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位于宁绍平原中部,南枕四明山余脉榜佬山,北濒杭州湾。329国道和中横线一南一北横贯全镇,桥头天桥架于国道之上,实现了至宁波“半小时”和上海“两小时”经济圈。
桥头又名小桥头,以地处里仁桥头而得名。据《慈溪县地名志》载:“小桥头村早年村四周掘河,往北造一小石桥,名里仁桥,后桥边集市兴旺,遂以小桥头名村。”桥头古时为越、吴辖地,秦统一中国,建郡县制,桥头隶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清宣统元年(1909)属林东乡。1930年建桥头、双河、孙毛等乡,1940年属双桥乡。1950年4月分设双桥、双湖、桥头3乡。1954年9月划归横河区。1956年,3乡合并建桥头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析置大队,改称桥头、双桥管理区。1962年合并为桥头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改制,复称桥头乡。1992年5月,桥头乡与原逍林区三管乡(原乡境由旧盐场杜家团所属上管、中管、下管3片组成,故名三管)合并成新的区划,定名桥头镇。现镇域面积38.8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79万人,暂住人口2万余人,辖毛三斢村、丰潭村、潭河沿村、五丰村、烟墩村、五姓村、小桥头村、上林湖村和小桥头居委。镇政府驻地小桥头村。
栲栳小溪瀑
栲栳山又名仙居山,位于上林湖南侧,巍峨屹立,气势雄伟,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其景致以漫山翠盖、清澈瀑布和古拙建筑最令人赏心悦目,素有“仙山神瀑,飞珠溅玉”之美誉。唐宋时上林湖楞楮山一带十分兴旺,窑场林立,商贾云集。东峰之下有梁大同元年(535)建的仙居寺,又称隆庆寺,殿塔耸立,规模宏伟。西峰之下有后晋天福七年(942)建的清波院,至今茂林修竹,遗迹可辨。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教授诗曰:“看竹何须问主人,满山翠竹碧森森,他年曾过山阴道,不及上林十里程。”在似仙似幻的栲栳山,有一个神奇而迷人的碧潭,这就是著名的西湾王龙潭。王龙潭原名叫米筛龙潭,因潭大如米筛,深不可测而得名。王龙潭最大的特点是“可亲可近”,上游米筛瀑布集栲栳山水精华,如雾如帘,如雪如玉。向北望去,苍松、修竹、油桐、碧桃、杨梅、山茶满山盖翠,野趣盎然。山下公路如玉带似的飘落在溪边丛林之中,下瞰碧潭,波光潋滟、莹洁如玉,四周山石磊磊入画,绿藓蔓藤倒挂。清代叶元尧诗赞王龙潭:“绕潭杂茸草,分润及秋绿。”
王龙潭最迷人的要数雨后观瀑了。大雨到来,仰观四面危崖,瀑布如蛟龙人海,声如惊雷;小雨季节,瀑布似西施浣纱,轻柔飘渺,其声若风箫牧笛,委婉动听。
栲栳山一覆一仰的两块巨石,称为松杠石
栲栳山还有几处绝佳的石景,其中之一就是位于栲栳溪旁的松杠石。松杠石的美,美在四周汇崖,瀑、潭、溪于一景,集雄、险、奇、秀之大成。石旁云雾绵绵,曲径幽幽,山泉汩汩,鸟声啾啾,诗情画意,真可谓“丹屏翠壁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相传南宋莫子纯在栲栳山西麓读书时,常攀缘瀑布岭到松杠石前祈求状元桂冠。景区内另有栲栳飞瀑、石拱桥、泥鳅石和蛤蜊石、平平顶茶园、石谷亭题刻、石屋洞胜景、唐代普济寺和明代国护庵等景点。
上林湖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形成于万年前的一次较大海浸,是杭州湾沿岸众多泻湖中的一个。大自然创造了上林湖特有之美,因而也使上林湖有了—个动人的名称上林。上林者,山林超群之意也,因为大自然赐予上林湖一带山地肥沃,树木茂盛、鸟兽群居,实是林上之林,所以人们就叫它“上林”了。“上林”的名称,北宋以前就有了。根据《高氏追云堂家谱》记载:“始祖高发由括苍山迁至上林定居。”高发系北宋太平兴国(976—981)年间进士,官封太学博士。可见北宋以前,已有上林的名称了。高发是一个大官,他所以会定居在这块海滨山区,是因为这里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高发的第七代子孙高佑在一首诗中写道:“湖上人家万木村,白云得护读书门。”可见上林湖实在是“上林”。关于上林湖的名称,也有另一种说法:汉至唐代已有古窑群,统称“越窑”,亦称“贡窑”、“官窑”。因为把贡品献送到皇宫内的“上林苑”,所以当地百姓就把越窑称为“上林窑”,而这个地方也就统叫上林,湖叫上林湖了。不管名称的由来是哪一种,都是上林湖特有之美。
