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2008到2018:互联网大脑的5个版本,超级智能的崛起

从2008到2018:互联网大脑的5个版本,超级智能的崛起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A.4第三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第四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绘制于2017年5月,发表在科学院与自然科学基金会创办的科学网上,这个版本主要解决了物与人如何形成统一的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的问题,另一个重要的进展是将人工智能的作用标注在互联网大脑模型图中。

从2008到2018:互联网大脑的5个版本,超级智能的崛起

从2008年产生第一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到2018年8月形成第五版互联网大脑模型,这5个版本模型的变迁,反映了笔者团队对互联网形成大脑模型的理解过程,也说明对一个新领域的探索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提炼,再反思、再修改的过程。

第一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绘制于2008年1月3日,发表在科学院与自然科学基金会创办的科学网上,这个版本的模型图第一次体现了互联网的类脑属性,将人这个要素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突出了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的网络结构,以及类脑神经元与人类大脑功能映射的关系。它的缺陷在于还没有把传感器和联网的机器人等形成的神经系统表现出来。具体如图A.2所示。

图A.2 第一版互联网大脑模型

第二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绘制于2008年9月,是在论文《互联网进化趋势与规律》中发表的,这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增加了互联网听觉、视觉、躯体感觉、运动神经系统,将音频采集、视频采集、各类传感器、联网的设备也变成互联网的组成部分,与互联网用户形成的神经元网络共同连接到核心服务器中。这个版本的缺陷是,没有将各神经系统连接的设备与人类用户形成完整的类脑神经元网络。具体如图A.3所示。

图A.3 第二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

第三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绘制于2010年10月,作为论文《互联网与神经学的交叉对比研究》的一部分,发表在《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期刊,这个版本主要突出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中涉及的若干要素,包括互联网核心硬件层、互联网操作系统层、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应用层、互联网数据海洋(信息层),虽然这个版本已经提出互联网连接的人类用户和连接的传感器、智能设备、机器人可以形成一个能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互”的大社交网络,但主要缺陷是依然没有把物和人在图形中连接到共同的类脑神经元网络中,而且在这个版本没有突出人工智能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如图A.4所示。(www.xing528.com)

图A.4 第三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

第四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绘制于2017年5月,发表在科学院与自然科学基金会创办的科学网上,这个版本主要解决了物(传感器、视频、音频、机器人、智能设备)与人如何形成统一的互联网类脑神经元网络的问题,另一个重要的进展是将人工智能的作用标注在互联网大脑模型图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对控制智能设备的云端机器智能与云群体智能进行有效区分。具体如图A.5所示。

图A.5 第四版联网大脑模型图

图A.6 第五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

第五版互联网大脑模型图绘制于2018年8月,首次发表在科学网上,这一版第一次将类脑神经元网络拆分为云机器智能和云群体智能两个子网络,在这个模型中,云机器智能与云群体智能有着非常多的连线,代表超级智能将在它们的相互关联下形成。这一版也在互联网听觉神经系统中增加了超声波探测,在视觉神经系统中增加了遥感探测和射电望远镜,将躯体感觉神经系统连接的传感器改为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和力敏传感器。具体如图A.6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