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钟山得名因双钟石?曲折揭秘!

石钟山得名因双钟石?曲折揭秘!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李渤认为石钟山是因双钟石而得名,他特地撰写了一篇《辨石钟山记》,“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苏轼以为这才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而粗心的人竟用斧头乱敲石头,自以为寻到石钟山得名的缘由。且不论这是不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看来要听到石钟山的乐声大作,也需要特定条件,水位过高不行,过低也不行。曾国藩没有这个耳福,也未见有现代人的记载,当今石钟山还会不会发声和因何发声,更是难解之谜。

石钟山得名因双钟石?曲折揭秘!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县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它包括县城南面的上石钟山和北面的下石钟山,所以又合称双钟山,两山相夹的县城也叫双钟镇。这是两座海拔仅70米上下的低矮的石灰岩小山,因千百年来雨水溶蚀和江水波浪的冲蚀,喀斯特地貌发育,显得格外玲珑秀丽,幽邃曲折。加上长江下游山峰本来就少,而石钟山滨湖临江,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长江沿岸有名的风景胜地。其中又以濒临长江的下石钟山最脍炙人口,历代皆在其上建造楼台亭阁。

石钟山之名,据唐李渤《辨石钟山记》和宋苏轼《石钟山记》,最早见于汉桑钦的《水经》:“彭蠡(鄱阳湖古名)之口,有石钟山焉,”对石钟山因何得名的问题,就从这以后展开了考证和争辩,这实际上也是探奉石钟山地质地貌奥秘的过程。首先提出见解的是公元6世纪初北魏郦道元,他说;“石钟山西枕彭蠡,连峰叠嶂,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白波撼山,响如洪钟,因名。”(《水水经注佚文》)但郦道元是根据传闻记载的,他是当时占据长江北岸的北魏人,本人并没有到过南方。

唐朝贞元年间(公元8世纪末),曾寓居庐山白鹿洞读书,后又当过江州(今九江)刺史的李渤,就不大相信郦的解释。他想,按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江河沿岸的山峰都受风浪冲击,水石相搏均有声响,岂不都可以冠之石钟山的大名了?李渤乃亲自登临石钟山,“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忽然发现南面山根处有二大石,斜插深潭中,询问江滨父老,才知道这就是“钟石”。北面的击之声清脆而高亢,南面的声厚重而模糊,所谓“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抱止响腾,余韵徐歇”。于是李渤认为石钟山是因双钟石而得名,他特地撰写了一篇《辨石钟山记》,“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宋朝大诗人苏轼对郦,李二说皆不以为然。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李渤的辨驳“余又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芦,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1084年?月14日,苏轼与其子苏迈赴官途经湖口,乘此机会攀山探寻石钟的秘密。山寺和尚叫小童子手持斧头,随便找了一二处岩石敲击几下;发出控控的响声,说这就是石钟,苏轼“固笑而不信也”。当天夜里,月光皎洁明亮,苏轼父子泛舟夜游石钟山,荡至绝壁下,早见山崖侧立千尺,森然可怖。栖息在山上的鹳鸟受惊乱飞,传来阵阵怪声。他们心里害怕,刚想回去,突然听到有巨大宏亮的声音发于水上,如钟鼓不绝。仔细观察,原来石钟山下布满大大小小的孔缝和裂隙,不知其深浅;苏轼以为水的微波进人孔隙里动荡碰击,便发出这种声音。当他们返航将入上钟山与下钟山之间的港口时,苏轼又看见“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寂坎镗错之声”,与刚才石钟山下发出的声音遥相呼应,犹如乐声大作。苏轼以为这才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他也留下了一篇著名的散文游记《石钟山记》。他说郦道元的说法与他有点相似,但言之不详,原因在于“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粗心的人竟用斧头乱敲石头,自以为寻到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www.xing528.com)

以上几个人都是主张以声定名。不想到了19世纪的清朝后期,又冒出来个以形定名的曾国藩。《曾文正公日记》载;“是日彭雪琴与余登石钟山。……因棹小舟至钟山。下寻石洞,入可数十丈。仍由东大石下出,大石即东坡所称可坐百人者也,余曰,‘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上钟山之下,亦有深岩。”又《曾文正公读书录》上。钟岩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爱。钟……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音皆非事实也。”

究竟是以声定名正确还是以形定名正确呢?这就要看看石钟山的地质地貌情况了。李渤所说其实也不至于虚诳,不少喀和特溶洞都有响石,如浙江湖州黄龙洞就有80~90块响石,因中空而击之铿然有声。后世找不到斜倚潭际的双钟石(这可能是因为山体下部长期遭受水流溶蚀冲刷,发生崩塌而毁,这种:崩塌现象在《石钟山志》上屡有记载)就随意“指鹿为马”,这可不是李渤的过错;再说苏东坡所见屹立港口中流的大石,曾国藩时还看到,但并没有听见异声。可惜目前这块。“东大石”已荡然无存,谁是谁非无从考证,至于石钟山下的穴缝确实很多,然而风浪日日有之,时时拍击,并不经常闻有特别巨大的声响。苏轼所述即使可靠,也很难肯定就是水入缝穴发出的声音。而曾国藩说上钟山与下钟山都有可容纳数百人的大溶洞,近年还没听说有人泛舟进去勘探过,完全不知其深浅,所以也是个谜。

现在有人把声名派与形名派结合起来,椎测当江湖之水浸灌水下溶洞,水位上升到略低于洞顶时,如有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便回音激荡,澎湃有声了。且不论这是不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看来要听到石钟山的乐声大作,也需要特定条件,水位过高不行,过低也不行。不仅李渤。曾国藩没有这个耳福,也未见有现代人的记载,当今石钟山还会不会发声和因何发声,更是难解之谜。但望今日有志者能大胆潜入石钟山“内脏”一探,以信“古之人不余欺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