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25日晚上6时10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境内的十二吐乡,下了一阵猛烈的冰雹,历时半小时。据当地防雹试验基地的观测,冰雹直径一般为5-10毫米,一部分大的比鸡蛋黄略大些。在冰雹降临前5分钟,还出现一阵龙卷风,10分钟后消散,雹后又降了半小时的暴雨。
第二天清晨,在防雹试验点工作的林大强和马祥明在调查灾情时,听到群众反映附近落下一个大得惊人的冰块,还未融化掉,当即赶到现场。这时是上午9时,大冰块躺在村中的千河床上,听说是昨天暴雨后冲下来的,当天晚上7时30分已有农民发现,但始终没有人动过。经现场查勘和测量,此时冰块的长边还有59.4厘米,宽39.6厘米,厚14.9厘米,大体为平面呈梯形的块状,重约30公斤。解剖后看到冰块明显有三层的水平分层结构:朝上一层是透明层,内含较多的玉米粒大小的气泡;中间层和下层不透明,含大量小米粒大小的气泡。在三层内均可见到个别的沙粒,中间层内还有一片拇指盖大小的黄黑色杨树叶,一棵一寸半长的黄色兔子毛草。
由于这一现象比较罕见,几天后,当时正在林西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沈阳林土所,辽宁气象科研所和林西气象站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这个神秘大冰块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连续几天的热烈讨论。一部分人认为,大冰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雹。因为群众反映这里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大冰雹,这次雹前发生龙卷,龙卷风中的上升气流可能达到100米/秒的量级,完全可以托住这个大雹。而且降雹前地面温度高达摄氏20多度,冰块不可能在地面上生成;附近没有常年积冰雪的山峰,所以也不可能是山上形成冰块后被水冲下来的。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个大冰块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因为它虽然出现在雹暴之后,但事实上并没有人亲眼见到它从云中降落;这个冰块也太重,一股上升气流根本托不住它。他们根据冰块中含有草、叶和草籽等现象,觉得它很像是在冬天地面冻结成的,源地在相距不远的高山深洞等即使盛夏仍可能保存冬天结冰的地方,或由龙卷风从远处卷来,甚至还有人怀疑是林西冷库运冰时偶然滑到那里去的。
以后又经过进一步实地调查,得知这条干河沟的上游无高山,深涧,没有残存冬天结冰块的可能;林西冷库离此地有15公里,那几天也没有运冰出去;而且龙卷风仅在本地生消,并非从外地转来。因此当时就排除了非气象成因,确认这是一次罕见的天气现象。1979年第7期的《农村科学实验》,即以“一次大冰雹记录”为题,登文刊照,从此林西大冰雹便广泛流传。
但过了不久,王鹏飞,李子华两人即在宦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噬气象》和(1982年第2期)杂志上先后撰文,怀疑林西大冰块是从空中掉下来的。理由是那天林西的龙卷风仅维持10分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增大形成那样的巨雹;再说如果冰块是在龙卷漏斗云内形成,那么它应该近乎盘状,球状,绝不会呈梯形块状。而且一般冰雹都有雹核,这个大冰块解剖后却没有发现。,他俩认为林西大冰块既不是天上掉下,也非地面固有,而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雨凇现象,暂定名为“巨凇”,巨凇的原料“来自天上,工厂建在地面”。它的形成与强烈降雹过程相联系。因为强冰雹云中有过冷水存在过冷水后部常有干冷空气进入,过冷水滴在与干冷空气混合下蒸发冷却,温度进一步下降。所以当过冷却雨在降雹(这已经使地面温度降低)之后接二连三地降达合适的地面时,就能边冻结边增厚,生成巨凇。他们还指出,1957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的一块吉普车大小的所谓冰雹和历史上其他一些记载,实际上也都是巨凇。(www.xing528.com)
许焕斌在考虑了种种有利于过冷水降低的条件后,通过一系列计算,确认当时云中雨滴以过冷态到达地面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发生形成巨凇的过程。他曾推测也许是降到地面的冰雹融化成积水后,又在夜间冷却冻结成大冰块。但证据不足,因为大冰块是在降雹后不久就为农民所发现。
正当两家在《气象》杂志上争鸣不止的时候,当年的目击者林大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不能断然否认林西大冰块是冰雹。他指出,当地在降雹后发现大冰块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当时在防雹基地以东1公里的谷地里,还有人发现三块相距不远的形状不规则的冰块。它们原来很可能是同一块,落地后才跌碎成几块的,所以原来总重也可达几十公斤。同一天在克什克腾旗新井乡的一次降雹中,降了不少扁片形冰雹,象直径20厘米的盘子,有些砸开后里面也有树叶。但他也坦率地认为,目前同样不能断言林西大冰块就是冰雹,特别它在结构上的水平分层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当年的林西大冰块早已融化掉,然而新的林西大冰块仍然可能再现,其他地方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大冰块。这些大冰块究竟叫雹或凇,还是其他名称呢?但愿气象学家们最终能解开这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