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4.3节讨论过光学材料的色散问题,是折射率随光学频率变化的结果。其原因是,在相同的原子吸收过程中形成了衰减光谱的吸收部分。
显然,光能量在材料介质中的传播包含一个波长范围,不可能发明一种具有零光谱带宽的光源。因此,面对介质中的光学色散,不同部分的传播能量将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如果该能量携带有信息(已经以某种方式调制过),则该信息会由于速度差而产生畸变,传播得越远,畸变越大;波长扩散的越长,介质的色散率越大,畸变也越大。所以,为了获得良好通信,需要非常仔细地选择光源、波长和材料,为此需要理解所包含的过程。
在光纤及其他光学波导中,有三种色散类型:模式色散(仅在多模波导中)、材料色散(对此已有所了解)及波导色散(由波导结构布局引起)。
波导中的色散影响限制了通信载波能力(即带宽)。研究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说,要借助脉冲流发射信息(见图8.14)(有脉冲表示为“1”,没有脉冲表示为“0”,因此脉冲流对所传输信息组成了一个数字码)。通过对激光光源的调制,一组清晰的、截然不同的脉冲流就入射到光纤内,脉冲沿光纤继续传播。光纤中的色散效应使光波波长展宽,其结果是脉冲展宽(见图8.14)。当展宽变得比较大,不再可能区分两个相临脉冲时,通信线路就不能使用了。
图8.13 硅光纤的吸收光谱
图8.14 光纤色散对以脉冲形式输入光信号的影响(www.xing528.com)
显然,对于某一色散率,这种展宽将随距离线性增大,因此有:
式中,Δτ(正好)为脉冲在光纤长度L范围内的展宽量。当波长展宽等于Δτ时,脉冲间隔Δτ将由于色散而变小,甚至变为零。所以,光纤长度L可以携带的“比特率(或位速率)”,即数字带宽,约为1/Δτ。因此有:
BL=常数 (8.10)
式中,B为允许的比特率,单位是每秒脉冲数(或者“bit/s”,即“二进制数”)。从而为现代光通信系统的能力给出了非常好的计量方法。通常,比特率采用百万比特/秒(Mb/s)或者千兆比特/秒(Gb/s)。
色散的结果是强制增加了“带宽×距离”的限制:距离越长,光纤可以传输的带宽就越窄,反之亦然。
现在讨论光纤中产生色散的具体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