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长江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区域各省市,相继开展了一些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的划定实践。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格局呈“四轴九核”。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敏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0.40万平方千米,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2.73%,占全省面积的0.83%。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下的保护界限,是不能再让步的保护底线。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谨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座谈会精神。目前,长江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区域各省市,相继开展了一些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的划定实践。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

2018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控制、石漠化控制和海岸生态稳定等6大类144个片区,构成了“三区十二带”为主体的生态红线空间格局。“三区”是指川滇森林区、武陵山区和浙闽赣皖山区;“十二带”是指秦巴山地带、大别山地带、若尔盖草原湿地带、罗霄山地带、江苏西部丘陵山地带、湘赣南岭山地带、乌蒙山-苗岭山地带、西南喀斯特地带、滇南热带雨林带、川滇干热河谷带、大娄山地带和沿海生态带。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主要依据国家生态功能区划成果,而且针对长江经济带涉及的11个省(直辖市),不是依据流域分水岭划分的,许多区域超出长江流域范围或跨出流域边界,偏重于陆域和区域保护。“三区十二带”中除了川滇干热河谷带是河流带,沿海生态带是海岸线带外,其他都是山地森林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湖泊湿地并不在其中,说明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退化明显或者作用不大。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美丽长江发展趋势,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红线除国家划分的“三区十二带”外,还应该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重要水源地、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及风景名胜地等。

(二)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

地方政府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现状,分别划定了更为具体的生态红线。下面以四川省、湖北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1.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总面积约14.80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0.45%。生态保护红线分为5大类13个区块,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山地、盆周山地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富集区和金沙江下游水土流失敏感区、川东南石漠化敏感区。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格局呈“四轴九核”。其中:“四轴”是指大巴山、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川东南山地以及盆中丘陵区,呈带状分布,总面积约0.95万平方千米;“九核”是指若尔盖湿地(黄河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沙鲁里山、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锦屏山,以水系、山系为骨架集中成片分布,总面积约13.85万平方千米。

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0.83万平方千米,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为高原湖泊、沼泽湿地和草甸生态系统,植被以沼泽植被以及高寒草甸、草甸植被和灌丛植被为主,代表性物种有紫果云杉大熊猫、四川梅花鹿黑颈鹤、白唇鹿等。

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2.23万平方千米,区域生态系统类型有高原湖泊、高寒湿地、高原及高山灌丛草甸等,代表性物种有白唇鹿、藏野驴雪豹、野牦牛、黑颈鹤等。

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27万平方千米,区域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高山草甸、高原湖泊、沼泽湿地等,植被以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及亚高山针叶林等为主,代表性物种有云杉、冷杉、岷江柏、红豆杉、白唇鹿、黑颈鹤、猕猴等。

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3.00万平方千米,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20.27%,占全省面积的6.17%。区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植被以高山高原草甸、高山灌丛及亚高山针叶林为主,代表性物种有白唇鹿、矮岩羊、金雕、雪豹、黑熊、藏马鸡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极为重要。

岷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2.23万平方千米,区内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为主,代表性物种有珙桐、红豆杉、岷江柏、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林麝、马麝、梅花鹿等。

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0.63万平方千米,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为主,区内原始森林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www.xing528.com)

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0万平方千米,区内河流分属大渡河、金沙江水系,森林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为主,代表性物种有红豆杉、连香树、大熊猫、四川山鹧鸪、扭角羚、白腹锦鸡、白鹇、红腹角雉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其重要。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敏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0.40万平方千米,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2.73%,占全省面积的0.83%。植被类型以亚热带松栎混交林和暖温带阔叶栎林为主,代表性物种有攀枝花苏铁、大熊猫、四川山鹧鸪、黑颈鹤、林麝等。

大巴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0.36万平方千米,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2.46%,占全省面积的0.75%。生态系统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代表性物种有巴山水青冈、红豆杉、大鲵、猕猴、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

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0.11万平方千米,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0.77%,占全省面积的0.24%。区内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有桫椤、川南金花茶等珍稀植物,达氏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以及豹、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总面积约4.1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22.30%,总体呈现“四屏三江一区”的生态格局。“四屏”是指鄂西南武陵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四个生态屏障,总面积约为3.53万平方千米,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三江”是指长江、汉江和清江干流的重要水域及岸线。“一区”是指以江汉平原为主的重要湖泊湿地,主要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洪水调蓄,面积约为0.45万平方千米,生态系统以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代表性物种包括莼菜麋鹿、东方白鹳、黑鹤、白鹤、白头鹤、丹顶鹤江豚、白鱀豚、中华鲟等。

“三江”重要水域及岸线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长江、汉江和清江干流已划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核心区域的水域及岸线,主要包含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新螺段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及生态功能极重要区与生态环境极敏感区,生态系统以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代表性物种包括白鱀豚、江豚、中华鲟等。

另外,鄂北岗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的总面积约0.17万平方千米,生态系统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代表性物种包括银杏、白鹳、对节白蜡等。

3.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江苏省的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长江、京杭大运河沿线、太湖等水源涵养重要区域,洪泽湖湿地、沿海湿地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宜溧宁镇丘陵、淮北丘岗等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重要区域。全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8474.27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域面积的8.21%。总体呈现“一横两纵三区”的生态格局。“一横”为长江及其岸线,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两纵”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和近岸海域,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三区”为苏南丘陵区、江淮湖荡区和淮北丘岗区,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4.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呈“三区一带多点”的基本格局。“三区”为浙西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源涵养区、浙西北丘陵山地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区、浙中东丘陵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一带”为浙东近海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海岸生态稳定带。“多点”为部分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及其他保护地,具有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域面积和管辖海域面积的26.25%。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48万平方千米,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1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省陆域面积的23.82%和管辖海域面积的31.72%。

5.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上海市按照生态保护红线“陆海统筹”的要求,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生态保护红线共包含生物多样性维护红线、水源涵养红线、特别保护海岛红线、重要滨海湿地红线、重要渔业资源红线和自然岸线等六种类型,总面积2082.69平方千米,占比11.84%。其中,陆域面积89.11平方千米,生态空间内占比为10.23%,陆域边界范围内占比为1.30%;长江河口及海域面积1993.58平方千米。自然岸线包含大陆自然岸线和海岛自然岸线两种类型,总长度为142千米,占岸线总长度2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