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与科技未来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与科技未来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4人工智能的重点发育部位在这一轮人工智能的爆发中,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与互联网结合,促进互联网大脑中各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运转。·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脑运动神经系统结合,促进智能制造、智能驾驶、云机器人等新领域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更为重要的贡献是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大脑云反射弧机制的启动和运转。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与科技未来

随着互联网大脑各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大数据的形成,互联网大脑中各神经系统更有效、更智能地运转,就成为互联网大脑发育的一个重要需求,于是沉默近20年的人工智能技术终于迎来新的春天。

从2014年开始,人工智能逐渐成为科技领域最热门的概念,被科技界、企业界和媒体界广泛关注。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人工智能是在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Mecca Race)、明斯基(Minsky)、罗切斯特(Rochester)和申农(Shannon)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时首次提出的。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充满了坎坷,在过去的60年里,人工智能经历了多次从“乐观”到“悲观”、从高潮到低潮的发展阶段。最近一次低潮发生在1992年,日本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无果而终,随后人工神经网络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初“退烧”,人工智能领域再次进入“AI之冬”。这个冬季如此寒冷与漫长,直到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算法,情况才发生转变。

这个算法是对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一次巧妙的升级,它最大的革新是可以有效地处理庞大的数据。这一特点幸运地与互联网结合,由此引发了2010年以来新的人工智能热潮。2011年,斯坦福的吴恩达(Andrew Ng)在谷歌建立了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谷歌大脑,吴恩达后来成为百度大脑的首席科学家。2013年,杰弗里·辛顿加入谷歌公司,其目的是把谷歌大脑的工作做得更为深入。

基于互联网海量的数据和初步发育成熟的互联网大脑视觉、听觉、躯体感觉运动以及神经元网络等神经系统,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联手进入新的智能时代。亚马逊、脸书、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微软、英特尔、IBM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新的成果不断产生,新的纪录不断被创造

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本质上依然是互联网进化过程中的又一次波浪式高潮。它的爆发离不开互联网之前应用和技术的积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也以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主,图1.14展示了人工智能的重点发育部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广泛分布在互联网大脑的各个部位。

图1.14 人工智能的重点发育部位

在这一轮人工智能的爆发中,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与互联网结合,促进互联网大脑中各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运转。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脑听觉神经系统结合,促进诸如亚马逊的Echo以及科大讯飞、云知声等声音识别产品的开发。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脑视觉神经系统结合,产生如格林深瞳(DeepGlint)、“脸书++”、商汤科技等图像识别公司和产品。(www.xing528.com)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脑运动神经系统结合,促进智能制造、智能驾驶、云机器人等新领域企业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脑神经网络(大社交网络)结合产生了度秘、小冰等智能虚拟助理产品。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脑感觉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结合,出现了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手机、智能内容分发网络等创新技术和产品。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产生的创新应用企业分布更广泛,包括帕兰提尔、海云数据、斯普伦克(Splunk)等。

从互联网大脑模型看,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广泛分布在互联网大脑的各个部位,从底层的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到传感器网络、云机器人,再到社交网络、大数据。无论是谷歌的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还是著名大数据公司帕兰提尔从互联网中收集大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帮助非科技用户发现关键联系,并最终找到复杂问题的答案,都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结合的成果。

人工智能因互联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数据而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人工智能更为重要的贡献是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大脑云反射弧机制的启动和运转。我们知道,人类有感觉神经系统,可以感知温度、湿度,然后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运动神经系统操控肢体反应,这就是人的神经反射现象。

当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逐步成熟时,互联网大脑的神经反射现象也就产生了,我们称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为云反射弧。公安、企业、交通、政府、军事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云反射弧机制处理原本要消耗很多人力的行业或产业问题。这样,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结合激活的云反射弧就成为互联网真正“活”过来的标志。[25]

人工智能的兴起,促进了2016年以来边缘计算的出现和兴起,边缘计算本质上可以看作互联网大脑的神经末梢,由于互联网连接的智能终端的数量越来越庞大,海量设备获取和传递的数据如果都需要上传到云端进行智能处理,将对网络带宽和云端中心形成巨大挑战。适度提升终端智能设备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智能程度,将使互联网大脑的运转和发育更为均衡。于是,互联网大脑的神经末梢因边缘计算的兴起得到发展。

边缘计算中的智能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在互联网大脑的神经末梢进行初步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它们的出现不是为了替代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云计算),而是与云计算互为备份,互为依托,增加整个互联网大脑的可靠性

总体而言,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规模结合之前,互联网大脑还处于半休眠和局部瘫痪的状态,人工智能激活了互联网大脑各个节点和各神经系统,使互联网大脑作为一个完整的神经系统开始运转起来,这就为2018年科技领域的类脑智能巨系统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