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脸书、QQ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开始兴起,通过社交网络的个人空间,人们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关注,互加好友。2006年笔者团队发现,在通过互联网实现知识价值化的威客模式中,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同样也会形成知识和智能交易的社交网络。当笔者团队在草稿纸上把这个社交网络绘制出来时,意外地发现社交的构造与神经网络非常类似,同样存在类似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网络的结构,这个发现为未来提出类脑神经元网络(大社交)奠定了重要基础。个人空间与神经元如图A.1所示。
图A.1 个人空间与神经元
2007年2月,笔者团队参与中国水利部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项目的专家咨询。这个项目提出在中国的水域安放湿度、风速、温度等传感器,信号通过有线和无线线路传递到北京的服务器中,经过处理形成定时报告供国家决策部门使用。这个项目比2009年兴起的物联网热潮早了2年,它使笔者团队注意到互联网也存在类似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特征。
第三个关键启发点发生在2007年6月,笔者团队对科学院大学学生的旅游视频创业项目进行讨论,这个项目提出在黄山、大理、九寨沟等景区安放摄像头,把景区的实时景象传递到旅行社大厅的大屏幕上,让游客可以远程感受景区的风景,并决定选择哪一条旅游路线。该项目后来因为技术、经费的问题没有成功,但是很有创意。同一年,谷歌的街景系统开始推出,在世界范围内安放摄像头和视频摄像汽车,让互联网用户可以实时观看世界各地的景色,这些项目使笔者团队进一步意识到互联网同样具备视觉神经系统的特征。
2007年上半年,笔者团队一直感觉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应该有新的突破,但这种突破究竟是什么,总是感觉隔着一层窗户纸。在受到多次互联网领域类脑现象的启发后,2007年7月,笔者团队终于意识到,互联网的完整架构和未来方向很可能与大脑的架构有关。也就是说,互联网将会从诞生之初的网状结构发展成为类脑结构。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将对预测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以及由此延伸的科技、社会、哲学、经济问题产生重要影响。(www.xing528.com)
2007年7月末,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次内部学术研讨会上,笔者团队向科学院师生阐述了互联网种种类脑现象,并提出互联网的未来会不会与大脑有关的问题。与会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吕本富教授当时给予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思路,但如何从构思变成科学研究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而石勇教授的评论是:可能需要数十名博士深入研究才有可能接触这个方向的细节。
虽然笔者团队于2008年1月开始发表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相关文章,受到了业内关注,但在学术论文的投稿中依然经历了多次失败。直到2008年9月,笔者和科学院大学的彭赓、刘颖等教授正式发表《互联网的进化趋势与规律》一文。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第一次绘制了互联网大脑模型的架构图,并提出了互联网的新定义,提出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都应该成为互联网大脑的组成部分。
在此后的10年里,笔者和石勇、彭赓、刘颖教授等形成研究团队,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会议录索引)及中国核心期刊在内的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并出版《互联网进化论》一书,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大脑模型和定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