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而稀有的袋鼠,袋熊等有袋动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邻近的新几内亚岛;但是有一种袋鼠叫负鼠,却生活在遥远的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位于印度洋两岸的非洲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岛和东南亚,都栖居着同属古老的原猴目的各种狐猴和懒猴动物……在被汪洋大海分隔开的大陆上,不仅某些现代动物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且往往还能发掘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动物不会游水,无法跨海涉洋,那么它们的祖先是怎样从一个大陆来到另一个大陆的呢?
19世纪初,由于相似的情况屡有发现,于是奇特的陆桥说应运而生。所谓陆桥,指的是地质历史时期跨越海洋,连结大陆块(或大陆与岛屿之间)的狭长陆地,也称地峡。陆桥起着洲际桥梁作用,动植物的许多原始物种因此可以通过陆桥,从原产地扩大分布到其他大洲。后来这些陆桥的绝大多数都因地壳运动沉入海底而消失,使原始物种得以在互相隔离的大陆进化成不同的种或亚种。也有少数陆桥残存至今,如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中美地峡,从中南半岛通往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等。
在陆桥说的最盛时期,提出的陆桥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几乎每个大洲和一些大的岛屿之间都被假设的陆桥相连,它们被用来解释每一种细小的动植物的分布情况。著名的如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白令陆桥,连接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冈瓦纳陆桥,连接印度和马达加斯加岛的雷牟利亚陆桥,连接南美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的南极陆桥,连接非洲和南美洲的南大西洋陆桥等。较小的则有从葡萄牙通往爱尔兰的陆桥,从南美大陆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陆桥,以及纽芬兰与爱尔兰之间,法国与英国之间的陆桥等等。
有趣的是,本世纪初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是受到陆桥说的启发,创立了与之对立的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巴西与非洲有相似的古生物化石,说明这两块大陆曾经直接相连,根本无须用牵强附会的陆桥说来解释。确实,很难想像在几千公里宽和几千米深的南大西洋上曾经有过陆桥,而且怎么会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大陆漂移说则能更圆满更方便地说明各大陆之间生物的亲缘关系,因为魏格纳认为在2亿年以前,目前的七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三二两两分裂漂移开来,动物在直接相连的古陆上迁移自然是十分便捷的。自从漂移说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在地学界占统治地位以来,陆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地质证据,几乎销声匿迹,很少有人提起。(www.xing528.com)
后来,一些古生物学家发现,有一种生活在泥盆纪(距今3.5—4亿年前)淡水里的沟鳞鱼化石,在我国中泥盆世早期的地层中已发现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和南极洲的同类化石,几乎均产自晚泥盆世的地层。同时古地理学和古地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泥盆纪时并不存在什么萨大陆;当时产沟鳞鱼的各大陆也不可能在分裂漂移,否则鱼化石就没有这样广泛的分布。所以他们确信有部分陆桥还是存在的。他们推测这种沟鳞鱼起源于我国南方然后通过各陆桥渐渐扩散至其他大陆,因此那些地方的沟鳞鱼化石层位的年代比我国要晚一二千万年。新生代(距今0.7亿年前)的某些淡水鱼化石的例子更有说服力。因为大家公认自新生代以后,世界的海陆位置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我国和日本,北美洲等地产相同的新生代鱼化石,显然不能用大陆漂移的观点去解释。而只有假定陆桥的存在,才能较合理地说明这些化石分布现象。很多人类学家也说,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祖籍是蒙古人种,他们就是在1.5——2万年前从北亚经白令陆桥进入美洲大陆的。
不过新的陆桥论者重弹旧调的仅是通过一些浅海海峡的陆桥,而且这些浅海陆桥不必用证据不足的地壳沉没升起来解释它们的出现或消失,据测定,白令海峡最小深度只有42米,隔开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马六甲海峡只有25米,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托雷斯海峡仅5米,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也不过深80米。而在晚更新世时(约10万年以前),地球经历了最后一次冰期,因大量水分以固体冰川形式堆积在陆地上,造成全球性海面下降,最盛时可下降150、200米左右。这时上述诸峡都能露出海底,成为陆桥,把世界各大洲一一连接起来,日本列岛也可与亚洲大陆连接在一起。约1万年前冰期结束,气候转暖,冰川大量融化,海水上升,于是这些陆桥被淹没而中断,传统的陆桥说反映的是固定论的地球观,漂移说则是地地道道的活动论,两者之间原来是针锋相对的。现在有人试图加以调和或互为补充,但在地学界和生物界仍然至今存在不同看法。至于在各地质年代究竟有过哪些陆桥,分歧也很大,而有关陆桥存在的证据和所起的作用,更是众说纷纭,如最近有一些考古学家宣称:南美的古人类文化遗存早于北美,至少不会晚于北美;北美洲最古老的克劳维斯文化,多发现于美国西南部;而阿拉斯加发掘到的同一文化遗址,反而比之晚1000年左右。这说明古人类可能并不是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或许他们是跨洋航行到南美,再由南向北迁移的,这就否定了白令陆桥的作用,从而引起一场新的争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