凡太太”乐观、敏锐、平易近人的性格,对民族命运的热情关怀,对时局的远见卓识,使胡杏芬深受启迪和教育。在此期间,她又有幸结识了化名“李知凡”的周恩来,她把周恩来看做是自己最尊敬的师长,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他看,请求指教。周恩来读了胡杏芬的作品后,非常称赞,认为她大有可能成为一个女作家。周恩来还深入浅出地向她讲抗战形势,讲民族前途和青年的责任,引导她从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去。3个月以后,邓颖超离开了北平,到了武汉。1938年冬,胡杏芬收到署名邓颖超的来信,才知道“李知凡”夫妇原来是共产党的著名领袖。她激动异常,一口气写了这篇优美朴实的叙事散文《李知凡太太》(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并由中国“三S”研究会上海影视部改编拍摄成电视剧)。不幸的是,正当胡杏芬走上革命道路的时候,因病情恶化于1940年秋溘然去世。邓颖超一直将胡杏芬的照片、文章、手稿带在身边珍藏着,直到1978年找到胡杏芬的亲属。

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横河经济的发展,勤劳、智慧、勇敢的横河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

横河曾紧倚大海,多渔盐之利。历史上煮海为盐,制盐业十分发达,并有盐场之设。春秋战国时期,翠屏山丘陵北麓有制盐业兴起,唐已置余姚盐场于石堰,北宋余姚盐场改称为石堰买纳场,年产盐量达64376石,占浙江盐产量的29.1%。时石堰买纳场商贾云集,大量海盐运销全国各地。明代永乐初年筑成新塘,盐田北移,至大古塘北10里余,场区广阔,共分6仓。明朝天顺年间,盐田移至新塘以北。至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场区东至鸣鹤场,西至上虞金山场,南至利济塘,东西宽55公里,共有5团。至清末,石堰盐场仍为我国东南最主要的盐场之一。

横河杨梅

随着土地淡化,盐田北移,而变淡了的土地上广泛种植了棉花、蚕桑。南宋时横河引入棉花,至元代镇域已大面积种植。随着棉花的大量生产,手工纺织也发展起来,时棉、丝棉混纺的彭桥“小江布”蜚声全国。关于彭桥“小江布”还有这样一段历史记述:在宋之前余姚仍沿袭旧有的丝织方式,“厥功甚艰”,宋亡十多年后,在杭州湾北岸的松江,来了位海南的崖州女子,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纺机,教人捍、弹、纺、织、人人称之为“黄道婆”,《辍耕录》载: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它郡,家既就股。纺织技术很快传到南岸的余姚,生产出了有名的“小江布”,区别于“松江布”而后来者居上。

说到地方名产,除上面讲到的两种外,横河杨梅更加有名。横河杨梅从过去山农的时令水果发展成为今天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横河推销自己的第一张名片。横河种植杨梅由来已久,明朝嘉靖年间,孙家境人孙中乙未科榜眼,人翰林,累官礼、吏两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因长期居于北京,不免思念家乡。一年,参加会试的南方读书人来拜会这位老前辈,吟诗饮酒,各自炫耀家乡货物。这更加激起了孙思念故土的浓浓乡情,他文思泉涌,即席赋诗,其中一首专咏家乡的杨梅,称誉烛湖佳品更堪夸。湖广右参议蒋劝能深表赞同,也以为天下杨梅当数“烛湖第一”。“慈溪杨梅甲天下,横河杨梅冠慈溪。”“烛湖”荸荠种杨梅更是为全国之冠。1996年,横河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近年来横河镇积极探索杨梅加工新路子,对杨梅进行了一系列开发,现在杨梅真空包装鲜果、杨梅烧酒、杨梅饮料、杨梅干红等远销国内外市场。昔日作为点缀的时令水果,正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横河草莓

如果说“小江布”是横河历史上的工业名品,那么轴承就是横河今天的工业名品。1984年5月,相士地村(当时叫旭光大队)胡先根与上海轴承研究所取得联系,并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办起了横河第一家微小型轴承厂。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后带动了本地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轴承企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终于造就了一个以相士地村为主的块状经济。目前,横河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微型轴承出口基地,被誉为“全国微型轴承之乡”。全镇有环驰、慈兴、金帅、福达、金鹏等轴承生产企业200多家,拥有“CW”、“HCH”等著名商标,在英国、中东等17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登记,轴承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施立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