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墩街道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代在这里筑塘,因卦象座居于坎位,故称坎塘,后为防海,在塘边筑一高数丈之高墩,当地居民就取坎培之“坎”字与高墩之“墩”字,作为家乡之名,称坎墩。
坎墩街道位于杭州湾南岸,城区北部,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慈溪大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境地貌平川,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
坎墩原属绍兴府余姚县,明末清初,东部归梅川乡辖制,西部则属云柯乡辖制。清时属保德乡。民国29年(1940)置坎墩镇,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直塘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坎东、坎西复并为坎墩镇,次年直塘乡并入。1958年后,先后并入直塘公社、幸福公社和坎西公社。1983年9月改制称坎东、坎西乡,次年6月坎西乡改制为坎墩镇。1992年5月的“撤扩并”,坎东、坎墩两乡镇合并为坎墩镇。2001年10月,坎墩撤消镇级建制,设立街道办事处,并入慈溪中心城区。全街道总面积30.32平方公里,下辖四塘南、沈五、坎西、直塘、坎中、新潮塘、三群、二灶市、孙方、三四灶、坎东、五塘新村等12个行政村和1个坎墩街居委会,常住人口4.8万人。
坎墩人烟稠密,自然村落40多个,从他的村落的名称看,可见世代居住在坎墩的居民,他们的祖先都来自四面八方,有筑塘的公民、盐民。坎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数百年的积淀,形成了海塘文化、移民文化和商贸文化三大地方文化体系。
海塘筑起坎墩的特有文化。慈溪人大都居住在塘堤两岸。村与村之间没有明显分界线,坎墩就在塘路旁。坎墩的村民不少是随筑塘围垦而迁入。明代成化七年(1471),建成潮塘,又称新御潮塘。万历《余姚县志》记载:在永乐(1403—1424)初的新塘筑成后,“沙孺益起,海水北却十里,御潮塘自是斥地之利岁登”。潮塘建成以后,在坎墩段的潮塘南侧,就陆续有外地移民来此围垦、耕牧,逐渐形成村落,居于东段的称东潮塘村,居于西段的称西潮塘村。筑塘围垦的居民,沿坎墩搭舍建房,生息于兹,沿塘而居,生息繁衍,代代相传。到了清代已经是“十里横塘聚万家”,这是清代“中兴”间沿坎塘村落连片的真实写照。上坎塘(俗称二塘)与直塘(坎塘的分支)以及五灶塘(坎塘)南村、五灶塘下村、央水塘村(坎塘的坎东段)等村落的名字至今依然焕发活力。这就构成了围垦文化。
坎墩是慈溪典型的移民集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从四面八方而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除筑塘围垦迁入外来民众以外,灶户即煮盐户,是煮盐为业的,也是移民重要来源。坎墩一带的灶户旧属石堰场,由于宋元灶地离海较远,地熟卤淡,经过垦殖而形成为良田。明代实行“改盐为析”的政策,军队、民众与灶户纷纷争夺田地。绍兴府推官为此在坎塘、潮塘之南筑堤为界,塘南由军、民共同开发,塘北成为盐民的产业。为发展盐业,招聘外来的运输船户、渔民及农户来灶场煮盐或租种灶地耕种,这些民众都落籍石堰场,成了灶户。这批灶户应该是坎墩最早的移民o清代允许灶户私自煎盐,实施“摊丁人亩”政策,取消了灶丁的人头税,调动了灶户的劳动积极性,坎塘北面的榆柳塘(三塘)、利济塘(四塘)等海塘的修筑使灶地不断扩大,致使邻近绍兴府的山阴、会稽两县的民众纷纷来盐滩灶地。《余姚六仓志》记载:“乾隆以来丈地分丁,近数十年山(阴)、会(稽)客民入境,原赁卤地刮滩晒蒸卤,六仓丁户悯其穷无所依,既赁之是,或弛其租,由是来者众。”位于利济塘的坎墩绍兴舍头与这段历史有关,这是当时绍兴移民聚居的盐灶所在。当然,由于在坎墩经商也有不少外来移民进入。
新中国建立后,坎墩亦增添不少外来移民。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上海、杭州的不少女知青嫁坎墩的小伙子。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坎墩的乡镇企业发展,又有不少外地女青年远嫁而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坎墩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坎墩经济的发展。
商贸文化是坎墩文化的一大亮点。坎墩工商贸发端较早,历史悠久,素有“十里长街”之称。在坎墩还是涂滩灶地的岁月之中,已经有集市,不仅有服务灶户的“行贩”,也有异地到坎墩销售的商贾。明代筑堤围涂以来,四方的移民陆陆续续迁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断增加,工商日渐兴旺,由于坎墩的鱼盐之利,棉茧之饶,且南有腹地、北通海口使不少客商云集坎墩。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集市点,即六灶市、二灶市、周家路市和直塘市,其中周家路市、二灶市是两大中心集市。
