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美学理论中音乐心理的核心作用

音乐美学理论中音乐心理的核心作用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许多人把禅宗的“悟”的内容理解为“空”。这种“空”的观念使这种理解更加巩固和相信,禅宗的“悟”。(二)“悟”的机理“悟”是怎么发生的?禅宗的“开悟”不是我们常说的“灵感”。“心”是由“悟”揭示的。(三)音乐与“悟”这种“悟”,禅宗认为它也存在于音乐之中;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必要的。“悟”是音乐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枢纽,没有它,就不可能有至美。心与心相印的“悟”是音乐欣赏的奥秘。

音乐美学理论中音乐心理的核心作用

(一)“悟”的内容与特点

禅宗的“悟”,其状态如何?禅师们常常喜欢用“如桶底脱”来形容。雪峰义存禅师问德山宣鉴:“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立刻给以当头棒喝:“道甚么!”雪峰后来说:“我当时如桶底脱相似。”在古代禅林中,禅师们所说之桶一般为装漆之桶,里面是黑的。

一旦桶底脱了,水桶立刻变得亮晶晶的,而手里拿着水桶也感到轻松。这种感觉和顿悟完全一样:放松、清晰、没有障碍。为此,许多人把禅宗的“悟”的内容理解为“空”。此外,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中国佛教,甚至是禅宗,每个人都有“空”的想法,他们认为“色即空,空即色”,“万法皆空”“五蕴皆空”。这种“空”的观念使这种理解更加巩固和相信,禅宗的“悟”。是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一切都是空的,彻底抛弃了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这没有错,但是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也就是说,如前所述,在禅中,没有什么是拥有的,空就是充实。它实际上表达了对以前持续存在的问题的取消,但是这种取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更重要的问题,所以它不是简单的取消,也不是消极的放弃。如果它是“取消”,它也是一个积极的“取消”,并有一个新的意义超越取消。日本现代禅宗大师铃木大拙曾经指出,禅的实现“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新的生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新的视角。人们会认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新面貌。

在这里,铃木的努力应该把禅宗与其他佛教派别的“禅”区别开来,从而突出禅宗“悟”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真实的,否则禅就没有禅。然而,从历史形成的角度来看,禅宗的“悟”并不与其他佛教派别的“禅”相联系,而是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他佛教流派停止体验空虚,而禅宗特别强调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和新王国也必须被创造。

(二)“悟”的机理

“悟”是怎么发生的?总之,“悟”是“心”的直接表现。禅宗的“开悟”不是我们常说的“灵感”。灵感总是现实生活中特定事件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灵感直接指向外部世界,具有外部性和实用性。禅宗的“佛教”不是这样,不是为外界的一个事件或问题而发生,也不是指向现实中的一个事件或问题的解决,而是专注于打破心中的各种障碍,去除包裹在心中的各种外衣,回归到自己的心灵,使之“赤裸”。心灵可以被“暴露”,以获得对过去世界的完全不同的看法,从而可以创造关于世界的新愿景和新见解,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一个新王国。因此,它是由内而外的,有着极好的内在。通过强调内在,它往往是禅宗以“本心”“自心”的关键。慧能经常启发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又说:“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自心”和“本心”是悟的基础。“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种想法应该直接来源于他的老师,五祖弘忍,而五祖弘忍在离开慧能前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坛经·行由第一》)

“悟”作为禅宗修行的高峰体验,他的体验从根本上说是在“心”。因此,禅宗的传播和传承自然是由“心”来维持的,所以有一种独特的感心的方法。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慧能时说,衣服只是“信体”,是外在的标志。最重要的是“法”。“信体”是外在的,它只是一种象征;本体是内在的,是心。“心”是由“悟”揭示的。因此,“以心传心”就是让禅的精神脉络在“悟”的时刻继续衍生,代代相传。“沟通”的机制有时被禅宗大师称为“印”,是“用心的印象”。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黄檗希运谈道,“印”的特点是它既不是空的,也不是指向事物的,而是心与心之间的对应(“契会”),没有中介。由于这种“心有二异”的结合极其困难,所以通常需要得道者的指引。通过师生的结合和反复的碰撞,一旦联系起来,就会明朗起来。这种状态“豁然”就是“悟”。(www.xing528.com)

(三)音乐与“悟”

这种“悟”,禅宗认为它也存在于音乐之中;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必要的。在北宋成玉硐《琴论》里的一个观点表达了两层含义:一个是弹琴和冥想有同构性,也就是说,遵循同一个真理,所以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是弹琴取乐和修禅一样,重点是“悟”,“悟”了则通透了,不“悟”啥也做不成。“悟”是音乐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枢纽,没有它,就不可能有至美。

心与心相印的“悟”是音乐欣赏的奥秘。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作者和听众通过音响的中介进行交流,当这种交流达到高度调节时,听众就超越了声音的形式,直接与作曲家产生共鸣。

心心相印不仅是音乐欣赏的必要条件,也是音乐传承的要素。后来,人们用音乐来感知古人的“心”和“意”,并通过这种“心”的印象来表现其悠久传统。无论是在演奏旧音乐还是听古音乐,都应该跟随其声音并超越这外在的声音,进一步地感受自己的内心和它的意义。北宋僧人琴家则全特别强调弹琴对理解古人“意”的重要性,认为“意”是处理古人节奏的基础:“一曲之中,想古人用意处,抑扬高下,而取与之。此节奏之要也。”

常识告诉我们,琴的“声音”是可以传递的,因为它是有形的、令人难忘的、可以学习的;琴的“妙”是无形的,所以它是“不可传播的”。它只是由钢琴演奏者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气质塑造的。相比之下,钢琴声音中的“古老”也是无形的,因此也是“不可传播的”,也就是说,它不能像语言那样以通常的方式传播,但是知白的琴声的声音是“非常古老的”。这个表达来自哪里?从禅宗的观点来看,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心打动”,用自己的“心”去“印”古人的“心”,通过“心的印象”来实现“以心感”的效果。也就是说,心与心,心连心,这样千年的心就可以隔空相传。

当然,传统并不总是一样的,音乐的精神也不完全一样。相反,传统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有生命,会成长和变化,它是一个“活的”东西。不变意味着僵化和死亡,只有不断地变化才会形成无限的生命力。这种能量来自哪里?从禅宗的角度来看,虽然一切都只有佛教的性质,但他对佛陀“心”的人格化是不同的,他对佛陀的具体人格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一个都以独特的“心”来“印”古人在音乐中的含义,其“意”可以不断地成长和创造,目的是确保传统河流里的水长流,能够始终保持其生命力。释空尘说,演奏旧音乐应该能够“千载之下,犹见其性情”。这里的“性情”虽然是以古人的形式出现,但它实际上是由后世的乐者“激活”的,是由后世乐者的生活、精神和气质“雕琢”的,即后者“印”与“心”发生关系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