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确定具有带结构的固体的态密度。式(6.16a)和式(6.16b)代表“电子气体”中完全不受约束的电子的态密度函数。而在固体材料中,晶格结构以禁能带(简称禁带)的形式施以非常严重的“约束”,所以该情况下的计算会更为复杂。
在确定了态密度函数后,再次利用费米-狄拉克分布推导出实际的电子能量分布,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取决于此分布。
但是,对于约束在带结构内的电子,该式不再成立。显然,由于上述表达式中E是k的连续函数,并且这种带结构会阻止一定的能量,所以该式不可能是正确的。
禁带可以看作是由布拉格(Bragg)反射造成的(由这些电子的反射造成,半波长的整数倍等于晶格间隔)。在这种情况中,由原子向后反射的波都是同相(见图6.15),因而得到相当程度的加强。这意味着前向传播的电子波有着严重反射,不会很容易地向前传播,为此必须遵守的条件为
即
式中,a为晶格间隔;n为正或负整数。
实际上,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晶格内原子所形成的电势阱对满足式(6.20)的电子具有最大影响,相互作用的势能会改变其动能。前向传播波的能量减小,后向传播波的能量增大,在与条件式(6.20)精确对应的波数处会有一个间隙,对波数接近满足式(6.20)的电子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其波数偏离nπ/a中的值越大,影响就越小。对一个具体的能量带,其结果是,电子能量是随波数周期性变化(见图6.16a),周期是2π/a。描述这种现象的另外一种方式:无论何时波数增加2π/a,由于后向散射子波之间的相位关系循环重复,因此能量相同,实际上电子波与晶格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通过一个周期内的变化,即-π/a~+π/a内的变化,就完全可以表示E与k之间的关系(见图6.16b)。注意到,该变化近似于自由空间在带的中间点附近的变化(E/k2),但接近边缘处,会有明显偏离。
图6.16 晶格低带中的能量和波数
对于下一个较高电子带,结论同样适用。由于远离核子,所以电子有较大势能。像研究第一个带一样,用同样思路讨论其动能,因此,总能量仍然随k周期性变化,周期也是2π/a。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有能带的E/k随k的变化范围都可以限制在-π/a~+π/a的范围内,如图6.17b所示。该图称为“约化布里渊区(reduced Brillouinzone)”图,每个能带称为布里渊区。布里渊区图有一些重要的物理结论,其中一个涉及布里渊区边缘处电子的有效质量。为了理解有效电子的质量变化,再次讨论下面给出的自由电子波数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www.xing528.com)
如图6.17b所示,在布里渊区边缘,会有比较大的偏离。由此会得出什么结论呢?众所周知,h是基本常数,k是独立变量,所以一定是质量m造成了偏离。对式(6.21)两次微分可以消除独立变量,即
或
式中,m∗为“有效质量”。在布里渊区边缘附近(见图6.17a),只要d2E/dk2与自由电子不同,该数值就与自由电子不一样。事实上,在布里渊区边缘,d2E/dk2非常小,并且是负的,m∗就变成很大的负值,因此很难移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正如在本书6.3.2节定量分析中看到的,该带上端附近的电子对电导率的贡献接近于零(没有适合于移动的能量,所以不可能产生移动)。
图6.17 固体晶格的布里渊区图
此外,对于带隙较小的情况,如果能够设法使这种电子跳到传导层,就会留下一个没有负电荷和负质量的穴(就是说,该穴带有正电荷,具有正质量)。其依据是,在研究各种半导体的情况时,将这些穴完全想象成带正电荷的粒子非常方便,也非常实际。
反之,在布里渊区下边缘附近,有效质量小,并且是正的,所以该处的电子很容易对电场响应。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任何能够从价电子带顶端跳到传导带低端的电子,一旦到达那里,就会具有大的迁移率,因而对材料的电导率会有大的贡献,它们留下的穴对电导率也有贡献,但由于有效质量大,所以贡献量有限。这些就是半导体特性的基本思想。
事实上,在固态理论中,对上述相当频繁使用的术语“迁移率”是有严格定义的,并且在计算相关的半导体性质时相当有用。如果将电场E施加在固体中的一个载荷子上,该载体就会有一个力Ee,因而有一个加速度,即
如果该载体在原子碰撞之间的平均时间是τc,则根据上式,在时间τc内得到的速度就为
这就是漂移速度,单位电场时的值为
此即迁移率。显然,这是半导体的一个性质,且反比于有效质量m∗,也就是前面章节中使用的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