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

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西北,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全镇境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全镇下辖湖堤、汝东、临山、临南、临城、临浦、临海、兰海、梅园、邵家丘等10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人口4万余人。临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

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

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西北,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全镇境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全镇下辖湖堤、汝东、临山、临南、临城、临浦、临海、兰海、梅园、邵家丘等10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人口4万余人。

临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临山原名庙山,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在门山上住着一个名叫姚娘的妇女,她善于理财,致富以后又做善事,乡人有困难都能得到她的帮助。姚娘死后乡民就在她居住的门山上建庙祭祀,门山因此改名庙山,而且在这一带设姚娘里。南宋将这块地方称为庙山。到明初东南沿海一带常有倭寇出没,信国公汤和见庙山地势险要,为余姚、上虞两县北部海口要冲,于洪武二十年(1387)在这里筑城建卫,因其地面山背海,环卫皆山,故称临山卫,庙山就此改称临山。

史料显示,临山是经过这样的历史沿革唐为姚娘里,属东山乡,唐代的《十道志》记载说:“余姚置十五乡,各乡置里。东山乡领里六:李春、姚娘、安僧、余福、余支、蒋德。“如果从唐代行政归属算起,临山至今已有近1300多年的历史。宋熙宁三年(1070)实行保甲法,改里为都,临山属3都,明、清两代,县、乡编制基本不变,临山属余姚县东山乡三都辖地。宣统元年(1909),余姚县改15乡为45乡,临山开始单独成乡。当时临山乡辖巷村、任村、方村、老寨村、前后李巷村、城隍涂村、陶家堰村7个自然村,人口9220人。

民国初袭清制。1918年,临山乡有户数2430,人口男5362丁,女7359人。1930年,余姚县就清45乡改划为7区、25镇、163乡。其时临山归属第四区,亦称湖堤区,区公所设在临山镇内财神店。原临山乡分为临山镇、临北乡、临西乡、临海乡。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次年整编。余姚下设8区、10镇、55乡。临山为区,辖临山、泗门两镇,上塘、中河、兰塘、湖堤、明风、四海6乡。

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保甲制,调整行政区划。1950年4月,余姚设12区,临山为区,辖临山镇及湖堤、湖南、临海、湖北、杏山、中河、兰海、横塘、高桥、上塘、韩厦、兰塘共1镇12乡。

1954年,余姚、慈溪县界调整。临山区辖临山镇和杏山、湖堤、明风、上塘、中河、兰塘、高桥、韩厦共1镇9乡。1956年2月,撤区并乡,临山区镇名称撤销,改为临山乡,辖原临山镇、湖堤乡、湖南乡全部及原兰塘乡3村,高桥乡2村,明风乡6村。1958年公社化后行政区划屡次变动。1992年,余姚市撤区扩镇并乡,原临山镇、湖堤乡、临海乡、兰海乡合并为临山镇。

外地人认识临山,还得从临山的商贸活动开始。临山的商贸活动比较发达,最早可追溯到宋元两代,随着海塘的逐渐修筑,海涂可耕之地扩大,绍兴、上虞等地贫民纷纷迁入,在垦殖区内搭草舍定居,有的耕种,有的从事捕捞、煮盐。人口的增加,生产项目的多样,临山的集市逐渐兴旺,成为余姚西北贸易和交通运输的中心。

明初建卫以后,临山作为一个军事重镇,人口剧增,仅卫所官兵编制就有6000多人,加上将士的家属和本地的居民,人口约在万人左右。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穿、用,需要生产、供销的渠道,这就为临山经济的多层次发展和商贸业的兴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明嘉靖《临山卫志》所载,当时临山的物产资源已很丰富,品种繁多,粮、麻、瓜果、蔬菜、药材、竹木、海鲜河味、花草几乎应有尽有。

清代,由于撤卫,令军民各营其业,卫所的性质已经从军事为主转变为商贸为主。驻守当地的将士都成为地方上的劳动力,有力地促进了临山商贸业的发展。雍正时修撰的《东山志》这样记载着临山:“旧有市,自东门至西门,百货丛集,号小扬州。”可见清初,临山商品经济已相当发达,被人们称为“小扬州”,为世人瞩目了。

当然,临山在清代的庙会也十分兴盛。城内有“十庵九庙”,庙亭多、庙会多,对远近的客商有较大的吸引力。九月二十日的天妃宫娘娘庙会最大,时间3至5天,正值棉、稻丰收,农民手中有钱,进行物资交流。沿街都是店铺,店铺之外,商摊遍地,除了三里长街,还延伸到倪桥头、卞家弄、十字路一带。所经营的项目,有吃、穿、用的商品外,还有小热昏卖梨膏糖、草药摊、补镬修锁。东城河、西城河、内城河面,停泊着陶器船、铜铁锡器船、山货船和柴船。摊多成集,货多成市,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繁荣了临山的集市贸易。

民国期间,临山的工商业尽管有所衰落,但镇内的三里长街上依然店铺林立,百业咸集。南货店、京货店、药店、烟店、油店、木店、山货店、水果行、花行、点心店及磨坊、染坊、鞋坊、木作坊、棕棚作坊、金银作坊、铜匠作坊、典当铺应有尽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安定,临山商贸又开始兴盛,但“一化三改造”后,集市贸易呈现一花独放的局面。1985年,镇政府出资6万元填平倪桥河,搭建800多平方米的棚架市场。1992年临山又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临山镇综合市场,有力地推动了临山镇的经济发展。(www.xing528.com)

