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范市镇:位于东海之滨,慈溪市东部乡镇

范市镇:位于东海之滨,慈溪市东部乡镇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市镇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是慈溪市的东部乡镇。1983年改制称范市乡。1984年6月复称范市镇。1992年5月撤区并乡镇,灵湖、沿海二乡并入,仍称范市镇。镇所在地为范市。范市镇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其中“火流星”和“魔术”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坐落在范市镇南部的河头村,区域面11.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2500多人,方姓人口占1700多,是宁波市内最大的方姓村落。

范市镇:位于东海之滨,慈溪市东部乡镇

范市镇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是慈溪市的东部乡镇。北临杭州湾海域,与上海仅一水之隔,南与宁波江北区、镇海区隔山相连,是一个依山临海的平原镇。地域南北狭长有12公里,东西最宽处为7公里,最窄处不足2公里。

全镇辖区面积28.5平方公里,人口3.26万人。有耕地面积16405亩、人均耕地面积0.72亩,山地12143亩,海涂12080亩。下辖新街1个居委会,小施山、太平闸、王家路、杨高、河头、黄杨岙、淞浦、新西、新东、潘岙等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湖滨路58号。

范市镇千年古樟

范市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因明代杨、范两姓居住,始称“杨范”,后范姓人众,范家成市,于是称范市。自元代至明清属镇海县灵绪乡,1935年设范市镇,1946年与灵湖乡合并复称灵绪乡。新中国建立后,建灵绪乡人民政府。1950年6月析置范市镇。1954年10月从镇海县划归慈溪县。1956年,东湖、沿海二乡并人,仍称范市镇。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分设3个大队,后改范市、灵湖、沿海3个管理区。1961年10月建范市公社。1970年5月~1972年12月灵湖公社曾经并入范市公社。1983年改制称范市乡。1984年6月复称范市镇。1992年5月撤区并乡镇,灵湖、沿海二乡并入,仍称范市镇。2001年行政村撤并,将原有18个行政村、2个居委撤并为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2008年6月,慈东工业区、龙山镇、三北镇、范市镇合并为龙山镇。镇所在地为范市。

原沿海乡因海而得名,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1950年5月始建沿海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并入范市镇,1958年10月属龙山人民公社沿海大队,1959年2月称沿海管理区,1961年10月建沿海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制复称沿海乡,1992年5月并入范市镇。

原灵湖乡因境内有灵湖而得名,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1935年建灵湖乡,1946年与范市镇合并称灵绪乡,1950年5月复置灵湖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至1958年10月划归东安乡,1958年10月属龙山人民公社灵湖大队,1959年2月称灵湖管理区,1961年10月建灵湖人民公社,1970年5月至1972年12月灵湖公社曾并入范市公社,1983年7月改制复称灵湖乡,1992年5月并入范市镇。

范市镇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东部,地势南高北低,大古塘(现329国道一带)以南为近山平原及丘陵地带,大古塘以北至海滨,是因海涂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平原地区因地势高差,虽河道纵横,流向多从西南向东北海闸泄排。位于西南部的灵湖水库,是本镇蓄水抗旱的重要湖泊。境西有淞浦,全长14700米,是范市、掌起两镇灌溉、排涝的主要河道。

范市原为半稻半棉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花种植业已逐渐为草莓蔬菜果树等所代替,主产粮食仍为水稻,在农业经济向现代模式转型中,大力发展杨梅、黄花梨、葡萄等多种水果和20余个“无公害蔬菜”,鱼、虾、蟹、贝类养殖取得成功经验,现已开发海滩养殖面积12080亩。

农业主要种植青刀豆、小菘菜、绿花菜、芽甘蓝等蔬菜品种,年销售3000多吨,年销售额450多万元。

镇域内被列为古村保护的方家河头村,将古村上千年的香樟,连同村里其他数百年树龄的银杏、檀树、木荷等一道,规划成河头村古朴典雅的生态风景线,“访古村、采杨梅、吃海鲜”已成为农业“生态、休闲化”的一个亮点。(www.xing528.com)

范市镇的经济真正发展在于工业的兴办。20世纪70年代起,范市面上镇改名创办乡镇工业。工业在范市的经济发展中居首要地位。全镇已有中小型股份合作企业或私营工业企业562家,初步形成了家用电器、模具制造、塑料加工、五金机械、日用化工、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镇企业共获各类专利授权47项,市级名牌产品1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根据产业发展和竞争特点,范市做强家用电器和模具制造两大核心产业,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

董孝子铜像

家用电器制造业的产值已接近全镇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小家电(食品加工机、电风扇、电暖器电烙铁等)、水家电(洗衣机、饮水器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行业发展迅速,打造了一群以“西贝乐”“永生”“长风”为主的知名品牌群体。

范市镇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其中“火流星”和“魔术”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镇里先后成功举办了3届全民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有90%的村已创建城立村落文化宫,目前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都至少有一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杨高村的“打更队”更是被评为宁波市“一村一品”特色文化。范秋波的农民画农家乐”、“牧歌”、“深秋”等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国家级的大赛中获奖。

范市镇也有文化底蕴,河头村是慈溪市及慈东地区唯一的一个历史文化古村落,也是乡村旅游特色村之一。坐落在范市镇南部的河头村,区域面11.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2500多人,方姓人口占1700多,是宁波市内最大的方姓村落。它是一个古村落,村内古民居依山而建,石板路渐行渐远通向山岗。村内古迹众多,风景秀美,形成以古屋、古树、古井为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古屋以刺史第、益新门头、思本堂大屋、洋房等一大批的明清及民国建筑,散落于村内各处;古树以千年大樟树、八百年古银杏、鸳鸯棒慈溪最大的桂花树等为代表,两百年树龄以上的大树有数百株,构成了河头村绚丽的自然景观;古井有汤和挖掘的大小天井、三北三大古井之首的方井,以及兰池、耦池、砚池、石井龙漳等。其实历史河头上最著名的景点,是宋代被称为明州四绝景之一的正觉禅寺内的清风轩。现存兰屿、香溪、思本书院;老虎亭、上王庙、十里桃花岭等等,满村即是景。河头村在2003年被定为慈溪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这里的古迹还有董孝广墓。在范市镇黄杨岙村,北依达蓬山,面临窑湖,风景优美,当地称董家坟头。可惜在1958年墓园被毁,但遗迹依然,尚可瞻仰。

慈溪典故源出董黯。东汉句章孝子董黯,字叔达,侍母至孝,母患痼疾闻大隐溪清洌甘醇能祛病健身,遂不论寒暑长途汲水奉母,董母疼儿徒栖大隐,临溪搭茅屋而居。“母慈子孝”的事迹传入朝廷,汉和帝为此下诏旌彰,但黯依然朝夕侍母,乡里有感董黯孝行,就将大隐溪改呼成慈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句章故地复县,为纪念董黯,弘扬孝道,便以“慈溪”名县。千百年来,慈溪人民一直乐道这曲“母慈子孝”的掌故,可谓“一曲慈溪水,千秋孝子名”。

(姜建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