上林湖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上林湖越窑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据考古调查,环湖周围遗存着东汉至北宋时期的青瓷窑址近120处,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20公里的湖岸上,闪烁着历史的光辉,展现了越窑从创烧、发展、繁盛至衰落的整个历史轨迹,故有“露天青瓷博物馆”之称。越窑的渊源可上溯到生产原始瓷的商代中期,历经近2000年的演进,至东汉晚期成功烧制出青瓷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越窑鼎盛时期为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衰落于北宋晚期,至南宋初停烧,烧造青瓷历史长达千年之久,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
上林湖不仅是唐宋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同时也以秘色瓷发源地而闻名遐迩。晚唐时,上林湖窑场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瓷器的最高水平。据嘉靖《余姚县志》记载:“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录废。”唐晚期,秘色瓷被作为地方贡品,千里迢迢送往长安,出现在大明宫,秘藏于内库。唐懿宗还钦赐一批秘色瓷给皇家寺院法门寺,以供奉佛指舍利之用。有关越窑生产秘色瓷的记载,最早见于中唐之后文人墨客的诗文佳作中。唐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诗首次明确点出当时越窑已生产出颜色青翠的秘色瓷,并以千峰翠色形容其釉色。
千古绝唱的上林湖越窑青瓷,美如冰、质如玉,上贡朝廷,下供庶民。唐中晚期开始,随着海外贸易的昌盛,越窑青瓷已远涉重洋,大量外销。考古资料表明,在韩国、日本、印度、伊朗、埃及、苏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土了唐至北宋越窑生产的青瓷器。越窑青瓷的对外输出,不仅推动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2006年12月,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通天楼位于小桥头村,民间号称“前厅后堂,四明二廊,九十九间走马楼”。这座青砖黛瓦气势恢弘的古建筑大院楼,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庞大的建筑群至今保存基本完好。通天楼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余姓豪宅,整座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迎圣桥(现已改建),有奉圣旨敕造之说。整体布局为五开间二层楼。正屋四进,外加已倾圮的门楼共五进。分别为门楼、明间、正厅、衣言堂和后进。
上林湖畔瓷片
这座百年古宅,无论是门窗小景福禄寿喜,或者是建筑部件额杨雀替,梅雀蝠鹿,皆寓意深长,雕刻精细美观、线条流畅。置身其间,清静幽雅的环境使人遐思万千。
出生于慈溪市桥头镇小桥头村车头高地的我国著名文化史学者余秋雨在2001年踏访故土时曾说:桥头余家,最大的祖宅是“九十九间走马楼”。“我们余家流落此间,也曾有过一段不知由来的辉煌。”余秋雨在《桥头余家》中如是说道。(www.xing528.com)
据老人们介绍,这幢房子的第一位主人,是从事木材经营的商人。木材堆放场地,在房子的西南方,叫树行漕。当年每逢十多只洋船泊于门前的河上,主人便要搭台唱戏,热闹非凡。后来干脆在东北角建了一座戏台,但这戏台破掉了风水,一户家资万贯的巨富,顷刻间便烟消云散,走向了破落。这一传说虽然缺乏科学性,但商场如战场的道理古今同一。通天楼虽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宏伟的身姿、廊楼相连的格局和那些精美的雕刻艺术,至今仍具科学和艺术的价值。2003年,通天楼被慈溪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