临山是历史上重要的驿站。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不少战事。由于临山面海背山,历来成为兵家必争的地方。东晋未孙恩农民起义军曾在临山西二里小山上结寨以拒官兵,晋将高雅之率兵追剿,在临山东北三里高阜处建大寨、小寨以屯兵。到宋代在这里设庙山寨屯兵,为海防要地。元代设庙山巡检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建临山卫,并用纯石依山势砌就长5里余、高2丈的城墙。到永乐十六年(1418),城墙又加固修整,设4座城门、1座水门,门上各有谯楼,东、西、北三门还建月城。4座城门外围有护城河,河上各置有吊桥。卫城内建粮仓,设有3个教演场。驻军营房口掘井72口,驻守的总兵力最多时曾经达近万人。《筹海图编》说:“临山卫坐当要冲,东接三山,西抵河海,盖重地也。”

关于戚建光在临山抗倭的故事,至今还流传着。嘉靖三十六年(1557),戚继光任宁绍参将驻守在临山卫,多次指挥抗击倭寇的战斗。戚继光刚到临山卫,有一次,倭寇1000余人围攻临山。当时卫内只有1200多名士兵,老弱残疾占三分之一,戚继光人地生疏,未试锋芒时间临山卫内人心惶惶,许多官佐将士,纷纷将自己家岙送走,戚继光的夫人王氏也坐着车子撤离。路过东街桥时,王氏看到惊惶惶的凄景,就对戚继光说:“将军,你看,家眷一走,军心涣散,抗倭寇岂能取胜?”戚继光说:“我辈为国捐躯,义不容辞,家岙不走,于心不忍。”王氏说:“将军此言错矣,军士能为国捐妪,家岙为何不能为国家出力?将军能做忠臣,我敢当烈妇。军情紧急,将军应身先士卒,岂能为我的安全而误大事!”戚继光听后很感动,立即叫随从把王氏的车子拉回参将署。卫城内的民众见戚继光的夫人留在临山,心就安定下来。几天后,倭寇前来侵犯,戚继光带领军队迎战,个个士气高涨,奋勇杀敌,把倭寇杀得鼠窜而退。戚治军严明,且屡败倭寇,为当地百姓所爱戴。明代末年,临山百姓建造了“参将祠”,但戚参将生祠不知废圮于何时,现存的戚少保祠,系清光绪二十年(1897)临山百姓集资于镇之凤山南麓重建。浙江督学使徐致祥撰有《戚少保祠重建碑记》。碑记说:“临山前明为海口要害,少保初治兵,官参将,驻临山城。临山旧无城隍庙,少保倡建于今所,百姓即依庙立参将祠,不知倾圮何时……今日者,海氛复炽,甲午之役,沿海戒严,居民震恐,能无望如少保之忠勇者?”这就表明甲午海战,清廷战败,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都希望能有戚继光这样的良将抗击日本侵略者。

临山卫虽然是明代历史的产物,戚建光临山抗倭也是一种遗迹,但这些都蕴藏着临山的历史文化。

临山名人辈出,元末有抗元两义士,明有抗倭寇将领俞大猷、戚继光。清初临山有更多的抗消志士,诸如郑遵谦、戚用、俞梦熊、钱中选、陈孔教、程法孔、汪起龙等。清代名士陈梓,字古民,号一斋,又号客山人。他为人吠直,于书无所不窥,工古文及诗,善行书草书,与李错齐名,号“北李南陈”。他一生勃奋著述。诗文有《四书质疑》5卷,《经义质疑》8卷,《删后文存》16卷,《删后存诗》10卷,《容星零草》1卷,《寓硖草》1卷,《一斋杂著》6卷和《九九乐府》等。尤其是书画更有影响。故里临山有摩刻“麟山第一泉”即出自其笔。书画的艺术成就受到好评。乾隆十六年(1751)尝作左臂书,超高妙。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张宗祥曾向康有为评价过,说陈梓的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康有为认为,前无古人还算得上,但后无来者却不可能。后来张康第二次碰面,康有为才叹服张宗祥的评语是正确的。临山名土陈梓给古镇临山增添了一座丰碑。

临山榨菜

由于临山商贸兴盛,这里也培育了一批在近现代有影响的商人。诸如银行家王槐山、纺织名人戚如杲、上海汇丰银行总帐房戚少邨、儒商张宇等。据不完全统计,近代在上海的临山人担任银行总账房、钱庄经理、银行行长的就达27人之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王槐山。他是余姚临山人,1867年上海汇丰银行正式开业,王槐山是丰银行的第一任汇买办,他对于上海汇丰银行的创建和发展,对中国近代金融业的起到促进和融通的作用,也推进了家乡临山的钱庄发展。

当然,在文化界也有不少有影响的名人,如教育泰斗蒋梦麟,著名越剧演员戚雅仙、徐天红等。

目前全镇有各类企业1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已形成制笔、电子电器、蓄电池机械制造等优势行业。

临山镇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为品牌农业、绿色农农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莫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已形成榨菜、葡萄畜牧水稻等四大主导产业。全镇现有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7个,有国家级绿色食品1个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5个。

(乐承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