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曾努力探索过地球的起源。中国古代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在国外,则流行着上帝耶和华创造太阳。地球的说教。盘古开天地颇有一点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而“创世说”完全把地球的产生,看作是上帝的恩赐。
18世纪,人们才开始科学地探索地球的起源,1745年,法国生物学家布丰在研究动物起源时,一直追溯到地球的起源,他提出一种假说:认为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只有太阳,没有地球。一次,一颗特大的彗星偶然和太阳碰撞,在太阳上撞下了一些碎块,这些碎块就围绕着太阳旋转,最后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
布丰这一学说打破了神学的禁锢,首次用自然力解释地球的起源,是很可贵的。这个观点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当时人们还认为:宇宙空间广阔无垠,彗星和太阳各有固定运行轨道。两者是不可能相撞的;另外,慧星密度小,质量远比太阳小,即使和太阳相撞,只能被太阳吃掉。
1755年,德国人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地球和太阳都是起源于宇宙空间星云物质的新的假说——星云说,他认为:由于万有引力的吸引,宇宙空间的微粒逐渐由小到大凝聚成星云,而凝聚成的巨大星云球体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不断旋转,赤道部分离心力大,随着旋转速度加快,析出一圈圈的环,一方面继续凝聚,收缩,一方面不断绕着中心球体(太阳)旋转,逐渐形成了九大行星。康德的这一学说第一次提出了地球是物质的,并把地球的形成归因于星云物质引力和斥力这一对内部矛盾;同时指出了地球不是生而有之,也不是万古长存的,它也是有生有灭的,这些观点都得到了恩格斯的赞赏。半个世纪后,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发表了《宇宙体系论》,独立地提出对太阳系起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气体星云形成的。形成太阳系的物质,是一团炽热的气体。它体积很大,形状近似于球,中心密度比外部大,并且缓慢地旋转着。以后,由于散热冷却而不断收缩。根据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星云体的收缩,必然引起其旋转速度的加快,随之离心力也越来越大。在惯性作用下,星云体渐渐变成一个象铁饼一样扁平的形状。随着星云体继续冷却,收缩,其旋转速度也越来越快,离心力越来越大,当星云体边缘的离心力等于中心对它的吸引力时,便分出一个环绕中心旋转的气体环。以后,随着星云的不断冷却,收缩,这个过程一次又一次重演,于是就分出大小不一的物质“环”,最后,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周围的物质环则形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类似行星一样,又形成了卫星。这一假说同康德的假说,虽然具体说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认为太阳系起源于弥漫物质(星云)。因此,后来把这两个假说统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星云假说比较圆满地解释了太阳系的基本特征;行星和太阳的组成元素一致,年龄相当;太阳系各星体都在不断地自转;各行星的轨道都接近于正圆形;所有行星几乎都分布在同一平面上,循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等。对这些已经观察到的事实,与星云假说的解释基本符合。
星云说提出已有200多年了,科学有了很大发展。星云说虽然仍然被相当多的科学家所认可,但也暴露了不少不能自圆其说的新问题。如逆行卫星和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根据天文学家观察到的事实:在太阳系的系统内,太阳本身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角动量只占0.73%;而其他九大行星及所有的卫星、彗星、流星群等总共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3%,但它们的角动量却占99.27%。这个奇特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星云说对产生这种分布异常的原因束手无策”。(www.xing528.com)
另外,现代宇航科学发现越来越多的太空星体互相碰撞的现象,1979年8月30日美国的一颗卫星p78—1拍摄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一颗彗星以每秒560公里的高速,一头栽入了太阳的烈焰之中。照片清晰地记录了彗星冲向太阳被太阳吞噬的情景,12小时以后,彗星就杳无影踪了。
这种“太空车祸”的记录还可以推前100年。1887年,人们观测到一颗彗星在行经近日点时,彗头被太阳吞噬;1945年,也有一颗彗星在近日点“失踪”。
前苏联天文学家沙弗洛诺夫还认为,地球所以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转,是地球形成一亿年后被一颗直径1000公里,重量达10亿吨的小行星撞斜的……
既然宇宙间天体存在着相撞的事实,那么,布丰“碰撞灾变”说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于是新的灾变说应运而生。今天,地球起源的学说层出不穷,总共有数十种之多。地球是怎样起源的,仍然是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