二灶市的贸易市场在二灶老街,明末清初创市,早晚开业,货客汇集,海鲜、农作物、瓜果或销或贩,市场十分活跃。而周家路市创市更早,约在成化十五年(1479),在周家路十字街口的东西两端约200米之内已是农副产品市场,货源充足,山货、海产交易频繁。这表明嘉道年间,坎墩的十里长街工商贸业已经有一定规模。浒山人潘羽时为诸生,他在《海村竹枝词》中就有“朝夜庄开称桂檐,灯红花白共摩肩。东庄探价西庄卖,细剔剪边鹅眼钱”的诗句,对当时坎墩早夜市收集棉花的情景作了描述,由此可见坎墩的商贸发展情况。(www.xing528.com)
清末民初,坎墩作为浙江省最大的集镇之一,为当时姚北著名的山货、药材、渔盐、棉茧等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我们从光绪五年(1879)坎镇街市中出现的《坎镇各店整规启》中可知当时商贸发展。启文说:“维兹坎镇,实隶海滨。乡邻聚数万户之多,市肆张百廿家之众。农余粟而女余布必须以有易无。坐曰贾而行日商,每顿厚生”。晚清诗人胡杰人在他的《坎镇竹枝词》中曾以“十里横塘住万家”诗句描述坎墩其时人气之旺、商业之盛。老街的周家路集市亦十分兴旺。胡杰人的诗中也有所述:“自来风俗重耕桑,会值农忙蚕亦忙,共说今年丝布贵,周家路市有新货”。民国期间,周家路江可通航20吨级船舶。其邮电事业发端较早,民国元年(1912年)周家路设置邮政代办所,民国36年(1937)通达电话。周家路市街路两侧店铺林立,有油烛店、南货店、米行、布店、药店、山货店、大饼店、酱油店、绢丝店、棕棚店、烟酒店、鞋店、钉店、糖坊、染坊、茶坊、肉铺、锅铺数百家。2005年《慈溪日报》报道坎墩发现“恒昌”麦冬行印章一枚,印面较大,内容翔实,这就证明坎墩在清末民初已经成为药材麦冬的主要集散地。此外,有当铺、钱庄。坎墩一天有4次集市贸易活动,半夜市进行海鲜交易;早市农贸结合,晚饭之间有夜市,同时,随着潮时,还有机动市进行贸易。机动市就是应潮时而设。海滨的人都知道“潮时”,当渔民把海货挑到集市时,想吃鲜货的人们就会去赶集,购买各种海鲜。每逢庙会、节日、朔望和除夕,这里更是货多人盛,熙熙攘攘,交易频繁。
“十里长街”名人辈出。清时有著名诗人潘朗、施烺、诗人兼名医胡杰人、举人胡价人;近代有原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费德昭、著名诗人施叔范等乡贤。
潘朗,字镜夫,号箸槎,嘉道年间诸生。慈溪浒山人。著有《楚游草》、《海村竹枝词》。《姚江诗录》卷四载录潘朗的《海村竹枝词》9首。对家乡慈溪风貌进行描述。施烺,字焕其,号庶溪,又号少谷,谱名于元,其宅居为“宜过居”,成为诗歌沙龙,施烺也成为诗友心中推重的主持者。他的《宜过居诗集》、《目耕斋杂作》就是在“宜过居”写成的。遗憾的是这二本书稿没有付梓,至今已散佚。施熄流传至今的仅有十余首诗歌和遗文,保存在《两浙輶转轩录(续编)》、《姚江诗录》、《余姚六仓志》及《余姚沙墅施氏宗谱》之中。这些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言志,都体现施烺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个性言清丽,勾勒细《烛湖》是其代表作。胡杰人,则是晚清诗人,字芝麓,且有践指,号指六异人,坎墩人。著有《剩馥吟稿》,好奕,家有赛竹楼,藏古今名画,精通医术,有《医商》一书行世。《余姚六仓志》载有胡杰人《坎镇竹枝词》8首,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商贸繁荣做了阐述。
费德昭烈士更是坎墩人的骄傲。费德昭,字潜斋、化名昭洞,坎墩人。生于1877年。他立志报效国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保德小学、储德小学校长,姚北水巡队队长。大革命期间,投身工农革命,根据竺清旦、郭静堂意见,组建浙东人民自卫队,任余姚县纠察队队长,负责维持地方治安。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逆流奋击,遭到反动政府通缉,1930年秋天,按照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的指示,费德昭组建浙东工农红军第1师,任师长。当时,一些亲友好言相劝不要再干此事。费德昭坚定地说:“知不可为而为之革命之所以可贵,死生于我蔑如也”。短短的一句回答,道出了费德昭坚定信念、百折不回的革命本色。1931年在上海被捕,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坚贞不屈。1932年6月25日被枪杀于浙江陆军监狱,时年56岁。烈士的殷红鲜血,染红了历史的丰碑。
现当代的名人也有不少。著名连环画大师胡若佛,历史学家胡玉堂,美国总统奖获得者、数学家陈贵强。
说起现今的生活,坎墩人说是感到非常满意。这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南通329国道和杭甬高速公路,境内交通网络五横五纵,连通东西南北,旧貌换新颜。胡杰人曾以“十里横塘住万家”等诗句描述过坎墩商业之盛。改革开放后,这里的工商贸发展更为迅速。服装针织、机械电子、家用电器、汽摩配件、塑料化纤等行业在坎墩迅速崛起,并相继成为支柱产业。
(乐承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