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长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

加快长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水产品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改善和减轻长江流域农业面源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根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18年10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

加快长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水产品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改善和减轻长江流域农业面源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根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18年10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种养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对流域水质的污染显著降低。

农田污染治理方面: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农业资源、投入品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提高到4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

养殖污染治理方面:畜禽养殖污染得到严格控制,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高到95%以上,大型养殖场2019年底前达到100%。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主产区水产养殖尾水实现有效处理或循环利用。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垃圾污水治理水平和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升。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有较好基础的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体措施

1.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加大重点地区治理力度,优化农业农村发展布局

强化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沿线,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等重大工程区域,丹江口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洱海、滇池、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和千岛湖等汇水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的面源污染治理。为此,需要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现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资源环境较好、生态系统稳定的优势区集中。

长三角、长江中上游城市近郊区,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全覆盖,完成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基本实现厕所粪污的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同时,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养殖区的位置和养殖规模,明确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消除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沿岸小规模畜禽养殖场。最终达到显著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2.综合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化肥减施增效

控制鄱阳湖和洞庭湖周边地区农药化肥的使用,长三角地区2019年底前完成化肥农药减量目标。为此,需要大力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推广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提高利用效率。鼓励使用有机肥,在重点农产品种植区推动有机肥代替化肥。同时,科学使用农药,精准施药,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禁限用高毒的农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强化秸秆的循环利用,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秸秆热解气化、秸秆沼气等农村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秸秆焚烧,避免造成区域性严重大气污染。

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农田。对重点污染地区做好源头控制,采取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和草地、河岸缓冲带、暴雨蓄积池和沉淀塘等人工措施,有效拦截和消纳农田退水和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

合理地使用地膜技术,降低对地膜覆盖依赖度,使用达到国家标准的地膜,从源头上保障地膜减量和可回收利用。推动废旧地膜的回收加工利用以及农用化学包装废物回收处理,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研发和实验示范。(www.xing528.com)

在长江流域小麦稻谷低效低质区开展稻油、稻肥等轮作,其他区域推行用养结合、良性循环的种植模式。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退田还湖。对于湖南长株潭等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实行多年休耕,对于贵州、云南石漠化区的坡耕地和瘠薄地实行生态修复型休耕。

3.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改造圈舍和更新设备,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提高集约化、自动化、生态化养殖水平。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污染物的源头减量。

加强养殖污染监管,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将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纳入重点污染源管理,依法执行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将畜禽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量纳入污染物减排总量核算。因地制宜采取就近就地还田、生产有机肥、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等方式,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

规模养殖场要严格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根据土地消纳能力,自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培育壮大畜禽粪污治理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形成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

4.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养殖规划管理,合理调整和规划水产养殖空间布局,规范河流、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的水产养殖行为,不仅能够保证水产品质量,而且对减轻水体水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从事网箱养殖,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为水产养殖业发展设定底线。撤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合理确定限养区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行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多品种立体混养及稻田综合种养等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装备现代化、生产管理智能化。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开展尾水处理,加强养殖副产物及废弃物集中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推广以渔控草、以渔抑藻等净水模式,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5.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区域,是城市的后花园,但由于生活习惯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农村人居环境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村庄干净整洁。这样既可以实现清净优雅的生态环境,也能够减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程度。为此,需要统筹考虑农村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垃圾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对适合在农村消纳的有机垃圾,开展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村庄区位、人口规模和密度、地形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积极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加快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优先对江河湖泊水库周边村庄、一般村庄中的简易露天圈厕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在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和人口集中区域,加快建设卫生公厕。有条件的地方要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财政补贴、村集体自筹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和村庄保洁收费制度,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期干净整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