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于时间》(1927)中认为,此时此地个人的精神意识的存在(此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一切存在都是此在的存在;而存在只有通过此在的理解才能够实现,这样人与世界的关系就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人在(主观精神的此在)决定了世界的存在。
据此存在主义哲学前提,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视理解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而与康德把艺术作品仅仅当作不涉及概念、目的和欲望的对对象的观照活动不同。伽达默尔认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是最重要的,对人类整个的理解活动具有普遍性,这也正是其名著《真理与方法》的出发点。
【注释】
[1][意]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健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意]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健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3][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意]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健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6][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www.xing528.com)
[7][德]里曼.音乐美学要义[M].缪天瑞、冯长春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8][德]里曼.音乐美学要义[M].缪天瑞、冯长春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9]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能指和所指是语言学上的一对概念,能指意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是语言的意义本身。
[11][意]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健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12]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3]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