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经济带:中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经济带:中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生态环境保护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经济带东有长三角城市群,西为中西部广阔腹地,市场需求潜力和发展回旋空间巨大。(五)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合作的协调发展带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差异较大,中游、上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分别为下游的60.3%和49.2%,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

长江经济带:中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省(直辖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国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21.4%,但集聚了42.8%的人口,2018年创造了44.1%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引擎作用。长江经济带东有长三角城市群,西为中西部广阔腹地,市场需求潜力和发展回旋空间巨大。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三大城市群,使之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是货运量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集聚着大量的人口,上中下游分布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大巨型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地位,特别是产业地位接近全国的一半分量,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经济区域都无法比拟的,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密集的人口数量要求构建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满足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充分流动,从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从古至今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东西向运输大动脉,现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以水运为主,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压输电等组成的综合性运输通道。2016年长江航运年货运量达20.6亿吨,分别为美国密西西比河、欧洲莱茵河年货运量的4倍和6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完备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功能健全的世界级国家级城市群,使得长江经济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三)实施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物基因宝库,流域内动植物千姿百态,珍稀水生生物十分宝贵,生物多样性居我国七大流域之首。长江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均水资源总量达996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河湖湿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0%。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构建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之成为实施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的先行示范带。(www.xing528.com)

(四)培育新动能引领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教育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占全国的43%,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的46.7%,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40%以上。长江沿线集聚了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9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90个国家级高新区、16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67个企业技术中心,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区域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大力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实现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使之成为培育新动能引领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

(五)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差异较大,中游、上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分别为下游的60.3%和49.2%,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上中下游地区比较优势,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使之成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