“天限西东设漾塘,双河宁绍两分疆。镇龙桥下通邻好,镇邑龙沙一脉长。”这是清范观濂在《漾塘》中对双河堰的描述。双河堰又名双河塘,俗称漾塘,位于桥头镇烟墩村。长约3华里,宽8米,高2米,塘之二壁采用条石层层叠砌,犹如一座水上长城,把一条大河自南而北隔成东西二条河流,双河之名可能源出于此。
双河堰历史上一直处于慈溪余姚两县水系交界处。因余姚游源诸地地势高于慈溪鸣鹤,如遇连续暴雨,上林之水泛溢,直淹慈溪鸣鹤等地,数万亩农田一片汪洋,乡村农舍如同泽国,百姓屡遭水患侵扰、慈余两县为使百姓免受水害之苦,共同创建了抗御性水利工程——漾塘。唐景隆元年(707)邑人又创两闸于漾塘。
千百年过去了,内河运输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但双河堰仍像一条“长龙”静静地卧躺在三北大地上,继续承担着节流、排涝、灌溉的使命。2003年,双河堰被慈溪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
桥头镇亦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仅说一说莫子纯和余秋雨。
莫子纯,字纯中,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今桥头镇上林湖村人。他的叔父莫叔光是隆兴元年(1163)进士,除著作佐郎。光宗初,兼权中书舍人。莫子纯以叔父恩荫补官,在锭试及试江东运司中都得了第一名。庆元二年(1196),礼部考试又得第一,当时宁宗皇帝下诏,“免廷试,准礼部序次赐进士”。按宋朝规矩,皇族与公职人员不能取为状元。于是,把第二名的邹应龙取为状元,莫子纯成了第二。但是,家乡的老百姓不买账然叫莫子纯为状元。
莫子纯中进士后,历任平江军节度判官、秘书省校书郎、著作郎、中书舍人等职。他秉性刚直,不趋炎附势,不巴结权贵,遭到排挤。
嘉定八年(1215),57岁的莫子纯在郁郁不得志中死去。莫子纯“性姿聪悟,博闻强记”。他年轻时曾住在上林湖栲栳溪旁刻苦攻读。莫子纯的坟墓在离读书墩约15公里的今慈溪市横河镇乌玉桥桃园乌玉山南坡,墓壁用三合土夯筑,墓前原有水池和石柱。2003年,慈溪市政府将莫子纯墓列为文物保护点。
余秋雨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和教育家,1946年8月出生于今桥头镇小桥头村,并在小桥头村读完小学,老宅犹在。10岁时,余秋雨随父母迁居上海。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余秋雨在大陆和台湾连续出版了中外艺术史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艺术创造工程》等,共约150万字。在国内,他率先以专著的规模对世界上14个国家戏剧理论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研究,又率先系统地以观众心理学研究了戏剧的审美生命,以文化人类学研究了中国戏剧文化,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曾获得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文化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余秋雨在故乡
离开故乡40多年了,在余秋雨的心中时时刻刻惦记着故乡桥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余秋雨多次回故乡桥头,找寻那童年的梦。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也成了他许多著作的题材。在《寄语故乡》一文中,余秋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深切怀念:“故乡对文化的尊重,年轻的老师对教学的虔诚,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村俗娱乐、节庆庙会,对我们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使我们能够带着满身土气、满口乡音和一颗具有充分吸纳力的心灵,跻身文化殿堂,并越走越深。”
(陈凤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