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表演的自主性:研究中西方音乐审美思想

音乐表演的自主性:研究中西方音乐审美思想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将作曲家的书面文本转化为音响文本,其过程具有自主性,是由表演者独立完成的。很明显,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无法对即将出现的声音进行干预,因此任何声音都是随机的。约翰·凯奇试图在这部作品中打破音乐和生活的界限,但其表演更多的是行为艺术。综上所述,音乐表演就其传统意义而言,不仅是符合音乐作品的规定性特征的,同时也是表演者的主观行为,以及表演者情感的表达。

音乐表演的自主性:研究中西方音乐审美思想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给音乐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显示出智能化、电子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可以替代音乐表演者的电子机器。20世纪第一台电脑诞生后,技术发展迎来了大爆炸阶段,音乐表演借助各式各样的电脑软件向不同阶级、不同群体、不同地方的人们扩散,人们只要用电脑就可以欣赏到音乐家创作的音乐。这种音乐可以再现乐谱的标记和指令,但在本质上,这并不属于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作曲家的主观行动,而这种通过电子技术形成的音乐只不过是对乐谱的简单复制而已。自主性是传统意义上以乐谱为依据的音乐表演活动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一)乐谱标记的局限性

在传统音乐表演当中,演员进行演奏的主要依据就是乐谱。但事实上,即使是在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音乐作品的乐谱当中,演员所能够明确解读到的仍然只是音高、节奏、强弱、技法等基本音乐要素。除此之外,演员再无法获得更多的表演信息。所以,音乐表演者要想完整地完成表演活动,就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实践。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曾经说过:“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1]虽然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时的文本来源于作曲家谱写的书面文本,但从本质上看来,二者是不同的。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将作曲家的书面文本转化为音响文本,其过程具有自主性,是由表演者独立完成的。音乐表演的结果——音响来自于表演者的理解。众多音乐表演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乐谱标记上的局限,才赋予了音乐表演者自主权。

(二)表演者的个体审美理想(www.xing528.com)

在音乐表演活动的过程中,表演者表现出的自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审美理想。换言之,表演者个人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其表演的基本风格,这些风格特色都呈现在他所演奏(唱)的音响当中。表演活动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二次创作”,这就说明观众对表演者的个人理解和个人风格是十分感兴趣的。作为表演者,其自身对乐谱的理解和研究,以及自己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后产生的想法与感慨,都成为其进行音响布局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的情感、思想、对乐谱的理解等自身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历史背景、外部环境、地理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表演者理解的不同、审美理想的不同,造成了不同表演者或同一表演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音乐作品的表演呈现出差异。

20世纪中叶出现了偶然音乐,其创始人为约翰·凯奇。他最极端的作品是《4分33秒》,宣称可以用任何乐器演奏,但在表演者沉默了4分33秒后便宣告结束,在此期间发出的任何声音都算作表演的一部分。很明显,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无法对即将出现的声音进行干预,因此任何声音都是随机的。约翰·凯奇试图在这部作品中打破音乐和生活的界限,但其表演更多的是行为艺术。有关这类音乐作品的美学问题,我们将在后文专门加以论述。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就其传统意义而言,不仅是符合音乐作品的规定性特征的,同时也是表演者的主观行为,以及表演者情感的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